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看中原糧倉如何破解農業發展不平衡
详细内容

看中原糧倉如何破解農業發展不平衡

看中原糧倉如何破解農業發展不平衡

——河南省著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紀實

  本報記者 江娜 張培奇 李竟涵 范亞旭

  中原熟,天下足。“三秋”時節,千百年來周而復始的秋收秋種又在河南省1.22億畝耕地上漸次展開。機聲隆隆,大型現代農業機械穿梭忙碌;碩果累累,裝滿了農民的“錢袋子”“米袋子”“菜籃子”。不同的是,近年來掀起的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給河南悠久的農業史添加了亮麗動人的一筆,古老的中原大地正迎來一場歷史性變革。

  2017年,河南調減玉米200多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優質林果等特色作物遍地開花;農民收入同比增長8.5%,連續8年增速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2.33萬億元,占全省工業企業的1/3。

  每10碗中國糧,有1碗產自河南;每4個饅頭,有1個用的是河南面粉,“中原糧倉”在全國種植業版圖中貢獻突出,河南省的調結構探索對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寶貴的借鑒意義。

  近日,記者走進河南,試圖發現稻黃果香中的農業生產新舉措、新思路,探尋當地干部群眾積極探索出的結構調整新經驗,感受萬頃平疇上萌生的現代農業經濟體系。

  人口多,耕地少,糧食生產大省如何優化農業結構?

  ——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條主線,堅守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兩條底線,推行“四優四化”,構建現代農業經濟體系

  人類歷史上的古文明發源地多位于河流附近,河南也不例外。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條條大河奔騰不息,成為種糧的先天優勢。

  糧食生產是河南的“王牌”,種糧歷史長、基礎好,農民種糧情結深、耕作水平高。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不僅持續保障了人口第一大省的吃飯問題,每年還外調原糧和糧食制成品400多億斤。

  然而好形勢遮不住新挑戰。玉米產能過剩,市場需要的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日益凸顯,農業的主要矛盾從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矛盾,糧食大省亟待轉型。

  從全國范圍看,農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實現平衡供給是主攻方向。

  作為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河南的地位舉足輕重。河南省副省長王鐵說:“河南農業發展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守保障糧食安全、農民持續增收兩條底線,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作為主要目標,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作為主攻方向,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供給效率,使農業供給與市場需求更加有效契合。”

  改革要求切,調整任務重。農業結構調整關系到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切身利益,需要久久為功,統籌考慮。

  為此,河南省專門出臺了《河南省推進種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并配套優質小麥發展、優質花生發展、優質果蔬發展等6個工作方案。圍繞打造全產業鏈,建立農民增收新機制,還出臺了《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除了政策的支持和一系列保障,還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三農”發展必須靠特色出彩。今年年初,河南省提出“四優四化”的具體目標。河南省農業廳廳長宋虎振告訴記者:“要從發展大宗普通農產品向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轉變,從分散經營、粗放管理、低端加工向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和發展產業化方向轉變。”

  結構調整的藍圖已成竹在胸,只待省、市、縣、鄉合力繪就。對于調結構,農業大市駐馬店有思路也有舉措。駐馬店市委書記余學友說:“駐馬店通過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作物全資源化,增加農民收益和地方財政收入,推動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1435家,產業集群超千億元規模,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萬元。

  雖然是全國糧食百強縣,但駐馬店市正陽縣糧食生產效益較低,年年增產,卻增收乏力。借助農業結構調整的“東風”,正陽大力發展花生產業,縣委書記劉艷麗也被農民親切地稱為“花生書記”。劉艷麗自豪地告訴記者:“正陽縣依托花生形成了食品加工和機械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初步擺脫了在駐馬店乃至河南省長期落后墊底的局面。”

  方向明確,措施得力,農業結構調整蹄疾步穩。2016年河南省經濟作物總產值2600億元左右,占種植業總產值近2/3,比2012年增加1000億元。2017年全省發展優質專用小麥600萬畝,花生播種面積比去年增加360萬畝左右,種植結構、產品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

  循實際,變思路,減玉米如何帶動生產體系轉型?

