|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源自改革的市場活力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小崗村,今年實現村集體資產收益首次分紅。已是滿頭白發的嚴金昌老人是當年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他說:“年初村里給村民每人分紅350元,從當年的人人分地到現在的人人分紅,俺們從村民變成了股東,分了集體的紅,享了集體的福呀!” 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村改革,變了小崗,富了小崗。2017年,小崗村集體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0萬元和18106元,分別增長20.5%和12%。鳳陽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人人分紅,標志著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提升了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公平感。 一個巧合:從350元再到350元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是小崗實現人人分紅的制度供給 今年小崗分紅,村民每人領到350元。39年前,也就是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大包干第二年,小崗糧食產量增加4倍,農民收入增長16倍,村民人均收入從上年的22元躍升到350元。李錦柱說:“從當年的350元,再到今年的350元,的確是一個巧合,巧合背后是持續推進、不斷深化的農村改革!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制度框架定下來后,小崗在2016年作為改革試點,開始探索實現路徑。這一次,小崗在農村改革中再次尋找自身位置。鳳陽縣農經站經管員魯玉核表示,賦予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為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條件。 厘清村集體資產,創設集體經濟運營平臺。小崗對村組兩級資產清查核實,確認了塘壩、集體土地、林地等資產,按照資源性、經營性、非經營性分類,實行臺賬管理,讓全體村民對家底心中有數。2012年,小崗成立了“村企一體”的小崗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小崗創發公司通過承包工程、租賃、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小崗村委會主任周群之介紹,目前小崗創發公司內引外聯,全面開花。與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合作,發展農村電商;與北京云起投資公司合作,實施田園綜合體項目;與江蘇太象電力公司合作經營,組建光伏組件公司。2017年,小崗創發公司實現盈利300多萬元。 構建集體經濟和村民利益聯結機制,確定股權比例。李錦柱介紹,2016年,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與小崗創發公司按比例搭建股權結構。合作社探索以品牌作為無形資產和經營性資產聯合入股小崗創發公司,作價3026萬元,占股49%,賦予權能,量化到村民。 依法依規,設立成員身份認定標準和程序。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成立監事會和理事會,確保村集體組織成員認定過程公開、公正,最終認定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028戶、4288人,折算每股人民幣10元,人均705股。同時,建立股東臺賬,以戶為單元,給村民頒發了股權證。按照去年村集體經濟的收益,小崗村合作社獲得分紅156.8萬元,提取部分收益作為公益和發展公積金后,村民每人分紅350元。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是小崗實現人人分紅的制度供給。從350元再到350元,這個數字巧合,折射著小崗農村改革發生的新飛躍。變的是經濟形態,不變的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在小崗大包干等農業生產責任制基礎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我們黨農村政策的基石。 兩個“350元”,標志著小崗村民地位獲得新的提升。農民財產性收入由模糊變得清晰。嚴金昌感慨:過去的小崗,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F在,農村集體經濟成員身份值錢了,村民身份是“金不換”啦! 三位一體:緊緊扭住發展的牛鼻子 現代農業體系改革,是小崗實現人人分紅的產業保障 緊緊扭住現代農業體系這個牛鼻子,發展不斷上臺階。鳳陽縣委書記徐廣友說,正是通過現代農業體系改革,小崗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位一體”融合推進,人人分紅有了產業保障。 周群之介紹說,截至目前,小崗共流轉土地8885.6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61.2%。與此同時,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22戶農民獲得的由承包經營權抵押的貸款累計1500萬元。在穩定所有權、承包權的基礎上,放活經營權,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深入推進,為小崗現代農業體系“三位一體”融合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產業體系是小崗現代農業體系改革重中之重,由市場配置資源,推動改革迅速展開。 看產業水平,小崗開展“高校+集團+農村”合作,推動產業素質不斷提升。