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地方資訊 >> 黨旗映照峽江脫貧路——重慶市萬州區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紀實
详细内容

黨旗映照峽江脫貧路——重慶市萬州區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紀實

  “今年李子收成好,市場行情也好,一級果能賣到每斤20元錢,好多客商搶著要!”回想起今年夏天中晚熟青脆李上市時的情景,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石碾村廣洞巖李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廖方平笑得合不攏嘴,“剛摘下的李子,還沒等進氣調庫,就被上門裝車的經銷商們一股腦兒全拉走了。”

  石碾村黨委書記舒全輝喜滋滋地告訴記者,支部建在合作社,黨員帶頭示范,農戶家家種李子,人均年收入超過兩萬元,一躍為全鎮之冠,村里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李子產業就地務工,收入有了保障,生活變了模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統帥號令如軍令,硬仗再硬須打贏。萬州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鎮的脫貧攻堅,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萬州緊緊扭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聲勢宏大的脫貧攻堅戰役在高峽平湖捷報頻傳。

  石碾村的變化正是萬州區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從嚴從實要求,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的一個縮影,也是該區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強大引擎,真正使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轉變為農業農村發展優勢,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現實觀照。

  日前,記者深入萬州部分鎮鄉街道和村社,實地感受到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堅實步伐,目睹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帶領干部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敢擔當、勇創新、善作為的風采。

  筑好戰斗堡壘,聚合攻堅強大動力

  “我們一定會沉下身子,同群眾一起干事創業,與貧困群眾一道共謀致富之道、共尋脫貧之方。”9月11日,萬州區龍駒鎮召開貧困村第一書記座談會,重慶市國稅局派駐老雄村第一書記程鵬作出鄭重承諾。

  落實項目清單、完善責任臺賬、制定村級規劃、出臺行動方案……以此為契機,駐村第一書記隨即開展比作風、比效能、比擔當活動。

  人到崗、心到位、在狀態。

  龍駒鎮是重慶市確定的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也是萬州貧困村和貧困人口最多的鄉鎮,貧困戶2200余戶。在區委組織部幫扶團幫扶下,鎮黨委將脫貧攻堅作為“組織生活+”重要內容,將鎮級黨委打造為脫貧攻堅“戰斗部”、村級黨組織打造為“加強連”,抓實主要領導聯片負總責、分管領導聯村“一崗三責”、幫扶干部和村干部包戶“一崗雙責”責任體系,脫貧攻堅開足馬力向前推進。

  地處三峽庫區腹地的萬州區,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區縣,鎮鄉街道多、人口基數大,貧困村占全區行政村近四成。“峽中天下最窮處,萬州蕭條誰肯顧”,是萬州貧困歷史的真實寫照。

  獨特的地理和移民特性,讓萬州脫貧攻堅工作備受矚目。“如期實現整體脫貧,與全國人民同步奔小康,既是萬州區委、區政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是176萬庫區人民特別是貧困群眾的殷殷期盼。”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杜和平說。對于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而言,他表示,這是硬仗中的硬仗,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脫貧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幫扶隊伍特別是駐村“第一書記”要比作風、比效能、比擔當,以優良作風、務實工作帶動貧困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

  萬州區有168個貧困村、10.85萬名貧困群眾,脫貧責任之大可見一斑。2015年7月,全區吹響脫貧攻堅決戰號角,第一時間成立以區委書記任組長、區級領導全員參加、所有區級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優勢,牢牢抓住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這個關鍵,精心排兵布陣,精準調兵遣將,向脫貧攻堅“硬骨頭”宣戰。

  建個好支部,勝過幫錢物。基層黨組織特別是鎮村兩級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脫貧攻堅過程中,萬州各鎮鄉街道堅持支部領航、黨員領先、干部領跑,工作開展到哪里,黨組織、黨員和干部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石碾村李子協會黨支部書記林先杰感慨地說:“產業上建支部,黨建和產業發展兩不誤,既提高了黨員的先鋒意識,也讓更多農戶脫貧增收有了主心骨。”

  貧困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是脫貧攻堅的“攔路虎”,萬州區委組織部號準脈、施準藥,將貧困村全部納入后進黨組織進行重點整頓建設,實行掛單整改,貧困不摘帽、后進不銷號。

