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解析:夏收開鐮 調優品種、調整結構才能保增收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5月下旬,我國大部分地區小麥已基本成熟,夏收大幕也陸續拉開。據了解,今年國家出臺的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500克1.15元,比去年降低0.03元。夏糧即將大量上市之際,價格走向如何、會不會啟動最低價收購,成了糧農最關心的問題。 家住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港口社區西?一組農戶徐慧敏,今年種植了4畝半小麥,趁著天氣放晴,自家地頭的麥子到了成熟期,剛好小型收割機也在門口,抓住這一機會,她趕緊收割小麥。 徐慧敏:一畝地就是500多斤小麥,今年麥子比去年還長得好,因為前半年的雨水下的頻繁一點,次數能多一點。 潼關處于關中平原東部,地理位置優越,地勢高,光照強,小麥長勢好,是關中地區冬小麥成熟最早的地方,素有“關中第一鐮”之稱,農機手李偉告訴記者,隨著小型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地頭,他們也到了每年最忙碌的時候。 農機手李偉:這邊比較早一點,這邊割了,我們就一直向西安方向,一直割到寧夏去了,這邊價位是50塊錢一畝,現在陸續地開始割了。 開鐮后不久,就有經紀人上門表示可以在田頭拉走麥子,給出的價格是每500克1.05元,但是更多農民選擇的是觀望態度,因為市場價格略低于今年政府的最低價收購。那么,何時啟動最低價收購呢?記者梳理發現,今年的政策較往年有所變化。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 劉棟:5月1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6部門聯合發布《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一是適當延后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起始時間,其中小麥從5月21日推遲到6月1日;二是將啟動條件由“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下跌到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時”,調整為“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于最低收購價水平時”;三是明確“當市場收購價格回升到最低收購價水平以上時,要及時停止收購最低收購價糧”。 主產區大面積收獲且市場價格連續3天低于最低價,才能啟動托市收購。劉棟表示,出臺這一政策,是為了讓市場充分博弈、自身形成糧食主流價格,以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劉棟:今年國家政策傳遞的信號其實很明確:倡導糧食價格逐漸由市場形成,不能再像往年那樣,最低收購價成了最高成交價,只能將最低收購價作為種糧不虧本的底線。這也進一步提醒糧農,要么調優品種、要么調整結構,否則種糧增收難度會越來越大。 在我國小麥主產區江蘇,今年共種植小麥3300多萬畝,往年實行最低價收購的小麥共分為5個等次,四等、五等小麥也在最低收購價收購之列,只不過價格比三等小麥低一點。而今年,將實行最低收購價糧食的質量標準從“五等及以上”提高到“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糧食由各地組織引導市場化收購。 劉棟:這樣調整,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通過釋放政策信號,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民重視糧食質量、促進糧食提等進級。 這個政策不由得讓麥農略感擔憂。因為今年江蘇小麥赤霉病呈現高發流行態勢,雖然經過有效地防治,小麥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2%左右。但在預防的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資金短缺,散戶預防技術不高等問題,使得農戶生產成本增加。江蘇省農委植物保護檢疫站副站長楊榮民介紹,中央財政在赤霉病防治這一塊的資金全省是4350萬元,主要用于購買藥物給農戶免費發放,但是農戶自己控防也會增加成本。 楊榮民:一畝地如果打赤霉病防下來,大概可能要到15到20塊錢之間,所有的防治成本,所以說中央給的這個錢是不夠的。 對于一些大戶來說。雖然政府免費提供一部分藥劑進行防治,但大部分還是要自己買藥防治。江蘇丹陽市延陵鎮寶林村農場主蔣須俊介紹,他今年種了120畝小麥,自己投入小麥赤霉病的資金壓力還是很大的: 蔣須俊:在赤霉病防治這一塊,自己個人投資了大概是4千塊不到。赤霉病嚴重的話,利潤可能還要低。 對于大面積收獲后的夏糧價格走向究竟如何?劉棟認為,后期的價格應該會往上走,因為今年小麥主產區河南、河北和安徽受災比較嚴重,從全國范圍來看,市場夏糧糧源可能比往年少,過段時間,麥子價格可望與最低收購價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