與安徽科技學院共建小崗村現代生態研究所;與安徽農墾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經營4300畝高標準農田;推行農業全程社會服務模式,啟動小崗生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看產業平臺,產業園區建設當仁不讓。小崗正在招引農業龍頭企業,爭取更多更好更大的項目落戶小崗產業園。該產業園負責人郭保連介紹說,盼盼集團投資10億元食品深加工項目,已于今年2月簽約;項目投產后,將帶來2000個就業崗位,年實現稅收4000萬元。 看融合發展,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小崗現代農業發展重點。發展順序是三產為先、二產為次、一產為基礎,形成了百舸爭流的“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態勢。一方面,加快推進小崗5A級旅游景區項目建設;另一方面,推動農村電商發展,爭取全國更多縣在小崗設立線上線下融合優質農產品展示館。談到小崗產業體系發展的未來,周群之表示,要實施好田園綜合體項目,打算用兩年時間,建成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三二一”產業融合新載體。 圍繞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兩翼齊飛,推動改革不斷邁上新臺階。 生產體系方面,建設水稻示范園區。芒種時節,黑龍江農墾總局在小崗村流轉種植的530畝水稻開始育秧、插秧……這個項目由黑龍江農墾總局七星農場和小崗村共同組織實施。經營體系方面,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推進農機公司、育秧工廠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村民袁懷清說,他種了60多畝地,化肥、種子和勞動力的成本都在漲,是農業服務體系讓他降了成本也省了心。 大河漲水小河滿。張紅宇表示,現代農業體系改革“三位一體”融合推進,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實力,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打通了鄉村產業振興與村民人人分紅之間的通道。 一種取向:堅持向市場要效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小崗實現人人分紅的不竭動力 嚴金昌的農家樂“金昌食府”,一年四季生意不斷……因為來小崗旅游的、參觀的、學習的人比以前更多了。老嚴說:“去年,俺的農家樂收入有12萬多元,今年可能會達到15萬元!”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這樣來到老嚴的家,來到小崗,成為小崗實現村民人人分紅的不竭動力。 向市場要紅利,經營水平提升要跟得上,還要過得硬。 首先,圍繞市場需求變化,小崗拓寬了農產品供給渠道。去年,小崗與北京恩源科技共建的公共服務平臺啟動:與吉林等12個省32家農合組織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小崗農戶開通網店數量已達200多家,部分農戶網店通過運營實現了5000多元的增收。李錦柱說:“十幾種小崗優質農產品通過村集體組織的平臺找到了客戶,當期交易額達到200多萬元。小崗村集體收入壯大了,村民收入提升了。” 其次,針對資源環境約束,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F在,小崗村民開始體會到現代化、大規模種植水稻的氣場。安徽農墾集團和黑龍江農墾總局提供優質米目標模式化管理,進行標準化生產、規范農業環境、全程智能機械化作業及物聯網供應鏈信息化管理。鳳陽金小崗農林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市場上雖還沒顯山露水,卻孕育著希望……這里有完備的獼猴桃、油茶等省級科技推廣示范試驗站。公司董事長訾慶順說,目前金小崗2300畝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組培工廠化育苗、標準化種植與示范推廣的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向市場要紅利,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要向高質量發展奮進。黑龍江農墾總局七星農場負責人趙明武說:“要借助農場現代化水稻生產優勢和小崗村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530畝示范水稻項目將是現代水稻種植的展示窗口,核心是以農業商品品牌化、稻米品質優質化、農業產品綠色安全化、生產過程可追溯信息化、農田建設規范化、農藝措施標準化、生產管理科學化、田間作業智能機械化為目標。 要向綠色發展奮進。李錦柱介紹說,目前小崗村正在全面提升4300畝高標準農田質量。其中,核心區88畝耕地開辟出來,由安徽科技學院張從宇教授的團隊打造示范基地。小崗村現代生態農業研究所正式掛牌,致力打造綠色無公害產品。與安徽農墾集團正式簽訂合作協議,著力把小崗村打造成為安徽省內領先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示范區。 還要向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奮進。小崗村殷家村民小組村民殷玉榮在浙江打工多年,帶著從他鄉學到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前年回到村里辦起了養豬場,現在每年出欄仔豬1000頭。她堅持生態喂養,預計今年依然能收入30萬元。殷玉榮感慨:“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俺趕著豬崽,就是為了奔小康。” 市場的紅利,來自農村改革的紅利。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小崗實現人人分紅的生動實踐再次證明,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農村改革,堅定不移地為農村改革提供制度性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