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大豆產能不足 他們選擇“從玉米下手”11月初,在四川省仁壽縣珠嘉鄉萬畝糧園的金黃豆田,來自南京、湖南、福建及四川省內的專家,在連片的玉米田中,正忙著數豆莢、看根瘤、捏土壤。他們見證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測產驗收結果——高、中、低產田塊大豆平均畝產分別為170.9公斤、127.4公斤、112.6公斤,5000畝示范區大豆平均畝產137.2公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是四川“十三五”育種攻關項目“突破性糧油作物新品種提質增效關鍵栽培技術研究”中,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科研攻關的最新成果。而它瞄準的,正是我國“十三五”大豆領域急需的農業技術。 “你也許難以想象,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在所有農產品中,進口依存度最高的品種是大豆,它的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的80%以上。而且我國還是歷史悠久的大豆種植原產地國家!闭n題組成員、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小春說,由于近年飼料豆粕、食用豆油、食用大豆等需求持續旺盛,及國內生產能力不足等,“十三五”時期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高單產、品質和效益。 按照國家部署,在推行玉米和大豆輪作構建合理輪作體系的同時,能否通過科技手段找到大豆“一擴大、三提高”的新路徑,正是面向農業供給側的重要科研任務。 課題組在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楊文鈺的帶領下,按照“種養結合、合理輪作和綠色增效”于一體的目標,先后形成了“高產出、可持續、機械化、低風險”的玉米—大豆帶狀套作技術等技術優勢。 “玉米和大豆套作并非新鮮事物,團隊從2003年起就開始相關研究。但要將它用于大規模農業推廣,其中高產出、可持續、機械化、低風險的每一步都需要細致縝密的科研攻關。”王小春說。 以“高產出”為例,項目組研究出了“選品種、擴間距、縮株距”田間配置技術,實現光能利用率3%以上、土地當量比1.5以上,達到玉米單產與凈作相當,間套作大豆平均畝產100—150公斤。 特別針對高矮不一、參差不齊的作物復合種植后,難以大規模機械化的“國際瓶頸”,課題組通過擴大農機具寬行至1.8米至2米、縮減結構參數、全新設計了傳動機構等創新,實現了農機、農藝高度融合,不僅提高了播種、收獲機具的通過性與作業效率,還首次在復合種植領域實現了播種、田間管理與收割全程機械化。此外通過攻關,團隊還形成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大豆根瘤固氮減肥、秸稈覆蓋改良土壤等系列技術優勢。 因為貼近大豆種植一線需求,“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我國迅速落地開花。今年以來,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農業部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專項等支持下,與之相關的千畝示范片、百畝示范方建設已遍及我國各地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其中,四川仁壽、甘肅張掖、山東德州的千畝示范片,實現玉米平均畝產與當地凈作相當,新增大豆100公斤至150公斤;安徽阜陽、河南鄭州、河北藁城等地開展了100畝至500畝的百畝示范方建設,全程按照農業部行業標準實施,示范效果十分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