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三大“關鍵詞”讀懂良種攻關
详细内容

三大“關鍵詞”讀懂良種攻關

  編者按:

  前不久,農業部召開了2017年四大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現場會,總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麥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開展以來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并圍繞發展綠色種業、創新科研機制、擴大攻關作物范圍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本期我們通過梳理良種攻關的三個關鍵詞——企業、綠色、共享,從不同角度審視良種攻關的成績和意義,同時聽聽特色作物種子企業對未來的聯合攻關有哪些期盼。

  在良種攻關現場會田間展示區,到會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對玉米籽粒成分自動檢測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據了解,該機器可以在籽粒機收后的第一時間對籽粒的含水量、容重等成分進行自動檢測,方便科研人員更快速地了解品種表現。

  本報記者 莫志超 文/圖

  “科研”與“生產”始終是品種選育需要考慮的兩個方向。從科研端來看,品種的更新換代蘊含著育種家的智慧,體現了最為尖端的育種技術;而從生產角度來衡量,品種又需要通過不斷地升級來適應實際需求的變化。

  過去,科研單位悶頭搞育種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難以得到解決,種子企業只負責推廣卻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困擾種業人多年的科研、生產“兩張皮”難題。

  近年來,隨著企業科研實力不斷增強,來自生產推廣端的想法越來越多地被注入到育種過程當中。2014年,國家良種科研聯合攻關正式開展,從最開始的玉米、大豆試點,逐步擴展到水稻、小麥,而從品種創新到技術延伸再到體制機制改革,良種攻關的每一個過程都體現著聯合。

  關鍵詞1——企業

  企業成主體,市場需求定方向

  良種攻關開展后,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育種人員的組成構架。在過去,科研單位與企業的育種工作相互分離,資源沒少投,效果卻不明顯。而良種攻關則不同,試點開展后,在農業部的推動下,政府的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發揮,管理部門成為了“聯絡員”,通過加強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改進攻關組織方式,讓企業與科研單位共同實施、共同發力。

  據了解,四大作物公關組、理論創新組分別組建了由7位院士領銜的攻關委員會和攻關聯合體,聚集了103家科研單位、企業,180多位不同背景的權威專家。

  “我們構建了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攻關專家委員會為指導、攻關協作單位為依托的組織體系,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十分明顯。”玉米攻關秘書長、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王天宇介紹。

  企業的加入帶來的明顯變化就是育種方向更加向生產與市場傾斜。隆平高科作為雜交水稻品種選育領域的領先企業,在聯合攻關中承擔了重要工作,其最新通過國家審定的“隆兩優”“晶兩優”系列上一年度的總銷量更是超過1400萬公斤。品種在市場上的成功源自隆平高科“育種方向決策委員會”的建立。“在這個機構中,研發人員僅占1/3,更多的是直接面向市場的生產、銷售人員。”隆平高科常務副總裁彭光劍介紹。

  不僅僅是水稻,聯合攻關開展以來,始終強調問題導向,將水稻抗稻瘟病、小麥抗赤霉病、玉米籽粒機收、大豆高蛋白確定為四大作物攻關的核心目標,而這些目標的確立恰恰來自市場的反饋。

  品種想要真正應用于生產,就必須高抗、優質、廣適、適宜機械化,“讓市場說了算”,以隆平高科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逐步將市場思路帶入到聯合攻關當中。而市場對優質品種的龐大需求量,則進一步促進了攻關組的科研積極性。

  聯合攻關開展三年多來,在種業基礎理論與育種技術方面相繼取得新突破。通過理論創新,聯合公關組進一步熟化了種質遺傳多樣性分析、重要性狀分子標記選擇、單倍體和誘變育種等技術,并推動基因組編輯育種技術創新。

  關鍵詞2——綠色

  種質打基礎,綠色性狀是重點

  近年來,綠色理念不斷被提上重要位置,而綠色發展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種業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在綠色農業的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導作用。農業生產能不能按照綠色的方式進行,第一步就是要看品種是否符合綠色的要求。在聯合攻關開展的過程中,通過提升品種的抗旱、抗病性狀來促進農業生產中的節水、節藥已成為重點內容。

