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科技園地 >>產業技術 >> 東北地區秸稈處理實現三大突破
详细内容

東北地區秸稈處理實現三大突破

  編者按:農作物秸稈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質資源,我國每年可生產秸稈9億多噸。多年來,很多地方的農民將秸稈作為廢棄物隨意拋棄、焚燒,有近1/3的秸稈資源沒被有效利用,在浪費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怎樣利用好這些“放錯地方的資源”?對此,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謀劃,采取有效措施開展秸稈資源化利用行動,取得顯著成效。今編輯一組南北秸稈資源化利用典型,以饗讀者。

  

  為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農村部于去年提出實施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并于近日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技術對接活動,就過去一年的實施行動進行經驗總結。

  據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李波介紹,該行動在4省區和試點縣的共同努力下,銳意創新,采取“12345”工作法,即“編制一套實施方案、搭建兩個創新平臺、主推三大利用方向、推動四項配套政策、強化五條試點措施”,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機制,2017年東北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了75%,比2016年提高了7.1個百分點,效果顯著。

  秸稈綜合利用能力整體突破

  據遼寧省農委副主任楊德生介紹,該省按照農業農村部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組織實施,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全省秸稈處理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秸稈綜合利用率逐年提高,2015年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0%,2016年為83%,2017年達到84%,預計今年可達85%以上,提前2年完成農業農村部確定的目標。

  阜蒙縣是農業大縣,主要農作物秸稈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試點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在60%左右,尚有40%左右的農作物秸稈沒有被有效利用,剩余的農作物秸稈大多被露天焚燒或直接丟棄,既造成了環境污染又浪費了寶貴的生物質資源。自開展秸稈處理試點后,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達到86%以上,比試點前提高近26個百分點,完成了試點目標任務,帶動了區域秸稈綜合利用率的整體提升。

  吉林省大力推動以秸稈直接還田為主要渠道的肥料化利用。2017年,該省依托國家秸稈綜合利用、黑土地保護利用和吉林省玉米保護性耕作等秸稈肥料化項目,在農安、榆樹等20多個中部糧食主產縣(市、區)大力推廣秸稈覆蓋還田、翻壓還田、堆漚還田和秸稈有機肥還田技術,取得較好的項目引領示范作用。通過項目帶動,2017年全省秸稈肥料化利用804萬噸,飼料化利用600萬噸,燃料化利用370萬噸。

  內蒙古自治區在試點項目的帶動下,全區秸稈綜合利用步入良性發展態勢。據統計,2017年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2.5%,較2016年提高0.5個百分點。各試點地區將秸稈綜合利用與當地主導產業有機融合,推動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帶動了區域秸稈綜合利用率的整體提升,拉動社會投資12.5億元。

  從整個東北4省區來看,一是秸稈還田能力快速提升,新增秸稈還田面積3000多萬畝、秸稈粉碎還田機近8萬臺,還田總面積達到1.23億畝,有力推動了東北黑土地耕地質量提升;二是秸稈離田能力顯著增強,新增秸稈收儲能力1200多萬噸,培育秸稈收儲運專業化組織約2150個,總收儲能力超過3000萬噸,為秸稈從田間到車間打下堅實基礎;三是秸稈產業化利用能力不斷擴大,新增秸稈利用能力900萬噸,培育年可利用秸稈10萬噸以上的龍頭企業57個,顯著提升了秸稈利用的質量效益。

  秸稈試點示范實現歷史性突破

  黑龍江省五常市以被國家列為“秸稈綜合利用樣板縣”為契機,采取“企業帶動、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農戶參與”的方式,重點打造推廣邊收邊儲、邊收邊產、邊收邊銷,就近利用的“華田”模式,秸稈綜合利用取得歷史性突破。2017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量達到197.72噸。

  五常市副市長倪航介紹說,該市根據全市村屯位置、種植結構和秸稈產量,進行合理布局,制定了科學的秸稈綜合利用方案,構建了“企業+收儲中心+田間收儲服務+秸稈經紀人”的收儲模式。目前已建成秸稈收儲運中心27個,年收儲秸稈55萬噸,每個收儲中心都配有打包機、抓草車、運輸車、場庫房等基本設備、設施。同時,建立起“企業+基地+農戶+訂單收購+收儲加工+銷售服務”的利益聯結機制,在收購秸稈前與基地農民簽訂供銷合同,采取現金收購、兌換、全程服務三種模式,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吉林省以國家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為載體,狠抓秸稈綜合利用任務落實。在省政府確定的全省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18個重點縣市中,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遴選16個位于重要城市周邊、機場、高速公路沿線和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縣市作為試點縣,并將九臺、榆樹等4個縣市選定為農業農村部試點樣板縣。通過項目的實施,試點縣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2017年秸稈利用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新增秸稈利用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100個以上。

  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5.86億元資金,支持東北地區71個縣整縣推進秸稈處理利用,比2016年增加了34個。并擇優遴選了20個樣板縣開展連續滾動支持,不斷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打造區域示范樣板。

  秸稈處理方法實現技術性突破

  在東北三省一區一墾區農業科學院的聯合攻關下,秸稈直接還田技術、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秸稈沼氣發酵技術、秸稈貧氧倒置層燃技術、秸稈基質化利用技術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突破,較為系統解決了秸稈還田、秸稈清潔供暖及秸稈循環利用等問題,對于推動東北地區處理行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據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占祥介紹,該院自2017年起承擔“能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配套裝備研制”任務,開展玉米秸稈厭氧倒置層燃技術與配套爐具技術熟化等研究工作,并承擔對玉米秸稈肥料化、基質化、飼料化利用的相關技術研究、應用與推廣,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遼寧省通過試點,總結遴選出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典型模式。各試點縣建立起全面的技術支撐和全程技術服務的工作機制,探索形成了30多個有價值、有特色、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如阜新祥和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秸稈飼料加工基地,實行統一投入、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田園公司采取“公司+農戶”模式,以秸稈為基質生產食用菌,并利用廢菌料制有機肥,與周邊地區農戶簽訂收購合同,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沈陽圣火集團以秸稈綜合利用為產業鏈條,經營秸稈鍋爐制造、秸稈顆粒生產、有機肥生產、有機食品加工,探索實現了閉合式秸稈綠色循環產業發展模式;鐵嶺眾緣公司秸稈直燃鍋爐供熱模式,實現秸稈半氣化逆向燃燒,較傳統鍋爐節省了人力、電力和財力。

  內蒙古自治區各試點地區不斷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總結形成了秸稈粉碎深翻還田、秸稈青貯過腹還田、秸稈成型燃料清潔取暖3種區域秸稈綜合利用主推技術模式,為推動秸稈規;a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該區杭錦后旗堅持“農業立旗”方針,以耕地質量提升為重點,集中推廣了秸稈粉碎深翻還田技術,還田作業采取信息化管理,并扶持科技創新企業研發大型四鏵翻轉犁,確保了還田進度和質量,累計還田面積7萬畝,有力地促進了耕地質量提升和鹽堿地改良進程。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