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慶安東禾水稻聯合社三產融合紀實社社聯合抱團共富 ——黑龍江慶安東禾水稻聯合社三產融合紀實 本報記者劉偉林 11月25日,黑龍江慶安大米直營店在浙江省杭州市開業,這是慶安東禾農業集團近日以來繼在上海浦東區新建旗艦店和低溫中轉倉后,在華東地區新建的又一家大米直營旗艦店。鑼鼓聲中,集團總經理、東禾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楊曉萍用微信將開業喜訊第一時間傳遞給遠在家鄉的稻農。幾千里外的稻農同樣關心著市場,在東禾,稻農和企業通過“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品牌”的多元主體融合發展成為一個整體,實現人去哪了才發展,合作共贏。 打造產業鏈上的利益共同體 “一份訂單,在農民眼里,它就是希望。手握訂單,種地人安。”這是黑龍江省慶安縣綠洲源合作社農民鄒吉忠創作的詩歌《一份訂單》中的一段。鄒吉忠告訴記者,他們加入東禾集團,年初出臺價格表簽訂訂單,年終實名制送糧,不壓等壓價,次年8月還有一次分紅和二次分紅,“做夢都沒想到能有這好事”。 鄒吉忠說的東禾集團是指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的聯合社。東禾水稻種植聯合社建立了“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品牌”的組織形式,采取“保底+分紅+糧款留存計息”的利益聯結模式,打造利益共享、責任同系的利益共同體,把農民自身利益與合作社經營緊緊連在一起,形成了長久而又穩固的共贏機制。 保底價格收購,生產季節開始之初,聯合社與成員社約定好各品種水稻回收價格。農戶從聯合社確定的水稻品種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水稻品種和種植方式,按照聯合社種植標準組織生產。水稻收獲后,交至各成員社,再由成員社按品質上交到聯合社,聯合社按照年初約定回收保底價兌現農戶保底收益。 糧食銷售款不需兌現享受收益,聯合社在兌現成員社和農戶保底收益時,對于不需要兌現保底款的農戶,聯合社采取留存計息方式,讓農戶獲得糧款融資收益,保障農戶利益。這種結算方式既解決了聯合社資金短缺問題,又強化了農民與聯合社的利益聯結。 2016年聯合社實現可分配盈余2600萬元,17家合作社按照20%占比分得總效益分紅520萬元,各家種植合作社入社按照上交聯合社水稻所產生的交易額占比進行效益分紅。 三產融合打開農產品增值空間 東禾水稻種植聯合社作為統一核算單位,由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等各具優勢的多元主體構成,在聯合社生產運營中展現出優勢互補、要素疊加、互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實現了一二三產的無縫聯接,延長產業鏈條,為推進三產融合探索了新模式、開辟了新途徑。 聯合社整合了生產、加工、銷售等發展要素,有效解決了企業、合作社、農戶單一主體對接市場的固有缺陷,實現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產業整合。在加工端,聯合社有有機米生產線、功能米生產線、五谷米生產線、日本佐竹低溫循環塔、田間物聯網、智慧農業等基礎設施,針對目標市場開發了胚芽米等;在營銷端,聯合社自有“慶禾香”品牌,在營銷上采取“終端直營+線上銷售”模式,減少中間環節,探索私人訂制、土地眾籌和產品眾籌等銷售,實現了終端產品銷售的優質優價。 聯合社依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確立了按農產品交易額分紅的方式。種好糧、賣好價、多分紅成為農民的共識。 普通的無公害水稻每公頃產量在2萬斤左右,市場價在1.5元每斤,而有機水稻的產量只有每公頃1.3萬斤,但價格遠遠高于普通水稻。每公頃比普通水稻多掙8000元以上。東禾水稻種植聯合社今年種植有機水稻兩萬畝,還有3萬畝正處于轉換期,明年有機水稻面積達到5萬畝。 慶安東升水稻合作社理事長王可榮對記者說:“都講種得好才能賣得好,對我們農民來說,反過來,賣得好了,我就能把地種得更好。” 王可榮是慶安的農民水稻專家,種了30多年的水稻,超早缽育水稻種植技術就是他發明的。王可榮介紹,東升合作社種了4600畝水稻,主要品種是“稻花香”和“龍稻18”。合作社全部采用有機標準種植。普通水稻市場價1.5元每斤,東升合作社采用有機種植方式種植的“稻花香”和“龍稻18”等優質品種,每斤市場價格在兩元以上,在春季簽訂單時,像“稻花香”這類水稻,聯合社每斤給補0.2元,除了一次分紅外,種植戶還可以參與二次分紅。企業將加工后的水稻賣向市場后,拿出企業所獲得利潤進行二次分紅。所以,每公頃收入在3.5萬左右,比普通水稻要高8000元。 農民增收產業興旺 東禾聯合社通過有效統籌生產、加工、營銷,強化過程管理,推進水稻種得好,通過加工實現稻米賣得好,從而延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了效益。今年,這個聯合社共銷售大米9.4萬噸,平均單價較普通合作社高出0.3元,其中參加了大米網17場拍賣會,成交金額達2.1億元,畝生產效益較全省平均效益高出200元。 經測算,東禾聯合社入社農戶戶均增收近3萬元。2016年,在水稻種植方面,聯合社共種植水稻33萬畝,戶均種植水稻115畝,平均每市斤保底價格為1.6元,平均高于市場價0.1元,按平均每畝產量900斤計算,戶均上交水稻10萬斤,保底戶均增收1萬元。通過應用統一生產技術和標準,較同級別水稻平均增產50斤,平均產量實現950斤,通過增產較未入社農戶增收9200元。 此外,分紅節本、糧款計息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農戶收入,2016年僅通過分紅就實現戶均增收3550元。聯合社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優先聘用成員社社員,通過種植、加工、銷售等生產環節的務工增加收入,實現了不出門也能打工、也有收入。2016年,聯合社共對入社農戶支出工資375萬元,平均戶均收入1300元。 聯合社還利用自有資源,探索了農資生產、副產品利用、資金互助等新型業態,不斷向高層次的產業融合邁進。 聯合社作為統一主體確立了更加遠大的目標,圍繞綠色水稻做好“農頭工尾”和“糧頭食尾”文章,立足聯合社現有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統籌考慮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有效銜接。通過建立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推進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銷售,確定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種植、加工、銷售‘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分階段確定了發展目標,形成了推進三產融合的戰略基礎。 聯合社擁有“慶禾香”“香禾林”“食禾匯”三個品牌,對應高中低端三大市場,產品入駐黑龍江大米網,營銷網絡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20多個省市,并在天貓、淘寶、京東商城、微店等電商渠道建有銷售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