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價格上演過山車 10天價格跌一半背后真相2018年1月3日,卓創資訊的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LNG)全國標桿價格已經降至5818元/噸。 這是一次罕有的漲跌過程。LNG價格從2017年11月中旬開始了一輪快速的攀升過程,到2017年12月22日LNG價格創下了年內最高值10064元/噸,其后LNG又開啟了急速下滑的通道,10天之內價格下降幅度高達42.2%,幾近腰斬。 價格的背后是短期內供需格局的大逆轉。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此前一段時間引起高度緊張的“氣荒”已經暫時告一段落,這其中,政府、企業同心協力保供應,與此同時,市場機制在其后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多方因素作用之下,這場保供應之戰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但他們也擔心,年后伴隨工業企業的相繼開工,以及煤改氣的持續推進,天然氣短缺的局面在短期內依然難以消除。 來自國資委的消息顯示,2017年12月中,中海油“南氣北運”的第一車LNG已于近日運抵華北地區。按照計劃,隨著更多車輛辦完承運等各項手續,未來一段時間,參與“南氣北運”的槽車將超過100輛,“南氣北運”的密集程度將達到每天17車。 中海油的進口液化天然氣在天津擁有LNG接收站,用于供應北方市場,在南方則擁有廣東珠海金灣LNG接收站和粵東LNG接收站,用于供應南方市場。進入采暖季以來,華北地區天然氣需求大幅增長,供需出現不平衡,保供任務艱巨。根據國資委的相關消息,在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中海油旗下氣電集團貿易公司與區域內主要運輸企業攜手開展“南氣北運”工作,將上述兩座南方接收站的天然氣資源調配到華北地區。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海油天津LNG項目已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由原先的一周接卸一船增加至約3天接卸一船,每天為華北地區供氣約2400萬立方米,為平時的兩倍。 除此之外,天津市工信委發布消息稱,天津濱達燃氣管線近日正式投用通氣,也被認為是“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間的供氣管道第一次真正的互聯互通,從而進一步增強了華北地區的供氣能力。 2017年12月初,席卷中國北方的氣荒甫一蔓延之時,“三桶油”曾被要求同心協力“保供應”,把“保供應”作為一次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對待。 來自國資委的消息顯示,2017年12月17日,位于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天然氣公司(簡稱阿姆河公司)調控中心顯示,當日向中亞天然氣管道供氣達到3900萬立方米,并連續6天超過3800萬立方米,超計劃供氣500萬立方米/日。3900萬立方米相當于北京地區冬季日用氣量約三分之一。 2018年1月3日,卓創資訊的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全國標桿價格已經降至5818元/噸。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董秀成認為:“最緊張的時期過去了。”早在2017年12月上旬,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就飆到了10000元/噸以上。與此同時,南北方天然氣的價格形成了巨大的價差,南氣北上的套利窗口由此打開。 在保供應的同時,北方地區的煤改氣工程也被按下暫停鍵,部分燃煤鍋爐及機組則被緊急啟動。以北京為例,2017年12月7日,國家發改委要求北京市立即啟動華能燃煤機組,減少北京市天然氣用量,緩解華北地區天然氣緊張形勢。 與此同時,為保民生用氣,此前出臺的有關限制工業企業用氣的相關政策目前依然沒有放松。董秀成表示,管道氣的增加、南方氣源的北上,工業用氣限氣措施、以及煤改氣按下暫停鍵,共同扭轉了此前供應極度緊張的局面,這其中,煤改氣的暫停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不過,董秀成認為,目前來看,供需仍然處于偏緊的狀態。 有專家認為,工業企業在2017年末面臨完成年度指標的任務,由此帶來了天然氣的階段性剛需,進入新年后企業的運行節奏發生變化,這部分壓力有所緩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天然氣供需格局帶來了改變。 1月3日,卓創資訊的最新數據顯示,山西、江西、河南地區LNG送到價格介于5000-6000元/噸。吉林、遼寧等地區接貨價格則高達7500-8600元/噸。董秀成認為,目前全國各地的液化天然價格差距較大,從整體看價格仍有下降的空間。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表示,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有繼續下行的可能性。“現在管道氣供應大幅改善,需求側管理也已經到位,年前工業等非居民用氣年初不會驟然增加,短期內價格有一定下行的空間。不過,價格回落還要看極端氣候變化情況。出現極端天氣時,用氣還會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