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區成立20年 “楊凌符號”閃耀現代農業20年前,我國在陜西設立了國家級農業高新區——楊凌示范區。如今,楊凌履行國家使命,在基礎性研究、種子創新和農技服務中閃耀著“楊凌符號”,為現代農業發展貢獻了“楊凌力量”。 誰能想到,被稱為“小麥癌癥”的條銹病,致病菌竟然是在野生小檗樹葉上發生變異,進而危害作物的。小檗,這味清熱解毒的中藥材,居然在無意間扮演了“幫兇”的角色。 在國際上,首先科學闡明這一致病現象的,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的康振生教授團隊。今年8月26日,這項在楊凌誕生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病理學年評》上。 詳細的數據、明顯的對比、縝密的邏輯,如同推理小說中的“名偵探”和法制故事里的“專案組”,康振生教授團隊解開了小麥條銹菌為何總是在我國西北首先變異的謎團。 在北方,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地區,像這樣在基礎性研究中的“楊凌符號”,正在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聚焦國家糧食安全,瞄準旱作農業需求,楊凌良種為現代農業插上翅膀。在楊凌,以 西農979、小偃22為代表的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1億多畝,增產糧食25億公斤。陜油8號等油菜新品種累計推廣1200多萬畝,是我國雙低油菜中推廣面積最大的雜交油菜品種。瑞陽、瑞雪蘋果新品種,有望替代紅富士成為我國自主研發的主栽新品種。 打通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讓好技術、好品種“沉”到一線,“楊凌符號”讓農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截至目前,楊凌示范區已在18個省建立示范推廣基地301個,面向旱區培訓科技特派員1277名,認定科技特派員619名,20個省區的12472人獲得了農民技術職稱證書。 這些天,一對同時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上大學的父子“火”了。44歲的富平縣農民孫新科,今年考上了職業農民大專班,兒子孫英康正在同校的工程測量專業讀大二,父子倆在楊凌成功“會師”了。他們就讀的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了我國第一個職業農民大專班,招收的學員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經過正規學歷教育,這些“農民大學生”回到家鄉后,成為農業科技服務一線的主力軍。 現在,“楊凌符號”在農業科技服務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由楊凌供給的農業科技服務,不僅為陜西果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品種支撐,還讓全省蘋果的優果率從30%提高到85%,讓獼猴桃產業在全國具有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陜西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和獼猴桃生產加工基地。在全國,得益于農業科技服務的“楊凌符號”,釀酒葡萄的種植規模擴大了65萬畝,推動農民年均增收32.5億元。 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楊凌正在加快建設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城市。 從2010年至今,楊凌示范區共獲得授權專利6935項,審定動植物新品種482個,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成果70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0.8件,位居全國前列。農業科技的“楊凌符號”,正在中國現代農業閃耀著光芒。 上一篇貴州岑鞏縣發展中華鱘養殖助農增收下一篇云陽峻圓棗扶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