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新實踐】黑龍江永興村:民富村美演繹黑土交響冬季的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永安滿族鎮永興村,鋪展開來一幅北國鄉村的美麗畫卷。幢幢居民樓拔地而起,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窗外則是覆蓋著萬頃良田的皚皚白雪,一片潔白望不到邊際,無限生機就在這寒地黑土中蘊育。 你能想像嗎?9年前,這還是一個欠外債20多萬元的空殼村,如今卻已成為村級資產資源積累達到2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3萬元的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永興村到底因何而興? 不忘初心,村里有了“好當家” 永興村的變化緣于一次資本和情懷的碰撞。 賈洪濤,1973年出生于永興村。2007年,在外闖蕩十多年,擁有多家物流公司和數千萬元資產的賈洪濤回到家鄉。習慣南方飛速發展的他驚呆了:離開家鄉多年,路還是原來的路,房還是原來的房,人的精神面貌與他離家時也沒有太大變化。還沒進村,賈洪濤衣錦還鄉的高級轎車就陷在了泥坑里…… 帶領鄉親們致富,他以前不是沒想過。做生意時,他結識了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等一大批農民企業家朋友,看到人家的家鄉是“中國名村”,心里可真羨慕。但一回到家鄉看到村里一窮二白的面貌,他心里就敲“退堂鼓”。 但當那天眾鄉親幫他把陷進泥坑里的小轎車推出來時,老少爺們殷切的目光拴住了賈洪濤的心,也堅定了賈洪濤帶領鄉親們致富的信心。這一年,他把公司轉讓出去,開始回村創業。2008年,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賈洪濤許下了心愿,立下了志向:立足家鄉、致富家鄉,發展集體經濟,帶領鄉親們大干一場,改變永興村的落后面貌,讓村民過上好日子。他也對自己和村干部提了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干,農民群眾跟著看,看好以后跟著干! 上任后,他與村民一起研究制定了永興村的5年發展藍圖。他拿出80萬元修好了村內的道路,不但實現戶戶通,而且通到了田間地頭;他帶領班子成員積極與水務部門溝通,自己又墊付50多萬元資金,新打了41眼抗旱井,同時修建1300米長主干渠1條,5000米長支渠5條,控制水閘12座,確保全村旱地、水田旱能灌、澇能排…… 永興村的部分土地適合發展水稻種植,但長期以來一直是分散種植。2008年2月,在綏化市供銷合作社的積極倡議和組織下,賈洪濤領頭在永興村成立了全區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名為北林區永安鎮大成福農民水稻專業合作社。 其實,永興村起初的名字就是“大成!保200多年前山東孔氏子孫闖關東所建村,借孔子“大成”之意,取名“大成!。這個全區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懷著對村落“大成”的美好希冀,奏出了黑土交響的序曲。 興社興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永興村走的是一條組織起來的大合作之路。 從2008年起,村“兩委”班子成員又先后牽頭成立了大成福蔬菜、農機、煙葉3個專業合作社,兩年時間組織全村1.72萬畝耕地全部入社,實現了統一規劃、規模經營、分工分業集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農民實現了土地經營、入社分紅、外出打工、發展非農產業等多渠道增收。 種植的合作化讓不少村民都嘗到了甜頭。宋寶昌是受益人之一,他算了筆經濟賬,“種植水稻統一購種、購肥,一噸尿素得便宜200到300元,秋季收水稻,統一品種后,每斤水稻多賣2到3毛錢,收入相當可觀,每公頃地得多收入2000到3000元錢! 好處不僅于此。合作經營之后,永興村充分利用地邊地角,經過平整地、鏟除田埂,化零為整,大成福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僅此一項就增加了100多畝耕地,增產10多萬斤糧食。 現在,這些合作社不僅流轉了本村的絕大多數土地,還把觸角延伸到附近的11個村和1個農場,共擁有種植基地3處,輻射面積5.5萬畝,是本村耕地面積1.72萬畝的3倍之多,大成福農機合作社還為北安龍鎮代耕土地4萬多畝。 為了深度挖潛有限的農產品資源,在4個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2009年,永興村籌建了大成福制米廠、醬油廠、醬菜廠、酸菜廠、豆包廠等村辦、民辦企業。 無工不富。2012年,由村“兩委”牽頭,成立了由永興村委會控股25%、實行“村社一體”體制的大成福農工商貿易有限公司,成為“四社一廠”乃至小型民辦加工企業的“小航母”。 該公司下轄每個成員單位都有明確分工:4個合作社負責種植、米業加工廠負責加工、農工商貿易公司負責對外營銷,構建起村、企、社、民大合作、立體化、復合型農業經營體系,走出了一條“農民+產業合作組織+村集體合資入股龍頭企業”的復合型發展模式,實現更加高效的專業化生產經營,有力促進了產、加、銷各環節的良性運轉和互動發展。 大合作帶動大加工。為了保證銷得好,大成福通過宅基地置換土地,規劃了占地400畝的大成福工業園區,其中由村里投資500萬元的冷鏈物流公司,設有冷庫和加工車間,專門負責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生產的蔬菜冷儲、加工和運輸;黑龍江金澤水利環保有限公司等企業也落戶小區,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基地農產品的附加值,還帶動了運輸、餐飲、養殖等相關產業發展。 優質優價,鍛造“大成福”品牌 寒地黑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塊黑土地之一。“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庇琅d村人認為,寒地黑土更是金山銀山,要把祖宗留下的黑土地這塊珍寶保護好、利用好,保證其持續發展,為后代子孫留下生存的空間。 于是,永興村大膽走出去,爭取到市場消費旺盛的地區投資辦廠。