  ——從種什么賣什么到要什么種什么,從對抗性種植到適應性種植,從追求高產到向品質要效益,巧解難題,發力“逆襲”,產品遠銷海內外

  連日來的秋雨,讓不少農民為秋糧的收獲和晾曬犯愁,平頂山市周莊鎮農民李民洲卻氣定神閑。他種的40畝青貯玉米早與河南源源乳業有限公司簽了協議,收割、青貯全由養殖場負責,幾萬元糧款已經打到他的銀行卡里。今昔對比,李民洲很感慨:“過去種籽粒玉米不僅沒錢賺,這種天氣連曬都沒地方曬。”

  玉米是秋糧收獲的大頭,也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作物。在糧食主產省河南,記者欣喜地看到,過剩的玉米產能正在“減負”。以此為平衡點,種養加一體推進,糧經飼三元協調。

  畜牧大市平頂山每年需要飼用玉米130萬噸,其中一大半是從外地進口的高價玉米。因為玉米收獲季節當地經常下雨,再加上農村勞動力缺乏,導致籽粒玉米晾曬不徹底,黃曲霉素超標。養殖企業飼料成本增加,本地農民的玉米又賣不出去。

  思路一變,難題迎刃而解。近年來該市大力發展青貯玉米,農民種植效益成倍增加,養殖企業的飼料來源也更有保障。源源乳業奶牛場場長劉小紅說:“用青貯玉米喂牛不僅節約成本,每頭奶牛年產奶量還能增加兩噸,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也有所提升。”

  除了玉米自身種植方式的變化,減掉過剩的玉米,也為生產優質特色農產品創造了空間。在不少地區,曾經的資源劣勢變為獨特的自然稟賦。

  “五山四陵一分川”的三門峽市,氣候十年九旱,種植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效益極低。然而這里平均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是蘋果的最佳適生區。近年來三門峽因地制宜,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區發展高端精品蘋果,海拔500-800米的塬區發展優質高產蘋果,海拔500米以下的川區發展鮮食與加工兼用型蘋果。

  目前三門峽的蘋果已經出口到歐美等國家,果品產業成為全市農業的支柱產業。2016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來自果品產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23.5億元,增速居全省第一。

  農業結構調整不是簡單根據供應多寡做加減法,而是要提高農業的供給能力,實現平衡供給。

  “我們每年都要打掉60%-70%成熟的葡萄。”駐馬店市上蔡縣盛唐家庭農場主苑國華告訴記者,如果不加控制,葡萄畝產可達七八千斤。但經過實踐他們發現,休閑采摘地塊畝產控制在2000斤、其他地塊畝產控制在4000斤左右,果實品質更好。

  適當降低產量,品質卻大幅度提升,效益也隨之增加。“我們的葡萄平均甜度20%,遠高于超市供貨標準的16%,畝均效益1.3萬多元。”苑國華說。農場還帶動周邊葡萄種植面積3500畝,形成了規模效應。

  針對市場需求生產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不僅受到國內消費者歡迎,還賺起了外匯。據介紹,今年河南省農產品出口117.3億元,增長26.7%,其中大蒜、香菇、茶葉等出口增幅均超過兩位數。西峽縣成為全國食用菌出口第一大縣。洛陽市鮮切花出口130萬枝,其中10萬枝出口澳大利亞,成功打開了南半球市場。

  強加工,保增收,結構調整陣痛如何化解?