  筑堡壘動真碰硬,勢在必得。通過派準“領頭羊”、引回“生力軍”、撤換“太平官”和訓優“操盤手”,萬州區向168個貧困村全覆蓋選派大學生村官,選派168名處級干部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引回57名外出本土人才進入村級黨組織班子,調整充實黨組織書記42名、村班子成員250多名,每年對村班子成員、駐村扶貧干部、大學生村官等進行全覆蓋式集中輪訓,不斷提高脫貧攻堅的責任意識和能力素質。同時,每年對貧困村黨建扶貧工作經費予以保障,確保黨組織有錢辦事。

  無職黨員是黨組織的重要資源,如何發揮他們的作用?萬州貧困村黨組織創新開展無職黨員輪值參事機制,設定黨員輪值崗,讓他們參與脫貧攻堅相關事務,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群眾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了事。

  龍駒鎮宏福村67歲老黨員徐文生人閑心不閑,主動向村委提出,愿意承擔花椒產業相關工作。在他帶領下,許多村民自發參與花椒產業后期管護,黨群關系十分融洽。

  為打造發展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萬州統籌資金近億元,對168個貧困村便民服務中心進行改擴建和升級改造,實現100%規范達標,推進農村電商、金融服務、便民超市“三進村”,讓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能存取款、購買農資、出售農產品,為群眾脫貧增收提供最大便利。

  干部貼心用情幫扶,脫貧攻堅擲地有聲。區環保局干部蔡名川任熊家鎮石公村第一書記,后因工作原因需要調離時,村民用265個鮮紅手印向黨委政府寫信挽留。

  區紀委駐區教委紀檢組原組長、?渡鎮重巖村第一書記羅良杰,身患重病仍牽掛自己聯系的貧困村,直至生命最后時刻。追悼會那天,重巖村60多歲的村民杜文發趕來送這位扶貧干部最后一程。他對著遺像一邊鞠躬一邊流淚:“羅書記,我看你來了……”

  脫貧攻堅是惠及民生的德政工程,也是聚合力量廣泛參與的系統工程。萬州不斷加大外力牽引,豐富拓展多元化、多渠道幫扶方式,增強貧困群眾自我脫貧的積極性、主動性。

  因鎮制策、因村施策,萬州組建起由區級部門單位和駐萬企事業機構組成的42個幫扶團,實現一個鎮鄉一個牽頭單位、一個貧困村一個責任單位。派駐168個駐村工作隊、1070名工作隊員,抽調1.5萬余名聯戶幫扶責任人,全面推行下村簽到、在崗抽查,確保駐村干部每月20天以上吃、住、工作在村,把脫貧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幫困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精準扶貧落實到人。

  從筑堡壘強黨建發力,萬州脫貧攻堅精準靶向,“內外”兼修,完善政策機制,健全“真金白銀”保障體系,建立覆蓋農業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救助、危房改造等立體式扶貧支撐,整合各類幫扶資金25.36億元,推動貧困村群眾奮力脫貧。2016年,萬州168個貧困村、10萬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貧困發生率降至0.33%。

  龍駒鎮宏福村貧困戶李壽文2014年因病致貧,在扶貧干部結對幫扶下,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魚塘,種上了兩畝蓮藕、兩畝沃柑,去年順利脫貧。李壽文說:“扶貧干部和我非親非故,這么巴心巴腸地幫我們,自己不努力脫貧都不好意思呵。”

  黨建融于產業,激發脫貧內生動能

  入秋的甘寧鎮四月紅玫瑰香橙園內,橙林漸染,豐收在望。

  劉家靜是成都智慧農夫公司派駐的技術人員,專門負責果園技術管理,她告訴記者,506畝標準橙園采用從以色列引進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土地租金按每畝每年800斤稻谷折價,農民可在園區務工,算下來一年總共返還農戶100萬元左右。

