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黃河入海的這最后628公里路程,由于泥沙淤積,形成了一片特殊區域——黃河灘區。在這一區域,共居住著60.62萬人,幾乎全部是農民。
目前,黃河灘區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約1.7萬人,貧困發生率遠高于山東平均水平,還有很多群眾雖然收入達到了貧困線以上,但住房安全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因此,脫貧遷建成為灘區居民長久以來的熱切期盼。
2017年5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菏澤調研黃河灘區遷建工作時提出:“要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好黃河灘區藍圖,根據實際情況分類遷建,真正讓灘區群眾安居樂業。”
山東省委、省政府很早就將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列為重大戰略。2017年8月,《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正式發布,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灘區居民遷建任務,遷建總投資260.06億元。
近日,記者來到黃河灘區面積較大、遷建任務較重的東明縣,進行了深入采訪。
實現“脫貧+安居”,遷建成為必然選擇
“種地難、出行難、生活難,住房更難!”東明縣長興集鄉竹林新村黨支部書記劉興豪這樣介紹灘區村民的生活。由于受洪水浸泡、沖刷等原因,灘區房子的壽命很短。“三年攢錢、三年筑臺、三年蓋房、三年還賬”的死循環,似乎成了灘區居民的宿命,因房致貧也成為灘區貧困的主要原因。
“推進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灘區居民一個都能不掉隊。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而黃河灘區的‘窮根子’,就是房子問題。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灘區居民的‘脫貧+安居’問題,遷建成為必然選擇。”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趙東說。
據山東《規劃》,在遷建方式上,山東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原則,提出了外遷安置、就地就近筑村臺、筑堤保護、舊村臺和臨時撤離道路改造提升5種方式。外遷安置方面,要求做到“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在村臺建設上,要求做到“村莊就近整合,不增加居民的生產半徑,建成一艘永不沉沒的航母”。
堅持高標準建設,給灘區居民“穩穩的家”
在東明縣焦園鄉,一處占地1500多畝的新型村臺正在建設。據了解,筑大村臺是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專家論證進行的大工程,有可靠的科學依據。村臺周圍先用淤土打圍堰,中間打成若干小格,起到地梁的構架作用,上面再用淤土封頂,加上外圍種植的防護林、植被和硬化美化等措施,大大提高抵御洪水的能力。
東明縣委書記魏琳介紹,為給灘區居民一個“穩穩的家”,東明在克服各種施工困難的同時,抓住了兩個關鍵:一是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灘區居民少花錢就能住進新居;二是堅持科學規劃和高標準建設,新農村要實現道路、路燈、自來水、衛生室、學校、下水道、污水處理、娛樂活動廣場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為灘區居民提供了安全優美的居住環境。
對此,東明本著“地相近、人相親、俗相同”的原則,全縣24個新村臺就近組建而成,在不增加居民生產距離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改善生活環境。
建設高標準新居,投入是關鍵。據山東《規劃》,本次遷建總投資需要260.06億元。山東按照“各級政府補一塊、土地置換增一塊、專項債券籌一塊、金融機構貸一塊、遷建群眾拿一塊”的思路,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擬爭取中央補助資金60億元,省級籌措補助資金90億元,土地增減掛鉤收益70億元,再加上市縣補助資金,確保遷建項目中財政投入占比超過90%,最大限度減輕灘區居民負擔。
新村與園區同建,家門口能圓致富夢
在東明縣,最先開工建設的焦園鄉和長興集鄉兩個試點村臺,已吹填土方400多萬方,大村臺規模基本形成。與此同時,項目組正在結合黃河文化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制定各村土地調整方案,確保明年麥收前逐戶調整到位,并大力培植特色農業、生態養殖、綠色旅游等產業,真正讓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這輪遷建,不僅能從根本上解決始終困擾灘區居民的安居問題,更是灘區村莊脫貧致富的重大機遇。”東明縣委副書記季士峰說,“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進新村和產業園區共同建設,讓灘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圓了致富夢。”
據介紹,早在2015年底,東明就發布了《黃河灘區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一帶三園區”發展布局,以灘區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投資1.9億元實施10.8萬畝黃河灘區土地整理項目、投資4000萬元實施260座新型日光溫室大棚項目、投資500萬元實施350座食用菌拱棚項目……以高效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為主攻方向,著力增加灘區居民收入。
沙窩鎮李屯村農民李永東現在就有了新打算:“新村交通便利,周圍都是好水好景,聽說搬過去后要發展鄉村旅游,俺琢磨著自己廚藝不錯,到時候選個位置好的房子,開個農家樂,一準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