企業內外合作、農工商合作,與域外媒體企業合作、與公益事業合作……永興村堅持開放合作,讓農產品進入更多產業鏈。 譬如,永興與廈門晚報集團合作,在當地建設了一處日加工能力5-10噸的北方特色豆制品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北方非轉基因大豆制品的認知度和影響力,實現北方名優產品與南方消費市場的零距離。 活化營銷,走大品牌之路。肥沃的黑土地,充足的陽光,純凈的灌溉水,造就“大成福”牌大米獨有的香甜品質,現已獲得國家認證的綠色、無公害、有機產品標志。 永興用市場引領生產,搞好產品銷售的區域定位,攥緊拳頭,集中出擊,探索出電商、訂銷、直銷、專銷等多種營銷路徑,叫響了“大成!钡钠放坪彤a品,在廈門、福州、哈爾濱、大慶等地設立多個直銷窗口,產品供不應求。 泉州中國糧食城的一位經銷商曾在正月十四飛到永興村,一定要趕在種地前簽下“大成!钡拇竺子唵,還即興送上一副對聯:黑土地捧出健康糧,百姓緣結大成福。 2015年5月,公司在廈門注冊成立大成福愛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電商平臺,推出“一方凈谷”系列農產品,每斤大米由3元提高到10元。今年公司在網上開展“一畝田”訂制銷售,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每斤大米賣到18元。此外,依托大成福的銷售渠道和物流網絡,為市內外5個企業代銷北方特色農產品和加工品,年銷售額達到8000萬元,產品涵蓋糧食、蔬菜、瓜果、菌類食品和東北地區各類農特產品等5大類20多個品系。 市場經濟大潮的沖刷和洗禮,讓“大成!备惺艿搅水a品品質的重要性,成為他們“銷得好”倒逼“種得好”的源泉。 今年,“大成!敝攸c投資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優質稻米生產。按照歐盟標準,生產有機水稻2400畝、綠色水稻2000畝,并實行全程監控管理。對按標準生產的社員,水稻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4元的價格收購,鼓勵大家種植高品質水稻。 民富村美,奏響永興新樂章 歷經近十年的探索,大成福集團公司今年銷售總額將達到2億元以上,村級資產資源積累達到2億元,是2007年的近200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3萬元,是2007年的4倍。 “大河有水小河滿”,富了集體富了百姓。永興發展復合型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由村黨支部領辦的大成福農工商貿易公司,每年要拿出25%的純利潤交到村里。2013年至2016年村里收到紅利280余萬元,全部用作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建設和社會福利事業。 原來的永興村,村屯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土坯房擠住三代人。但2013年到2015年,全村共投資8000多萬元,建成4棟近3萬平方米的農民新村住宅樓、3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和幼兒園、村小學等,騰出宅基地375畝全部復墾。每年村里墊付50萬元左右,實現全部小區集中供熱,社區的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僅為城里的一半。由于樓房建設質量高,價格合理,回遷政策村民認可,入住率達100%。 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農民,也各展其能、各奔掙錢道。在永興,農民流轉土地得租金、入社得分紅、打工掙活錢,上班掙工資,80%的農戶年收入達到10多萬元。目前,永興村搞勞務的農民達300多人,村里的老人都成了村里的“打工族”,每人每年都能掙1萬多元錢。 隨著家底的厚實,永興村干群關系密切融洽,村“兩委”班子干事創業和為民服務的熱情高漲,鞏固了黨在農村執政的基礎。永興的村風也變得更加淳樸,村里還出資設立敬老獎,人人爭當尊老敬老的模范;村里的鰥寡孤獨者也得到了特殊照顧,村民基本實現共同致富。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賈洪濤作為基層一線的一名共產黨員,更能感覺到責任的重大和肩上擔子的分量。 賈洪濤認為,在新時代,永興村還要堅定不移地走好“村社一體”這條路,進一步做好規模經營、產品營銷、三產融合的大文章,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推動永興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努力趕超甘南縣興十四村,建成龍江“第一村”。 展望未來,讓我們共同期待永興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奏出新的交響。 【記者手記】 壯大集體經濟 推動鄉村振興 劉偉林 在永興村采訪,引起記者注意的是實行“村社一體”體制,永興村委會控股大成福農工商貿易有限公司25%的股份,股權取得的依據是負責為公司組織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收購,形成了“農民+產業合作組織+村集體合資入股龍頭企業”的復合型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給永興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13年至2016年村里收到紅利280余萬元,全部用作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建設和社會福利事業。村集體的收入來自于農產品銷售的增量部分,是對農民的回饋。 永興村的做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強了村級組織的凝聚力,為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供了保障。村集體的話語權重了,“領頭羊”作用顯現,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將發揮更重要的帶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