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三農”強富美的長治答卷
详细内容

“三農”強富美的長治答卷

  山西長治,地處太行山巔,壁立千仞中水天一色,有“與天為黨”之說,史稱“上黨”。

  山西長治,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里有羿射九日、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有神農嘗百草、得五谷、教民稼穡的典籍記載。

  山西長治,上黨戰役之后成為我黨解放的第一座地級城市;肇始于平順西溝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引領新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經濟的改造。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長治先后榮獲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等榮譽稱號,還是全國首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市和現代農業示范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必須強、農村必須美、農民必須富的“三農”思想,長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綠色有機將農業做強、“五道五治”讓農村變美、“一村一品一主體”支撐農民致富,打響了上黨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戰役。

  “五道五治”美麗鄉村的長治路徑

  今年,在外地工作多年的劉留柱老人回到老家長治市襄垣縣下良鎮強計村,看到干凈整潔的老街道、籬笆墻,撫摸著村口的老石磨,感慨萬分:“到家了!這就是夢里的故鄉,這就是難忘的老家!”

  劉留柱老人的獲得感源于長治市委市政府推動的“五道五治”工作。2016年12月1日,長治市按照“治好、治美、治順、治徹底”的要求,在全市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五級道路沿線開展了治違、治亂、治污、治路、治理的“五道五治”整治行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長治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二,城市環境和城市形象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城鎮、鄉村仍面臨著嚴重的“環境病”,臨街違建嚴重,墻體亂涂亂畫,垃圾亂堆,雜物亂放,嚴重影響著長治市的整體形象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

  由此,圍繞打造“美麗中國”老區樣本的目標,以“五道五治”為抓手,長治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行動領導組,率先在全省扛起了重塑山西美好形象、建設“美麗山西”的長治擔當。

  從高位推動、高力度落實、高要求行動到全民參與、高起點規劃建設,長治市的“五道五治”工作不僅是一個突擊治理的過程,更是一個積累治理經驗、探索長效機制、創建特色美麗鄉村的過程。

  “就在幾個月前,這兒還是垃圾遍地、惡臭撲鼻。”襄垣縣古韓鎮西垴頭村正在跳舞的村民楊志霞調侃,“你看現在多美!就連在太原上大學的女兒放假回來,都不認得咱村了。”

  328個行政村,村村皆有“風景”。立足既有條件,摒棄“千村一面”,襄垣縣“依山建山莊、傍水建水鄉、路路有特色、村村可觀光”,實現“一村一品、一路一韻”。

  長治五道五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在全省得到了推廣。今年6月1日,山西省在長治市召開了全省農村環境集中整治現場推進會,開啟了全省3個月鄉村人居環境大整治行動。會上,省長樓陽生說,長治的美麗鄉村,趕得上江浙鄉村的發展水平了。

  當下,長治市正在積極規劃發展全域旅游,假以時日,長治的美麗鄉村將成為農民增收的美麗經濟。

  綠色有機現代農業的長治探索

  屯留縣漁澤鎮崗上村的常連有是一個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往年他主要以玉米種植的機械化服務為主。今年,老常投資40萬元購買了兩臺谷子收割機和一臺谷草打捆機,給村里一個1500畝的富硒谷子綠色高產創建種植基地服務。

  “已經試驗成功了。伏天時,隔一天1000元的收入。”長子縣是中國青椒之鄉,30年來,土專家李生貴創造的生貴式大棚,低成本解決了綠色蔬菜種植的春提早秋延后問題,成為北方蔬菜種植的裝備集成技術模塊加以推廣,率先攻克了青椒、西葫蘆的病毒病。如今,70歲的李生貴仍然在兒子李強的基地研究高溫環境下青椒授粉課題,增加本地蔬菜高溫時段的供給能力,實現青椒增值。

  老常的轉型和老李的升級是長治市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的一個小縮影。用李生貴的話說,他們還不是龍頭帶動,而是“龍身推動”。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都在抓,特色農業全省都在干,長治怎么搞?長治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農村工作會上提出了長治要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的理念。

  由此,長治市圍繞綠色有機谷子、高粱、蔬菜、中藥材、食用菌、干鮮果、畜禽養殖等重點特色產業,提出了打造全國綠色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市的目標。

  沁縣晉汾高粱開發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種植戶”的發展模式,在13個鄉鎮237個村種植釀酒專用高粱,和種植戶簽訂種植協議書共簽訂3.4萬畝,公司大力推行綠色高粱種植生產技術,在沁縣冊村鎮、郭村鎮、故縣鎮、段柳鄉四個區域內種植的兩萬畝高粱已被認定為綠色食品。種植釀造汾酒專用綠色高粱成為沁縣農民調產增收的首選項目。

  今年,長治實施了有機封閉示范區創建,劃定一定區域,圍繞區域特色產業,按照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推動農業生態系統封閉運行和良性循環。

  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說,長治創造出的經驗為全省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樹立了標桿。明年,山西省將推廣這一做法,擇優創建30個1000畝以上有機旱作封閉示范片,力爭到2020年建成100個。

  特色產業脫貧致富的長治實踐

  前些年,平順縣東寺頭鄉秦光村貧困戶萬松吉,種著10多畝玉米,產量和收入都不高。“振東集團免費發放柴胡種苗,我種了13畝,每畝能收250斤左右干柴胡。每畝地純收入2500元,比起種玉米畝均增收2000元。”在企業的帶動下,萬松吉靠著中藥材種植實現了脫貧。

  近年來,平順縣提出建設“全國一流中藥材基地特色縣”,大力開發中藥材產業,推進中藥材產業全鏈條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太行山區產業扶貧新路徑。

  到2016年底,全縣種植和野生撫育中藥材面積達到50.34萬畝,中藥材重點鄉鎮發展到7個、種植村202個、種植戶2萬戶,其中貧困戶4000余戶、貧困人口1.2萬余人,中藥材總收入達到2.16億元,農民人均藥材收入1600余元。在產業的帶動下,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5.35萬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2.8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0%下降到21%,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平順農民群眾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

  武鄉縣依托大山、多維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核桃、梅杏、油用牡丹等產業,2017年75個脫貧村和2018年76個貧困村全部確立了“一村一品一主體”產業規劃,確立了以核桃、梅杏、中藥材等為主的76個種植村和以生豬、肉雞、肉羊等為主的42個養殖村,實現了村有產業、有帶動企業、有合作社,貧困戶有項目、有勞動能力的有技能。

  平順縣、武鄉縣統籌產業振興和產業扶貧,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破解了產業不帶農,扶農不扶貧的問題,成為長治市特色產業支撐農民增收和貧困戶脫貧實踐的精彩縮影。

  近年來,長治市以發展產業抓布局、引領帶動抓龍頭、創新機制抓合作社、提升技能抓培訓、精準到戶抓項目為手段構建“一村一品一主體”產業格局,以“五大引領”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進行了產業支撐農民必須富的長治實踐。

  今年初春,全國產業扶貧山西長治現場觀摩會在長治召開,推廣了長治市產業扶貧的做法。由此,該市交出了農業如何強、農村如何美、農民如何富的長治答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