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興旺,村里闖出一片天曹明杰—— “一起富,才是我的正經事兒” 人物感言:12年的黨齡、12年的努力,讓我明白了只有扎根農村廣闊天地,才能有所作為。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初心不變,擔當使命,甘做領飛鄉親們奔向共富路上的“百靈鳥”。 在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有個白靈村,離縣城4公里,全村1417人中有黨員49名,51歲的曹明杰是其中之一。 16歲初中畢業后,曹明杰做木匠、包工程、開商鋪、干輔警。“但一直覺得沒做‘正經事兒’。”他吃苦上進、人品正直、勇于擔當,2005年,經村黨支部發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光榮入黨,再次燃起了我致富創業的激情,不過這次的想法是要與鄉親們一道踏上尋富、造富、共富之路。”曹明杰說。 帶領鄉親創業,自身先要強,這是曹明杰的認知。而現代農業離不開配農藥、剪果樹、施化肥等專業知識。文化程度淺,產品質量上不去,就談不上效益。 曹明杰并不氣餒,他重新拿起了書本,一有時間就學習,2008年,42歲的曹明杰取得了農業經濟學的本科文憑。 “群眾富不富,首先看支部……可是具體操作中黨員該怎么為群眾服務呢?”曹明杰決定從抓農業基礎設施做起。2011年,他拿出了多年積蓄,墊付了50多萬元,在村里打了一座機井,讓全村3600畝旱地變為水澆田。之后,通過流轉土地316畝,建成了全縣紅提葡萄產業第一村,成立了白靈鑫盛養殖生豬合作社。 鄉親們的思路也被激活了。村民張富庭先后栽了30畝蘋果,年收入達10萬元;趙兆吉做電商網上賣野菜,半月余凈賺2萬元。像張富庭一樣的種植大戶在全村就有10余戶,134人喜領新型農民職業資格證書。 目前,全村發展各類經濟林2000余畝,全村固定資產達600多萬元,截至2016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500元以上。 為實現2018年全村113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的目標,他和黨支部成員共同商議制定了“一對一”的幫扶策略,建立了“支部+公司+貧困戶”的脫貧模式,讓貧困戶在家門口有收入。 “老曹能致富、會致富,最終成為帶領百姓共同富的能人,是全縣黨員的標桿。”縣委組織部干事李博這樣評價曹明杰。 在全村共同努力下,白靈村先后獲評“省級最美村莊”“市級綠色生態村”“縣級五星黨支部”等。 王世學—— “村里事,低頭干更要抬頭看” 人物感言:短短不到5年時間,白泥村的貧困戶從當初的400多戶下降到現在的11戶,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2000元出頭增長到了去年底的6053元。我覺得這幾年大伙的辛苦沒有白費! “雖然村子里有塊人人艷羨的壩子,里面種的莊稼饑不著也寒不著。可這壩子再大也架不住人多,村里1000多戶就算戶戶有份也不過幾分田,占大頭的還是望天田、荒坡地,有雨就沖沒雨就旱。養活不了這么多人,年輕人都外出謀生去了,有的舉家外遷,這二三十年間村里常住人口少了1/3。”貴州省黔西縣錦星鎮白泥社區富學合作社負責人王世學說。 隨著國家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多,尤其是對精準扶貧越來越重視,作為老黨員的王世學坐不住了。2013年,他就跟村兩委合計,準備辦個蔬菜合作社。 4月份合作社掛牌,他帶頭挨家挨戶去做工作流轉土地,留守老人翻白眼的不少——不種糧食種蔬菜,拿啥吃食?當時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老人小孩耕種這些土地力不從心,看在一年每畝地600元的流轉費上,老人們還是松了口。 “沒想到94個大棚籌建起來,第一季大蔥種下去賠了本,市場上要的是小香蔥,大蔥在周邊找不到銷路。”王世學說,“不能只低頭做事,更要抬頭看路。第二年我們先跑市場談合作,根據訂單需求種西紅柿、香蔥、芹菜,品種多一點,產量少一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年底純利潤3萬多元。“不要笑話我們賺錢少,意義可不一樣,成本里我們開支了幾十萬的人工費,都是優先貧困戶和土地流轉戶到基地務工,戶均增收在3000元左右。去年我們又改種草莓,平均每個大棚的收入在9000元左右。”王世學表示。 隨著各項惠民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合作社越辦越順利。幾年下來,合作社爭取到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扶貧資金等各項扶持資金超過400萬元,規模也從當初的不足50畝壯大到了今天的500多畝。 各項資金投給我們是要帶動貧困戶增收的,這些財政資金全部作為貧困戶的入股股金,每個大棚與一戶貧困戶進行利益聯結,年終按照貧困戶、合作社、村集體7∶2∶1的比例進行分紅,非貧困戶依據入股股金多少參與分紅。這樣一來,平均每戶貧困戶年終分紅在6000元以上,村集體也有了資金進行道路、文化廣場等公益設施完善建設。 柳中輝—— “路子對,貧困的帽子甩得遠” 人物感言:“沒有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就相當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結合學習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證明村里的發展路子走對了。” 車子慢了下來,車窗外系著紅領巾的學生成群結隊走過,熙熙攘攘。“這是學校組織來郊游的,潯龍河村到了!”湖南長沙市潯龍河村第一書記柳中輝說。 這個距長沙市區半個小時車程的鄉村,最近成了長沙市民郊游的“新寵”,人氣特別旺。 郁郁蔥蔥的苗木基地,白墻灰瓦的聯排別墅,鋪面精致的商業街,碧草如茵的兒童戶外游樂場……這里既有城市的繁華,又有鄉村的寧靜,和印象中的鄉村大不一樣。 “早在2009年,我們還是省級貧困村,而今前來觀光體驗的游客最高峰一天達到了2萬人次。”柳中輝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潯龍河村的前世今生。 39年前,一家生產農業機械的鄉鎮企業在潯龍河村應運而生,那時村民的日子過得十分紅火。 可好景不長,潯龍河這家企業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逐漸衰落,最終倒閉。沒有了支柱產業的潯龍河“就像人被抽空了血”,一下子被貧困“纏”上了。2009年,外出打工賺了一筆錢的柳中輝擔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決意要帶領家鄉掙脫貧困的藩籬。 發展經濟得靠產業,產業從何而來?只有激活了土地資源這筆農村沉睡的最大資產,產業發展才有基礎。7年前,柳中輝帶領村里實施農村集體土地產權調查工作,兩個月時間,一份《潯龍河村土地調查報告》出爐,潯龍河村發展找到了支點。 土地確權頒證、土地流轉、土地增減掛鉤……一系列土地試點改革在潯龍河展開。村民的土地“呆資產”變成了“活資本”。 隨之而來的是,資本愿意下鄉了,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村民住進了別具風情的集中安置房;建成了1.2萬多畝的高標準的蔬菜生產種植基地;引進了北師大附屬學校……一個生態藝術小鎮,初具規模。 “貧困村的帽子甩得遠遠的。”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建設被列為湖南省重點項目,潯龍河村獲評全國生態宜居示范村。產業發展了,村民腰包又重新鼓起來了。目前,潯龍河村各產業已安置當地村民勞動力就業200余人,人均年增收5萬至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