  像四月紅這樣的玫瑰香橙園,萬州已建成標準園28個,標準化、規模化種植面積5萬畝,成為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載體。玫瑰香橙不僅躋身為萬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推品種,也已成為萬州農業的支柱產業、移民生活的重要來源、三峽庫區的生態屏障,承載著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希望。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是拔除窮根的長遠之計。萬州將農業產業扶貧作為基層黨組織因地制宜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提出穩定發展糧油、畜禽、蔬菜三大保供產業,壯大柑橘、特色水產、茶葉三大主導產業,鞏固名優水果、中藥材、林木花卉、煙葉等四大特色產業,在每個貧困村培育1-2個主導產業,激發貧困村干部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同鑫現代農業園創始人盧長坤從10年前在重慶九龍建設第一個現代農業園開始,就將農業產業扶貧當作一種社會責任。同鑫農業甘寧園采用“公司+大戶+農戶”模式,以農技示范、技術培訓、品種推廣等形式服務農民合作社及專業大戶,帶動上萬農民就業增收,人均年收入1.5萬-2萬元。

  盧長坤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轉業軍人,1994年他就擔任當地私營企業聯合黨支部書記,總想找機會回報農村。如今愿望正在逐步實現,但他覺得還遠遠不夠。如何通過產業扶貧壯大村集體經濟、如何讓人才進入農業實體等,都是他經常思考的問題。“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直接有效方式,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每一名黨員都應擔起責任,支部書記更應一馬當先。”他說。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相傳楊貴妃對萬州區武陵鎮荔枝情有獨鐘,曾五到武陵。“妃子笑”描述的并非遠不可及的嶺南,而是走長江水路運來的武陵荔枝。現如今,以貴妃文化打造的下中村1500畝大唐荔園已經成形,桂圓、荔枝作為第一產業初具規模。63歲回鄉創業的楊元太告訴記者,包括十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村民在園區務工,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一年200萬元左右。

  下中村建卡貧困戶許秀珍一家4口人,兄弟有精神殘疾,老母親需要贍養,過去全靠丈夫打工養家糊口。現在她既能就近在園區務工,又能在家照顧老人病人,夫妻務工收入加上土地租金,日子過得比以前活泛了不少,一舉甩掉了“貧困帽”。

  黨建促產業,產業強黨建,產業與黨建共生共融、相得益彰成為脫貧攻堅中的亮點。

  “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特”,萬州針對產業布局,以產業基地、合作組織、專業協會等為支撐,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促產業發展形成龍頭、擴大基地形成規模、資源整合形成聚集、打造市場形成品牌中的核心作用,目前已成立12個貧困村特色產業黨支部。為協調解決產業跨區域發展難題,萬州打破行政區劃和傳統黨組織設置方式,在悅君山、七曜山等貧困村集中連片地區成立6個跨鄉鎮的扶貧大黨委,推進貧困地區農業產業規模化、一體化。

  武陵鎮將產業發展納入村居年度考核內容,在產業鏈上組建黨組織,協調組織土地流轉、技能培訓、引導發展社員等。在黨建引領下,蜜柚、特色花卉、血橙等特色產業風生水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建成農業園區33個,流轉土地1.8萬畝,取得了基層黨建不斷加強、產業發展不斷壯大、農民脫貧增收的三贏效果。

  立機制破瓶頸,確保脫貧成果鞏固

  泥巴路變成了硬化路,后進村變成了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長嶺鎮安溪村的變化讓人刮目相看,不斷有人前來考察取經。

  安溪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區,是長嶺3個貧困村中基礎條件最差、村級經濟最脆弱的市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339人。“那時的村路爛透了,車進不來出不去。”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全回憶說,賣豬靠人抬下山,桃子熟了肩挑背馱往下運,賤賣都賣不出去。現在,通過幫扶團和黨員結對幫扶,水、電、路基礎設施改造完成,發展翠玉梨等水果種植2400余畝,全村實現了整體脫貧。

  脫貧攻堅關鍵在黨組織,要害在于解決黨員和干部的思想動力問題。安溪村正是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從機制上破解了貧困村生產力落后、生產關系僵化等制約,增強了自我“造血”功能。

  鎮黨委書記黃方國告訴記者,長嶺鎮創新三級支部手拉手、黨員進門、支書論劍、黨員故事、群眾評說等五大黨建載體,構建起全方位的黨員幫帶、交流、競技、展示和監督機制,把黨組織和黨員置于聚光燈下,把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問題擺出來、成效曬出來,推動脫貧攻堅責任和效果“落地”。

