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農業騰飛插上科技翅膀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農業科技創新”集體采訪 給農業騰飛插上科技翅膀 本報記者 顧仲陽 10月21日,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的第五場集體采訪活動中,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休閑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靈玲,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沈玉君,江西省安義縣種糧大戶、綠能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凌繼河5位十九大代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已超56% “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關鍵還要靠科技。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取得長足進步,有三個指標可以證明。”唐華俊介紹,“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已經超過了5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5%;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2016年穩定在96%。”在他看來,這三個指標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其次,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快。第三,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在回答記者關于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主要在哪、如何進一步提升時,唐華俊介紹,農業科技領域,我國在國際上處于領先的技術只占19%,64%處在跟跑或者跟蹤階段。 “差距既是潛力,也是動力。我們將根據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全力補短板,力爭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唐華俊表示,將來重點要在大豆育種等方面夯實基礎和原始創新,加強技術研發,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等。 打通科研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打通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提問時,既是科學家又是公司法人的魏靈玲現身說法。 “我們一直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再到實驗室進行科學應用研究,而后將成果應用到市場不同場景中,以項目引領產業,以園區帶動地區。”魏靈玲以農業園區、項目為案例介紹具體怎么操作:最初組織專家團隊給項目準確定位,之后打造國際開放平臺,共同完成園區建設。園區建好之后,專家技術團隊幫助農民種植,培訓管理者,然后通過銷售渠道把產品最終賣出去,一步步形成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如果一個項目有效益,投資的企業就更有積極性,促成更多科研成果的轉化,農民有了效益就更主動地學習技能。”魏靈玲說。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科技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在回答這一提問時,唐華俊認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綠色投入品的開發、研究、運用。從農藥、肥料、飼料等投入品源頭上下功夫,去年農藥已經實現了零增長,化肥今年預計也能實現零增長。第二,推出一系列新品種,提高改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三,技術的集成。組成全產業鏈研究團隊,形成綠色增長的發展模式,針對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種來進行推廣,提高品質、改善結構。第四,機制創新,目前已經組建了50多個創新聯盟來解決畜禽廢棄物處理等重大技術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