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保監會青海監管局獲悉,近年來青海大力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10年來累計提供622.13億元風險保障,累計賠付支出7.42億元,受益農牧民達83.75萬戶次,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得以發揮。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部,受海拔和氣候影響,自然災害種類多、頻率高,成為制約農牧業發展和農牧民脫貧致富的“瓶頸”。
2016年8月,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出現特大冰雹災害。全縣6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8980戶農戶種植的26萬余畝農作物受災,經過保險公司查勘、定損,全縣參保戶共獲得賠款5705萬元。
“雞蛋大的冰雹啊,可真是少見,要不是有農業保險,我家的損失就大了,來年生活都成問題。”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小沙溝村村民馬福海說,自家37畝油菜在冰雹中毀于一旦。由于上了保險,共獲得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880元賠款,大大減少了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據介紹,青海省自2007年開始開展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經過10年發展,農業保險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農業保險保障的農產品從試點之初的奶牛、能繁母豬、大田作物3個品種,增加到目前包括青稞、牦牛、藏系羊、中藥材等青海特色農牧業產品在內的27個品種;全省大田作物承保面積2007年僅為10.75萬畝,到2016年增加至225.56萬畝,是試點初期的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