  今年6月份,內蒙古自治區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其中將田間自然發病率、生產試驗成熟時的倒伏數量、收獲時的籽粒含水量等綠色指標明確為評價內容。“通過在審定中明確綠色指標,可以引導攻關單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品種的綠色性狀上,避免一味地追求高產。”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副廳長賈躍峰表示。

  農業部提出了綠色種業的具體目標,到“十三五”末期,針對不同作物,創制一批具備節水、節肥、抗病蟲、耐鹽堿等綠色育種材料;選育一批節水5%、節肥10%、節藥15%以上,優質率提高10%以上的綠色優質新品種。

  綠色種業的建設離不開綠色種質資源的發掘,這也是聯合攻關的重要成效之一。據統計,聯合攻關開展以來,在全國共鑒定了種質資源1.2萬余份,篩選出具備抗病蟲、抗逆、養分高效利用的綠色優異玉米、大豆種質資源800余份,培育出抗赤霉病小麥育種材料和新型玉米自交系180余份,有效拓寬了綠色種業基礎。

  綠色的攻關成效還體現在了區試品種上,據統計,今年四大作物新增試驗品種7000個,進入區域試驗、DUS測試品種800多個。其中,選拔出節水抗旱、抗赤霉病小麥品種25個,抗倒伏、耐密植機收籽粒玉米品種8個,優質高產大豆品種12個。目前,第三次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正在各地相繼深入實施。

  而接下來,針對綠色品種的推廣示范將成為重點。“我們將分別面向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三大生態區推廣適應性各不相同的綠色新品種,爭取將綠色品種做到全覆蓋。”小麥攻關秘書長、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肖世和表示。

  關鍵詞3——共享

  資源同分享,科企都“撿到了寶”

  “良種攻關改進了育種組織形式、促進了綠色品種的選育,但真正讓良種攻關倍受歡迎并逐漸發展壯大的是其背后體現出的機制創新。”大豆攻關首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認為。蓋鈞鎰提到的機制創新,就是通過建立在攻關組企業與科研院校之間的一系列資源共享機制,來進一步激發育種創新活力。

  在過去面臨科研、生產“兩張皮”的時代,科研院所急需的是更能夠體現育種價值的資金回報,而企業則更希望能夠分享到掌握在科研院所手中的人才和設備資源。

  在良種攻關組里,企業與科研院所無縫銜接,科技力量歸集體使用,科研成果由整個攻關組共同享有,融合協調的色彩更加濃重。

  例如,在企業較為看重的育種資源方面,水稻攻關成員單位共同簽訂了育種材料與技術、信息與人才共享協議,科研人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是走進了企業的實驗室,穿上了實驗服。在科研院所更重視的成果轉化收益方面,玉米攻關成員單位細化了科研成果有條件共享、收益按比例分享等相關規定,科研人員也可以通過集體的智慧獲取相應的物質回報,充分調動了科研單位和人員與企業合作的積極性。

  從去年開始,四川省每年投入4800萬元,支持10家種子企業牽頭良種攻關項目,并鼓勵30余家企業參與協同攻關。“通過權益分配改革,科研院所將成果轉化收益的70%-90%用于獎勵科研成果完成人、支撐團隊及相關人員。目前,全省到企業兼職的種業科研人員有大約200名,并有10余名科技人員單獨創辦了種子企業,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四川省農業廳總經濟師肖小余介紹。

  不過目前,對于科研成果的評價和轉化更多地是由參與改革試點的單位單獨進行,雖然進行了有益嘗試,但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

  根據農業部要求,下一步,將會加強國家或行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成果價值評估與成本核算機制,做到對產品型科技成果和知識型科技成果的轉化更加市場化、價格更加合理化。“我們要完善國家種業交易平臺建設,讓成果和服務能夠更加合理、更迅速地實現轉化、共享。”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表示。

  “作為經濟作物育種單位,我們也希望能夠與主要作物來‘共享’良種攻關這一機制創新。”寧夏農科院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龍向記者坦言。

  實際上,在四大作物的基礎上,農業部也在計劃將良種攻關擴展到特色作物領域。前段時間,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和科教司組織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專家,對棉油糖、果菜茶等10大類近50種特色作物產業發展、科研育種以及種子企業情況開展了一次全面摸底。接下來,農業部將協調有優勢、有條件、有積極性的省級農業主管部門牽頭,在各地組建特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組,借鑒四大作物的成功經驗,將共享效益延伸到更廣泛的種業領域。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