  ——改革不能犧牲農民利益,農民增收關鍵要在結構調整上做文章。以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破解“種什么賠什么”怪圈

  改革必然伴隨陣痛,但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守一條底線,就是農民增收勢頭不能逆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功與否,關鍵看農民是否增收。”王鐵對記者說,“避免農民收入受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關鍵要在結構調整上做文章。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與大宗農產品相比,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市場價格波動更為明顯。告別“鐵桿玉米”,技術上是挑戰,市場價格波動更面臨嚴峻考驗。

  農業調結構,如何破解“種什么賠什么”的怪圈?除了避免結構調整趨同傾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最根本是要推動三產融合,做好加工和銷售兩篇文章。

  中國人每食用3包方便面,就有1包來自河南;每兩個速凍水餃,有1個來自“思念”;每5個湯圓,有3個來自“三全”,河南農產品加工強省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今在結構調整新形勢下,“國人廚房”不再局限于主食加工,產品種類更多元,創收亮點更豐富。

  整潔的現代化流水線上,濃郁的花生漿與牛奶按比混合,無菌灌裝,依次前進井然有序。這是記者在正陽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的花生牛奶生產線上看到的一幕。公司負責人介紹:“生產線滿產后每年可消耗1680噸花生。而且我們牧場的奶牛也是用花生秸稈做飼料,產出的牛奶品質更好。”

  雖然種植面積僅從150萬畝擴大到172萬畝,正陽花生的產值卻翻了好幾番,農民每年增收2.6億元。從單賣花生果到五花八門的花生產品,農業加工業的發展成為正陽經濟的“新引擎”。

  加工業帶動農作物全資源化,如今正陽花生全身都是“寶”:粗蛋白含量高的花生秸稈,可以做成優質飼料,農民畝均增收350元;在花生殼營養基上種出的食用菌,今年讓10名貧困戶買上了小轎車;花生果除了做炒貨、榨油,還可以加工成牛奶、花生蛋白、巧克力豆等。結構調整激發出內生動力,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斥資300萬元買斷了高油酸品種“豫花37”,一躍成為知名食品企業瑪氏、益海嘉里、徐福記的原料供應商。

  從拼數量到拼特色,河南正從農產品加工大省向加工強省轉變,特色農產品加工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打破了傳統觀念中“糧食主產省經濟落后”的固有印象。

  黃埠鎮北周莊村農民以絲瓜為原料研發除油劑,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以后,絲瓜水連續3年同類產品淘寶銷量排名第一;種植歷史悠久的邵店小黃姜加工成姜糖茶,畝均收益可增加四五十倍;以平頂山大豆為原料加工的大豆多糖,在世界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除去經營性收入,加工業發展還為農民增收帶來了新路徑、新機制。目前河南全省有230萬名農民在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就業,年工資性收入550多億元。龍頭加工企業帶動農戶1300多萬戶,戶均增收2100多元。

  產業體系升級還帶來了經營方式的變革,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開始向適度規模化經營轉變,現代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通過組成聯合體,農民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成本節約了25%,農機服務成本下降了30%。”駐馬店市上蔡縣天一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由51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抱團”組成,包含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負責人金祥利告訴記者,今年12月底,聯合體準備種植5萬畝土豆。雖然規模大,銷路卻不愁。這些土豆將在“五一”前后,通過聯合體下屬的港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銷往深圳、香港等地,搶占當地市場空缺。

  調結構為農業供給和市場需求架起對接“高速路”,化解了結構性矛盾,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

  農村電商如火如荼,線上線下結合,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在京東商城,三門峽二仙坡蘋果每斤賣20元,是近20斤普通小麥的價格;好想你棗業借助新并購的“百草味”電商平臺,3個月營業收入就增加了20多億元。

  一二三產聯動,發揮“乘數效應”,農民增效的路徑日益多元:信陽市念好“茶”字經,不但讓信陽毛尖香飄萬家,還發展茶旅游、做大茶文化;鄭州市打造果嶺山水體驗游、田園風情觀光游等5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舉辦大棗節等特色農業節會,2016年全市休閑農業實現營業收入31億元。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新時代中國農業向內涵式、可持續發展轉變的“金鑰匙”,是牽動農民增收、脫貧攻堅的“牛鼻子”。中原農業從刀耕火種之中走來,新時代的河南人又敢為人先,戮力同心,整體布局、科學推動農業結構調整。我們相信,在中原崛起的壯美畫卷中,調優調順的現代化農業必將成為點睛之筆!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