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華融探索“金融+”扶貧新路中國華融探索“金融+”扶貧新路 堅持對癥用藥 下足繡花功夫 敬 藝 截至目前,中國華融已累計向定點扶貧單位四川省宣漢縣提供定點扶貧資金3600多萬元,捐助錢物價值1100多萬元 作為國有金融企業,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融”)始終堅持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高度關注貧困地區,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優勢,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把扶真貧、真扶貧落到實處。 “中國華融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繼續秉持‘國計為重、民生為本、感恩為懷、責任為念、奉獻為先’的社會責任理念,發揮金融機構參與扶貧開發的優勢,以‘繡花’功夫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國華融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表示。 精準發揮金融幫扶效應 早在2002年,中國華融的扶貧道路就已開啟,并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中國華融已累計向定點扶貧單位四川省宣漢縣提供定點扶貧資金3600多萬元,捐助錢物價值1100多萬元。 十余載奮斗,中國華融逐漸摸索梳理出“123456”扶貧工作思路。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人口,是中國華融扶貧工作的一個重心;在此基礎上,中國華融把定點扶貧和紅色扶貧作為兩個側重點,將黨建與扶貧相結合;同時,中國華融將幫扶對象的當前需求與長遠發展相結合、側重解決當前需求,將點與面的幫扶相結合、側重對點精準發力,注重貧困縣需要與中國華融公司能力相結合、以公司現有能力努力滿足貧困縣的需要。 此外,中國華融從“干部、機制、資金、平臺”4個方面著手,以“定目標、定方位、定措施、定機制、定效果”為工作原則,充分發揮中國華融作為金融機構的獨特優勢,從“金融知識、金融政策、金融資金、金融機構、金融人才、金融產業”6大方面探索“金融+”精準扶貧新路徑。 截至目前,中國華融全系統2017年度扶貧相關的對外捐贈總額達5000余萬元。 “一村一品”打造產業品牌 來到四川省宣漢縣龍泉村,踏上由中國華融修建的2.2公里硬化道路,即可到達該村4個社的青貯玉米種植帶,并直通中國華融捐建的青貯飼料加工廠。在這里,一包包青貯飼料整裝待發,即將成為當地養牛產業鏈的上游產品。如今,這條路被當地百姓形象地稱為“產業路”。 青貯飼料產業扶貧項目,是中國華融為宣漢縣龍泉村量身打造的產業扶貧項目之一。為了使扶貧成效最大化,中國華融集中資源、精準發力,初步構建產業扶貧、民生扶貧、教育扶貧“三位一體”的定點扶貧工作模式。 賴小民介紹,通過積極探索“金融+產業”“金融+項目”等“金融+”扶貧新模式,中國華融推進“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據“生產—倉儲—銷售—利益分配”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中國華融著力培育貧困村自身的造血能力。2016年至今,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482萬元,成功實施11個產業扶貧項目。 針對生產、生活的基本需求,中國華融開展新村聚居點建設,滿足貧困戶住房安全需求;幫助建設安全飲水工程,滿足人畜飲水衛生需求。同時,中國華融共投入213萬元,實施5個道路建設項目,解決約2200名村民的出行難和農產品運輸難問題。 每年暑期,中國華融都會開展“中國華融—宣漢縣最美鄉村教師”獎勵基金項目,從宣漢縣1200多名鄉村教師中評選出50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并組織他們到北京培訓。在中國華融,有多達129個教育扶貧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教師獎勵基金幫扶、貧困學生資助等領域。 截至目前,中國華融緊緊圍繞基礎設施、教師、學生三要素,累計投入教育扶貧資金2837.32萬元。 加大投入改變老區面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加快發展,這正是中國華融努力的目標。”賴小民說。據介紹,作為努力打造“紅色金融集團”、著力培養“紅色金融家隊伍”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華融計劃于2017—2020年期間捐贈1.1億元,在11個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修建中國華融希望學校,幫助革命老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培養優秀學生,實現教書育人百年大計。 2017年,在江西省瑞金市、甘肅省會寧縣和福建省上杭縣,中國華融分別捐資1000萬元,建設3所希望小學。從紅軍長征出發地到結束地,中國華融通過教育扶貧的形式,為貧困地區建立長效“造血”機制,支持革命老區和國家重點貧困地區實現2020年消除貧困的目標。 此外,中國華融還大力支持中國銀監會在甘肅省臨洮縣與和政縣的定點扶貧工作,舉辦扶貧干部能力提升班;在江西省贛州市設立“中國華融贛南老區紅軍后代教育基金”,舉辦鄉村教師和農業技能培訓班;中國華融旗下華融湘江銀行等17家分、子公司也參與地方精準扶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