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喚醒農村沉睡的資產
详细内容

喚醒農村沉睡的資產

——看江蘇昆山如何創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激發集體產權活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如何喚醒農村沉睡的資產,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區和各部門都在深入思考和積極實踐。

  近年來,江蘇省昆山市發軔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堅持市場導向,盤活集體資產,創新集體資產運營保護機制,為全面激發農業生產要素活力注入新動力。在集體經濟改革中,昆山精準施策,讓農民從全產業鏈中分享更多增值收益。昆山在盤活集體資產上有哪些新舉措?推動集體經濟有何創新思維?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走進昆山一探究竟。

  土地流轉亂象叢生如何破解?

  ——管好用好集體資產,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創建統種統收的現代化農場

  “看看我管的這片田,綠色種植,一斤能賣20塊錢呢。”於家明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於家明是錦溪鎮長云村簽約職業農民,管理著300畝稻田。

  長云村像於家明一樣簽約的職業農民還有39位,他們是水田的“CEO”。合同規定了每畝600斤的定額,以及超產獎勵10%的績效獎金。長云村把村里的千余畝土地集中起來,用企業管理方式代耕代種,發揮職業農民技術和經驗優勢。“讓熱愛土地的人有地可種!”錦溪鎮經濟服務中心主任於全元說。

  長云村千畝現代農場并非一蹴而就。“前幾年可看不到這么好的稻田。”於家明站在田坎上對筆者說,由于當地水資源豐富,農戶們紛紛轉向利潤更加豐厚的魚蝦養殖。良田變魚塘,平整的土地被“毀容”。

  土地資源被浪費,看得村支部書記於家金心痛。村集體決定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村干部帶頭挨家挨戶做工作,糾正農地使用亂象,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管好用好集體資產建立新型農場。自此,長云村農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社,確權確股,退塘還田,最終形成了2000余畝的成片稻田。同時,配套土地休耕政策,給予休耕土地每畝340元的補貼,并創建統種統收一體化的新型集體農場,委托給職業農民管理。

  新型集體農場效益怎么樣?於全元給筆者算了一筆賬:農民現在保底有兩份收入,租金和土地股金分紅。土地租金從2012年的750元/畝增加到現在的1050元/畝,再加上年底分紅,村民人均收入從2012年的2.1萬元增加到2016年的3.1萬元。如果留下來成為職業農民種地,每年還有4萬元-5萬元的工資收入。

  村辦企業效益低下如何扭轉?——閑散資產聯合起來,“組團”投資入股,村民變股東

  與在田里等待收獲的於家明不同,與錦溪鎮為鄰的張浦鎮里,小王早上開著電瓶車去昆山德國工業園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以前我們都去外面打工,自2012年家門口的工業園建起后,不少外出打工的都返鄉進工業園上班。”小王說。

  張浦鎮過去幾乎村村都有小工廠、小作坊。然而近年來,人員外出打工增多,村里不少工廠停業。針對這一情況,昆山決定整合村中小工廠,“抱團”取暖。2012年,張浦鎮成立昆山市樂浦強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20個行政村的閑散資產聯合起來。

  “20個行政村,資金直接入股、資產整合入股,村民變股東。”昆山市樂浦強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慶敏說,現在入股的村,資產能有10%的收益回報。在盤活村中資金、資產的同時,公司帶動當地農民就業,把勞動力留在了當地。

  張浦鎮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堅持走聯合發展、抱團發展、集約發展之路。強村投資公司成立后,與產業、物業、農業相結合,承擔小區物業、推動規模化養殖,成為百姓增收的“搖錢樹”。

  “集體資產量化是昆山近年來農村產權改革的新思路。”村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土地入股,村里廠房及其他固定資產量化估價入股,確保集體資產量化股權平均每人一股。楊水明是張浦鎮金華村村民,2016年他們全家拿到社區分紅1.3萬元,“入股后每天都在為自己打工,干起活來更有勁兒了。”

  低端鄉村旅游業如何提質?

  ——化零為整,集中打造特色村鎮,讓沉睡的景點成為旅游的熱點

  昆山有宜農則農的長云村,也有宜工則工的張浦鎮工業產業園。那么曾經靠著荒山坡地發展起來的零散“農家樂”,如何借著集體經濟的東風實現資產增值?昆山鼓勵有條件的村莊抱團發展鄉村旅游業,走出一條盤活集體資產的新路。

  溫潤的江南水鄉,粉墻黛瓦不作修飾便是一幅“墻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的景色。然而僅靠著江南水鄉打造千篇一律的“粉墻黛瓦”并不能吸引游客,突出重點、塑造精品成為昆山市農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突破口。

  位于錦溪西南的祝甸自然村,至今保存著一處江南地區僅存的古窯群遺址。拆遷需要費用,閑置又浪費土地。經過一番設計,他們對窯廠“微整形”,把廢棄磚瓦廠改建為祝甸磚窯文化館,內設創客空間、主題課堂,配套民宿酒店,成為極具特色的文化館,與五湖三蕩的錦溪相映成趣,一個景色秀麗的特色濱水村落吸引了眾多游客。

  利用“窯資源”變現“集體資產”,是昆山讓集體資產增值的有益實踐。“有了磚窯旅游這一主線,分散的農家樂被聚集起來,延長了產業鏈,也拉動農民增收。”錦溪鎮宣傳科朱艷蕾說。

  祝甸磚窯文化館的建成不僅激發了鄉村活力,也強化了昆山在農旅方面走“集體經濟”道路的自信。一大批盤活集體資產的項目釋放出了巨大的帶動效應,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完善,村莊環境得到提升美化,農民創業就業機會倍增。

  “新型集體經濟,新在集體成員邊界清晰、集體產權關系明確的合作共贏。”昆山市農委主任陳魯勇說,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農民,昆山決定在全縣所有行政村實施政經分開改革,讓更多農村集體資產活起來。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