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道德模范黃大發:再為村里多做點事新華社貴陽11月26日電題:全國道德模范黃大發:再為村里多做點事 新華社記者汪軍 從人民大會堂領取全國道德模范獎章和證書回來,82歲的老支書黃大發的第一項工作,是給所在鄉全體黨員干部講一堂課。 “主要是結合我入黨50多年來的經歷,給大家講講黨員應該怎么做事。”黃大發說。 黃大發,是貴州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1959年入黨以來,他一直以自己的言行,影響身邊的黨員干部。 1958年,黃大發當選草王壩大隊大隊長。當地缺水干旱,極為貧困。他承諾“一定要想方設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黃大發踐行諾言,帶領群眾絕壁鑿渠,堅持幾十年,以愚公移山之志建成一條跨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解決了當地的缺水問題,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活條件。 不忘初心,牢記誓言,甘于奉獻,這位有著近6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被授予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榜樣、模范的力量是無窮的。村里58歲的黨員唐恩良對記者說:“黃老支書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只有黨員團結起來,村民才能團結起來。” 大家難忘當年創業的點點滴滴。由于資金、技術等原因,當時只打通了116米長的隧道,水渠被廢棄。但黃大發并沒有放棄,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執念:我是村支書,有責任修通水渠,解決村里人畜飲水問題,改變貧困現狀。1989年,黃大發向組織申請到楓香水利站跟班學習水利知識和開鑿技術。 經過多方奔走和申請,1992年底,修渠工程終于立項。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著大雪開工。黃大發既當指揮長又當技術員,年近六旬的他沖在最前面。在修擦耳巖段時,一處倒懸的崖壁成了難題,黃大發把麻繩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懸崖測量。 修渠期間,黃大發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因病去世,他承受著悲痛,堅守在修渠一線。1994年,水渠的主渠貫通,河水第一次滿滿當當地流進草王壩村。群眾以黃大發的名字給這條渠命名為“大發渠”。 水渠修好后,黃大發又帶頭搞起養殖業、種植業,帶領群眾進行“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變成了良田。 昔日的草王壩村,后來和其它4個村一同合并成團結村。團結村黨支部書記王發貴對記者說,黃大發老支書踐行了一名黨員的諾言,為我們年輕的黨員干部做了表率。 “我作為團結村黨支部第一責任人,一直把黃老支書當標桿,團結好全村127名黨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群眾做好榜樣,帶領全村5430人奔小康。”王發貴說。 如今的團結村,黔北民居亮麗氣派,房前屋后環山繞水;柏油馬路、水泥路山間盤繞,道路兩旁郁郁蔥蔥。 “以前村里缺水,村民吃包谷飯都困難;現在,吃大米飯早就不是問題了。”黃大發介紹,這幾年,村里發展了柚子、核桃、辣椒等幾個大產業,還搞起了稻田養魚、養豬養牛等產業。 談及未來,已經82歲的黃大發說,還得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要不忘初心,要有黨員該有的樣子,再為村里多做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