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科技園地 >>產業技術 >> 籽粒直收省時省力又省錢
详细内容

籽粒直收省時省力又省錢

“陜單636”等籽粒機收玉米品種畝產均超1000公斤

  靳軍 本報記者肖力偉 胡明寶

  “如果收獲玉米也能像收小麥一樣,機器進地籽粒來,多好。”這是陜西農民多年來的愿望。近日,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榆林玉米試驗示范站傳來好消息,由該校教授薛吉全率領玉米科技團隊選育的“陜單636”等玉米機收品種,不僅做到了籽粒直收,而且畝產均超過1000公斤,這也預示著我國陜西地區的玉米生產進入一個新時代。

  該玉米試驗示范站位于榆林市榆陽區榆卜界村,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榆林市農科院聯合建立。今年,試驗站種植了4個適合機械化籽粒收獲的玉米品種,其中包括陜西省審定的首個機收品種“陜單636”。記者看到,和普通玉米品種相比,這些機收品種很特別:植株低而密集,主稈細而堅韌,穗子小而緊實,結穗位置保持一致。收割機開過后,在地里“吐”下被粉碎的秸稈,而“釋放”出來的玉米籽粒飽滿碩大、晶瑩剔透,摸著也很干爽。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和陜西省有關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觀看了玉米機收過程并進行了籽粒直收現場測產。結果顯示:“陜單636”“陜單650”“陜單620”畝產均超過了1000公斤,最高達到1035.72公斤;籽粒含水量最高為21.3%,最低為16.7%;破損率最高為2.77%,最低為1.75%。

  專家組認為,在今年玉米生長中期遭受高溫干旱、后期陰雨寡照的條件下,這些玉米品種表現出耐密抗倒、水分含量低、機收籽粒破損率較低等豐產宜機收的特性,為陜西樹立了畝產過噸的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樣板。

  長期以來,收獲玉米是體力活。近幾年,陜西雖然有了玉米收獲機,但大多也只是摘棒子。看著機器很快將玉米粒收回來,在現場幫工的榆卜界村村民白桂琴驚嘆不已。她家有6畝玉米,每年秋收都得忙半個月。她算了一筆賬,如果雇人來收,掰棒、脫粒、晾曬、秸稈處理等,一畝地一天需3個人,每個人100元,就得花300元。而眼前一畝地的機收,10分鐘不到,把那些活都干了,只需80元。“還是機械化好!又快、又省錢、又省力。”白桂琴希望自己家明年也種上這樣的好品種。

  誰來種玉米、誰來收玉米、玉米往哪里放,成為玉米生產的新課題。專家組副組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璞說,我國玉米生產正在由高產向高效轉變,由手工操作向機械作業轉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育的早熟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約我國玉米生產現代化發展的瓶頸。“此次的玉米機收試驗是陜西玉米生產的標志性轉折,未來十年的玉米收獲都將由此展開。”專家組組長、選育品種剛剛創下我國玉米高產新紀錄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研究員李少昆說。

  薛吉全介紹,在陜西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他們團隊在陜西3個生態區安排了10個百畝早熟耐密宜機收及配套技術示范田,“陜單650”“陜單620”和“陜單638”等機收玉米品種還參加了國家黃淮海機收組和陜西省春夏玉米區域試驗。他表示,團隊今后將立足陜西,面向西北,通過品種、栽培技術和推廣模式創新,以機械直接收獲玉米籽粒推進玉米生產方式的變革,使品種良種化,種植規范化,作業輕簡化,效益最大化,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