  穿行于太安鎮山水之間,濃郁的現代田園氣息,千層梯田、七彩花海、鳳凰茶山、風入松林……美麗的立體山水畫卷,令人心曠神怡。

  太安鎮圍繞鄉景、鄉趣、鄉味、鄉情的鄉村田園生活主題,努力探索一條特色鮮明、農旅融合、聯結農戶利益的全域全季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新路。

  如何才能從機制上做到群眾脫貧有效果、后續鞏固有保障?太安鎮黨委的做法是:鄉村旅游經營模式以“旅游景區+企業+農戶”方式進行利益捆綁和聯結,把屬于村集體的資源變成農民的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旅游景區流轉農戶的土地、林地等資源按入股保底分紅,每年增幅5%。同時,整合貧困戶扶貧項目入戶資金投入景區,讓貧困戶當股東,分紅細水長流。

  依托景區豐富的客流資源,許多貧困村黨支部主動作為,聯合具備一定條件的貧困戶組建土特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過去賣不出去的農產品成了香餑餑。許多有勞動能力的農戶特別是貧困家庭人口,就近在旅游公司和景區務工,收入穩定有保障。

  村級集體經濟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村級黨組織引領群眾脫貧的能力和意志。集體經濟強,則“造血”功能強,后續發展有力。萬州脫貧攻堅不僅重視困難群眾脫貧,同時還積極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讓村集體同步脫貧。

  2015年初,全區168個貧困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占九成以上,集體收入匱乏。在深入調研解剖基礎上,萬州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大力開展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探索土地流轉集約經營、合作興企壯大實力、招商引資服務創收等模式,健全農業產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群眾三方利益聯結共享機制,實現既富民又富村,讓貧困群眾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成果。目前96個貧困村有了集體收入,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脫貧攻堅是否精準、效果好不好,既要看群眾生產生活變化,也要看是否達到相應的脫貧考核指標。

  萬州從一開始就建立考核督導機制,以精準督查、精準驗收抓整改、促落實,把脫貧攻堅納入重點工作突出考核。將工作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評價班子運行情況的重要依據,選優配強鎮鄉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嚴格落實脫貧攻堅問責,對認識不清、心態不實、工作不力的班子和部門堅決予以調整。脫貧攻堅啟動以來,先后約談貧困村黨組織書記130多人次,樹立了能者上、庸者讓的鮮明導向。

  脫貧攻堅吹響了貧困村發展的集結號,喚醒了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昂揚斗志,貧困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斷擴展。

  長嶺鎮安溪村D級危房改造集中安置點,一幢幢二層小樓拔地而起,掩映在青山翠竹之間。“真沒想到,到老了我還能住進這么好的樓房。”6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昌瓊說,“村里新修了道路,建起了果園,政府忙前忙后幫錢幫物,這兩年多的變化比過去幾十年加起來都要大。”

  秀秀峽江,潮平岸闊。苦干實干的萬州庫區人民苦心天不負,終于迎來了鐫刻歷史豐碑的榮耀時刻:近日國務院扶貧辦宣布,萬州區順利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正式退出貧困縣。

  萬州貧困縣的“帽子”摘了,但后續工作力度不會減、干勁不會松,脫貧攻堅已進入成果鞏固提升階段。萬州區區長白文農表示,目前萬州正制定鞏固脫貧成果深化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意見,重點是健全完善基礎設施運行管護、產業發展后續管理、因病因殘因意外致貧家庭重點幫扶、“零轉移”家庭就業扶持、基層黨建引領助推等長效工作機制,持續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兜底扶貧,促進深度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確保全面完成攻堅任務,確保脫貧退出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再多的貧困也要脫貧,再大的貧困也要攻堅。困難大不過決心,困難多不過辦法。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限時打贏的戰斗,也是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必須限時作答的考卷。萬州各級黨組織、黨員和干部“守其初心、始終不變”,以飽滿的精氣神、昂揚的斗志擼起袖子加油干,譜寫了一曲黨群齊心謀脫貧的時代贊歌。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