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的皮膚顏色代表不了飼料的好壞。
有的養豬戶認為,豬的皮膚發紅,飼料就好。豬的皮膚顏色和毛管的亮度,是由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含量多少來決定的。主要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有些飼料廠家在飼料中增加硒、銅的含量,使豬的皮膚發紅,但豬肉中殘留大量的硒和銅元素,我們知道硒和銅元素都是有毒物質,人們食用高硒、高銅的豬肉,對人體是有嚴重危害的。
二、魚腥味濃不等于飼料中魚粉加的多。
有些養豬戶往往以飼料中魚腥味大小來評定飼料中魚粉含量多少和濃縮料質量好壞,這樣的看法是不對的。當前市場有種叫魚腥香的添加劑,加到飼料中就顯得魚腥味很濃,提醒養豬戶要認識到這一點。
三、糞便顏色并不能代表飼料質量好壞。
評定飼料質量好壞,要看飼料轉化率的高低,糞便顏色正常情況下是由采食飼料所組成的成分和豬的消化吸收能力所決定的。有些養豬戶認為排黑糞的飼料就好,排黃糞的飼料不好。有些飼料廠家為了迎合養豬戶的心里,在飼料中添加了對豬生長發育沒有什么作用的物質,如腐植酸和160毫克/千克以上的銅,提高了飼料成本,增加了養豬戶的負擔,而沒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
四、豬吃了就睡的飼料不一定是好飼料。
豬有一定的生活習性,那就是吃料、活動、休息、睡覺,特別是40千克以下的小豬每天中午前后要有一定的玩耍、喜斗。吃了就睡是因為在飼料中添加了一種鎮靜劑(安眠藥),豬吃后破壞正常生理功能,麻醉而睡覺。而鎮靜劑對機體會起到降血壓、降體溫、降心跳次數的三降作用,影響正常代謝作用,并且該類藥物在體內有殘留,對人體有害。為此國家對飼料行業早有規定不準添加。
五、豬咬尾不一定飼料中營養不全。
豬如果長期得不到必需的營養物質,會出現異食癖。如食鹽、蛋白質,或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是一般正規生產飼料的廠家,這些物質都不會嚴重不足,不會出現異食的現象。咬尾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很多養豬專家說法不一。如豬群的密度問題,豬舍環境條件問題,光照強度問題和缺乏某些營養問題等等。但現場觀察,咬尾豬多在10-40千克體重之間。20千克左右體重的豬咬尾尤為嚴重,哺乳期仔豬或超過40千克體重以上的豬極少發生。
建議有條件的豬場在選擇飼料時做飼料對比試驗,篩選出適合本場的飼料,畢竟飼料成本在整個養豬成本中占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