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地方資訊 >> 彰武“旱災之年”農業機械化的新思考:創新農業經營方式 開展農業“托管”
详细内容

彰武“旱災之年”農業機械化的新思考:創新農業經營方式 開展農業“托管”

   今年入春以來,彰武縣受降水持續偏少、大風沙塵天氣偏多以及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影響,出現了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春夏連旱,面對嚴峻的防旱抗旱形勢,全縣人民引起了廣泛熱議。在如此嚴峻形勢下,縣政府當即協調相關部門,搭建有利平臺,提供有利條件,向農民及農業合作社推廣通過機械化實現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深松整地技術;指導農民要不斷調整種植結構,增大農業設施投入;開展農業“托管”的現代農業服務,積極幫助農民開展防旱抗旱工作,實現了旱災之年不減收良好局面。

  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深松整地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農耕措施,具有保護農田、減少揚塵、蓄水保墑、抗旱節水、培肥地力等作用。深松整地技術疏松土層而不翻轉土層,利于保墑,減少風蝕,減少水土流失,能夠有效地保護土壤。

  保護性耕作技術、深松整地技術可通過機械、技術優勢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率先實施,成為引領技術的先鋒軍,在全縣67.3萬畝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項目、40.1萬畝保護性耕作作業補助項目中成為作業的主導力量,在今年旱情嚴重的情況下有效發揮了抗旱節水的作用。

  沃野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如是說:“馮家鎮小沙力土村沃野農機合作社針對旱災的嚴重情況,帶領全村農民實行玉米免耕播種,并大力宣傳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深松技術在大旱之年的好處,今年實行免耕播種的玉米,苗全、苗齊、苗壯。有些農戶由于趕播種時間用普通播種機播種,玉米苗沒出好進行了重播,重播的均是由合作社免耕播種機播種的,二次播種后苗都很齊。在今年旱情嚴重的情況下,實行免耕播種出苗后未澆灌。現在是秋收季節,經過測產,免耕播種的地塊畝產達到1600斤。”

  在旱情最為嚴重的6月中旬,縣農機局組織技術人員到東六家子鎮黑土地農機專業合作社、興隆山鎮振權農機專業合作社、馮家鎮沃野農機專業合作社作業的地塊實地查看、調研監測,發現今年旱情嚴重的情況下,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種模式比較優勢顯著,具有播種質量好、出苗率高且整齊均勻,保墑效果好、抗旱效果明顯等特性。另外保護性耕作技術與傳統耕作方式相比,增產明顯,減少了耕作次數發生的費用,一增一減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不斷調整種植結構,增大農業設施投入是農民致富的必經之路

  豐田鄉達安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我們合作社在政府聘請專家的指導下,調整種植結構,改單一種植為多種經營,2017年種植高粱2000畝,托管2000畝;種植小麥200畝,托管1000畝。由于引進先進的免耕播種機,保證了在大旱之年有一個較好的出苗率,這一點在托管的其他品種上也體現的很明顯,由于選擇的高抗性高粱品種,在全年未進行灌溉的情況下,單產1800斤,均產1200斤,可是同等地塊玉米的兩倍收益。”

  調整種植結構,改單一種植為多種經營,選擇種植作物時可選擇高抗性作物,例如高粱、藥材等。

  增大農業設施投入,例如拖拉機、水泵、柴油機等各種農機具,能大幅提高產量密度,提高土地使用利用率,又能解放勞力;旱災年可修建貯水池、池塘,加上農機具齊作業,又可抗旱保墑。

  轉變經營理念,將土地規模經營與產業結構調整同步實施,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實行產、供、銷一體化。

  開展農業“托管”服務,讓農民省心又增收

  合作社將農戶分散經營的土地“托管”后,取代了原來單戶種植的經營方式,統一訂購機械,進行統一作業、統一調度、統一質量、統一收費標準,這樣就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收益,有利于解決誰來種地的難題,創新了農業經營方式;利用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植保機械等農機具,推廣保護性耕作、深松等新技術,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在開展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的基礎上,為農戶提供農資統購、培訓咨詢、銷售對接等服務,保證了農資質量,拓展了銷售渠道;合作社運行采用的是全程托管方式,入社農戶把承包地委托合作社全權管理,向合作社交納服務費和購買農資費用,而合作社向農戶保證交納產量,解決了外出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促進了農民增收,老百姓實現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雙豐收”。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