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農跑兩會】三農記者“部長通道”問如何為鄉村振興做好智慧氣象服務本網訊記者(李海濤 李竟涵 劉久鋒 李國龍 高雅) 3月13日中午,設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再次開啟,包括國資委、文化部、國家稅務總局、知識產權局,國家氣象局,國務院扶貧辦等六大部委的“一把手”與中外記者“零距離”接觸。 農民日報和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劉局長您好!我是農民日報全媒體記者。氣象預報的準確率和及時性關系著我們每個人,特別是農民的生產生活,請問目前我國氣象監測預報預警能力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還有,您能否介紹一下今年我國氣候的整體狀況?謝謝!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目前我國氣象預報整體水平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覆蓋了全國所有城市和96%的農村,氣象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今后要為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好智慧氣象服務工作。 我國現有9顆風云衛星在軌運行,地面氣象觀測站6萬多個、雷達198個,覆蓋了全國所有城市和96%的農村,近五年來在我國登陸的36次臺風都得到了監測,無一漏網,2017年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但是目前氣象預報還有短板,短時臨近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還存在困難,影響氣象預報準確率的技術還需要繼續進行攻關。氣象預報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要盡量提高科技水平和服務水平,讓老百姓滿意。 為此,要加強氣象的智慧預報業務建設,發揮智慧氣象服務功能,讓人們通過手機和網絡,能夠準確把握所在位置的實時氣象信息,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加全面、更加準確、更加及時、更加體貼的氣象服務。還要為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發揮好人工影響天氣的作用,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做好相關技術支撐工作。 我們國家氣象災害多發頻發重發,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氣象要為防災減災做好預測、預報、預警工作,確保任何重大的災害性天氣過程不漏報、報得出、報得準。同時,氣象還要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好服務,發揮氣象部門氣象大數據的優勢,為藍天保衛戰做好重污染天氣的預測預報,與環保部門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并為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好智慧氣象服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