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長賦:用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指導鄉村從本質上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的結構性問題,通過補短板、強底板,使我國發展能夠持續健康、行穩致遠、全面進步;就是要解決快速推進現代化進程中的“三農”問題,使農業農村同步現代化,防止出現農業衰落、農村凋敝;就是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億萬農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使中國夢成為每個人的夢。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黨章,這是重大戰略安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加快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科學理論,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第一,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三農”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第二,堅持“重中之重”戰略定位,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農向好,全局主動;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2015年在吉林調研時指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 第三,堅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他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第四,堅持立足國內保證自給的方針,牢牢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第五,堅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小組會議審議農村改革議題,指出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不管怎么改,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 第六,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小組會議審議農業綠色發展的文件時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要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農業發展不僅要杜絕生態環境欠新賬,而且要逐步還舊賬。 第七,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吉林調研時指出,檢驗農村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在貴州考察時指出,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調整完善。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大國小農”是我們的基本國情農情,要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第八,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扎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系統全面、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意義深遠,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理論指引和思想武器。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指導,實現鄉村振興新目標。 把握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方向道路 關于鄉村振興的總要求。黨的十九大在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提出了實施這一戰略的總要求,就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三農”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宏觀版,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回應了群眾的期待。鄉村振興,落腳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一個新的重大提法,鄉村振興不僅農業要現代化,整個農村也要全面發展,不僅工農差別要縮小,城鄉差別也要縮小,實現“四化同步”、工農互促、城鄉共榮、一體化發展,實現鄉村“五位一體”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關于鄉村振興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作了深刻系統闡述: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這“七個之路”揭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和內在規律,指明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路徑和努力方向。 把握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了好的決策、好的藍圖,關鍵在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方面,我們有過去許多成功經驗,需要發揚光大;另一方面,這又是一項全新工作,需要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為此要把握正確原則,采用科學方法,扎扎實實地抓落實。 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實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一個重大戰略思想,最重要的是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體現在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上。黨的領導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任務,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哪個部門單獨就能干得了的,不加強黨的領導,不發揮黨管農村工作的優良傳統肯定不行。只有各級黨委政府真正把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五級書記齊抓共管,把鄉村振興擺到優先位置,才能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二是體現在“四個優先”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要做到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這些都要體現到制度機制上,體現到具體政策上。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句話20個字,“五位一體”,不僅是經濟振興,還要把農村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其一,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要從農業內外、城鄉兩頭共同發力,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做大做強高效綠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鄉村服務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信息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旺盛活力,為鄉村的全面振興奠定物質基礎。其二,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保護建設,加強農村資源環境保護,大力改善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做到設施配套、服務高效,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清凈的田園風光,保留住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其三,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鄉村振興不能丟了鄉土文化這個魂。農耕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也可以說,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根。要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健康等事業發展,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進移風易俗、文明進步,弘揚農耕文明和優良傳統,使農村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其四,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讓社會正氣得到弘揚、違法行為受到懲治,使農村社會更加和諧、治理安定有序。其五,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推進鄉村振興,最根本是要讓農民的錢袋子進一步鼓起來,日子過得更加富裕體面。要不斷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使廣大農民衣食住行無憂,生老病死無患。 尊重農民主體地位。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推進鄉村振興,是為了農民,也要依靠農民。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不動搖,要從兩個方面來把握。一要考慮農民的利益。鄉村是農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要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億萬農民共同分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讓農民積極參與鄉村建設。今年是農村改革40年,這40年里我們搞家庭聯產承包、搞鄉鎮企業、發展小城鎮、農民工進城、土地流轉、“三權分置”等都是農民的創造。現在搞鄉村振興,各種投資主體都來了,但不能忘了農民是最重要的主體,要把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激發出來。鄉村振興干什么,怎么干,政府可以引導和支持,但不能代替農民決策,更不能違背農民意愿搞強迫命令。即使是辦好事,也要讓農民群眾想得通。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三農”特別是農民面臨的重大機遇,但光靠農民自身的力量還不行,光靠農村自己的資源也不夠,這就需要大量現代資源要素投入農業農村建設。要不斷健全體制機制,打通城鄉要素合理流動的渠道,關鍵是解決好“人、地、錢”三個問題。一是圍繞解決好“人”的問題,培養和吸引各路人才投身鄉村建設。一手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手抓“招才引鳳”,吸引城里人等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創新,讓農村成為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二是圍繞解決好“地”的問題,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土地是農村的巨大財富。要創新土地收益分配機制,盤活閑置農房和宅基地,實現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同地同權同價,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土地占補平衡、異地交易,盤活資源要素。但在這個問題上,底線一定要守住,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這個口子不能開,工商企業或個人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所這類事情不能搞。三是圍繞解決好“錢”的問題,強化投入支持。鄉村振興要想真刀真槍地干,就得真金白銀地投。公共財政要向“三農”傾斜,逐步解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欠賬較多的問題,加快補齊扶貧領域短板。對于工商資本下鄉,一方面,要鼓勵歡迎,優化環境,引導服務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設立必要的“防火墻”,既防止跑馬圈地,搞度假村、鄉村別墅,又防止排擠農民,剝奪農民的機會和利益,老板下鄉要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富了老板、虧了老鄉。 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中國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各地發展的基礎不盡相同,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城鄉有別,各美其美。重點是三個方面。一是有歷史的耐心,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二是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注重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具有農耕特質、民族特色的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好村莊林草、溪流、山丘等特色風貌,實現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三是加強規劃引領,實現有序推進。要堅持規劃先行,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統籌考慮產業發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務、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增強規劃的前瞻性、約束性、指導性,并且一張藍圖干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