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擊烏鎮大會 京東金融將AI種子植入農村土地長期以來,由于受我國農村地區的特殊情況的限制,農村金融成為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農村金融供求失衡,融資成本大,金融缺口大等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老大難問題。而隨著數字金融的不斷發展,許多金融科技企業開始用數字技術彌補農村金融的缺口。 在剛剛結束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向外界披露了京東金融在助力三農,落實普惠金融方面的創新做法和成績。并指出,現代金融有兩大關鍵,第一,金融不僅要服務于實體經濟,還要能夠促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第二,普惠,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金融服務的范圍的廣泛性,覆蓋中小微、覆蓋三農。 陳生強: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實踐落地 受普通農戶的信貸數據缺失、收入難核實、可抵押資產缺乏、資源配置扭曲,覆蓋成本較高,風險控制不力等多重因素的限制,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嚴重匱乏,導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據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中顯示,我國三農資金缺口超過3萬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目前來看,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網絡技術等在農村金融中的不斷優化,數字金融正在打破農村信息鴻溝、優化農村資源配置。 陳生強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表示,金融科技讓原先需要耗費大量成本需要人去做的工作由機器替代,降低了服務成本,提升了服務效率和服務體驗,同時也提升了覆蓋度,能夠覆蓋也能更好的服務中小微企業和三農。 人工智能邂逅農業 京東金融打造“傻瓜農業”時代 正是憑借對金融科技的深度理解,京東金融開創行業先河,將數字技術應用到農村金融體系中,推出了數字農貸。據陳生強介紹,數字農貸有三大特點:一、可基于農業生產的量化模型及農民的歷史生產數據為農民授信,免抵押,免擔保;二,通過生產量化模型精準地把資金定時、定量的投入到生產過程中,可使給農民的每一分錢貸款都不產生閑置費用;三,京東金融系統為農民做風險管理,輔助實現生產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 通過數據農貸,京東金融幫助很多沒錢搞規模化養殖的農民實現了大規模養殖,并通過訂單農業模式,使農戶實現了只需要6分錢的貸款成本獲利3元的效果。數據顯示,目前京東金融已為農業、農村、農民累計放貸達到400億元,在全國1700個縣、30萬個行政村開展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激活農村經濟活力,陳生強透露,很快我們的數字農貸,會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繼續升級。新的技術不僅能夠將我們現階段的農村金融推向更加智能化的階段,甚至能將整個農村農業推向 “傻瓜農業”時代。 陳生強介紹說,在“傻瓜農業”時代下的養殖,我們會將物聯網系統融入進來,實現生產量化模型與養殖管理系統、棚舍環控系統的打通,并配以人工智能算法,相當于為每一個棚舍配備了一個養殖專家,24小時不停地對養殖進行自動化監管。在這種監管下,系統除了自動投放飼料和水,自動清洗糞便之外,還能主動監測識別雞的進食量以及排便量等生理狀況,通過雞叫聲音的不同而判斷疫病,雞生病了還會有疫病專家在線看病開藥…… 不難看出,京東數據農貸實現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我國農村經濟的良好結合,實現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讓普惠金融落到實處。當然,這并不是農村金融的最終版本,烏鎮互聯網大會的結束,標志著新征程的開始,如何實現現代金融與農村經濟的深度融合,是金融科技奮斗的方向和發展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