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攻堅系統工程需要文化擔當朱波 一個地區的貧窮落后,表面上看屬于經濟問題,但從深層次考證,往往有著極深的文化根源,人們的經濟狀況與其科學文化素質、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緊密相關。談到文化扶貧開發,不少地方認為就是向偏僻農村多送幾場戲、多放幾場電影、多送幾本科技書籍……實際上沒有注重從文化層面解決貧困地區民眾思想觀念的問題,由此產生的笑柄,至今想起來仍令人啼笑皆非。 前幾年,筆者到某地旅游,導游在大巴車上向游客講述當地扶貧開發的那些事兒,政府為幫助貧困戶盡快脫貧,花錢為每戶購買了種羊,并由扶貧辦人員逐村逐戶送到家中,以期貧困戶通過養殖走致富之路。可第二年扶貧辦人員再到村戶走訪時發現,政府花大力氣購買來的種羊,大都被貧困戶過年殺著吃了。 聽了“授人以魚”的相關故事,不能一笑了之,究其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精神家園的塑造未能跟上,文化貧乏,導致有些貧困群眾“只顧眼前、不講將來”,“吃了這頓、下頓再講”,以至于殺雞取卵。物質經濟上的扶貧,雖然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難以解決長遠性、根本性問題。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推動扶貧開發,需要在思想認識上、教育培訓上和思想道德建設上下功夫,才能從根本上拔掉“窮根子”。比如建設一批鄉村學校少年宮,讓農村孩子在放學以后和節假日期間,自愿、免費、就近參加科技、文藝、體育活動,從而實現“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讀養德”“活動育人”的目標。 文化扶貧不是“送戲下鄉”那么簡單,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經濟貧困”。因為不少貧困地區的文化建設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農村存在文化“空殼”的危機,使得物質脫貧失去了該有的光彩。從某種意義上講,文化脫貧了,才算是真正的脫貧。筑牢農村文化之基,補足信仰精神之鈣,引領脫貧發展之舵,這是脫貧攻堅系統工程中的文化責任與擔當。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前提是做足凝神聚力的功夫,上下同心,全力求勝。 扶貧路上,文化不可忽視。在這場攻堅戰中,文化既可以起到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又可以成為轉變思路的突破口、另謀發展的加油站。因此,筆者建議: 一是要在扶“智”上狠下功夫。積極開辦綜合培訓班,除了一般文化知識外,還應當增加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實用知識,且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還要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種植大戶、養殖大戶,使他們掌握現代農業相關的實用技術,先富帶動后富,從而實現共同富裕。 二是要實現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新型農民”的徹底轉變。積極通過教育、文化等對農民進行影響和改變。通過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徹底從農村、農業中分離出來,提高農業生產勞動率和商品率;使廣大農民的生產從業方式由“只能種地,靠天吃飯”變得多姿多彩;促使一部分農民脫離傳統的農業方式,轉變為“農商產業”的“新型農民”。 三是要讓文化“育民惠民樂民富民”。要突出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以魂強體、以德潤人、以神聚力,努力實現“文化育民”;不斷完善鄉村文化設施,重視和加快農村文化大院、社區文化中心、農家書屋等建設進程,讓公共文化資源、文化服務向農村和基層傾斜,以此充實、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引導他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努力實現“文化惠民”;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堅持“專”“群”結合、“送”“種”結合、“樂”“教”結合,努力實現“文化樂民”;突破性發展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現代傳媒、動漫創意、文化演藝、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抓好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基地建設,努力實現“文化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