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頭條資訊 >> 農業部就農業產業扶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详细内容

農業部就農業產業扶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農業部于2017年10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農業產業扶貧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文字實錄:

 

  • 雷劉功: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農業部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農業部推進農業產業扶貧的有關進展情況。

    我們邀請到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劉北樺副司長、四川省農業廳涂建華副廳長,還有河北省平泉市人民政府曹佐金市長,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首先請劉北樺副司長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2017-10-16 10:11:25

  • 劉北樺: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感謝大家對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總書記高度重視產業扶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業扶貧理論,成為推動我國產業扶貧事業的科學指南。

    農業部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產業扶貧重要思想,把農業產業扶貧作為優化農業供給結構、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舉措,作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大事要事,調動全國農業系統力量務實推進,取得了積極進展。貧困地區多樣化的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后發優勢,貧困農民腰包逐漸鼓起來了。2013-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實際增長10.7%,其中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收入是2012年的1.52倍、2010年的2倍,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以農業部定點扶貧縣湖北恩施來鳳縣為例,2016年農民收入比2012年增長89.5%。

    2017-10-16 10:11:43

  • 劉北樺:

    農業產業扶貧成就得益于我們扎扎實實的工作舉措,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產業指導取得新進展,努力實現戶戶有增收門路。我們堅持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發展指導,幫助貧困地區轉變發展理念、明確重點任務。農業部聯合八部委印發《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組織22個扶貧任務重的省份、832個貧困縣編制完成產業精準扶貧規劃,分區域指導定點扶貧縣、大興安嶺南麓片區、西藏、四省藏區、南疆等貧困地區編制了一批產業規劃或實施方案,為產業扶貧提供了科學依據。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會同地方干部群眾研究提出了產業扶貧“五個一”工作路徑,即編制一個好規劃、選準一個好產業、打造一個好龍頭、創新一個好機制、完善一個好體系,為各地推進產業扶貧繪制了路線圖。

    第二,政策扶持有了新突破,貧困群眾真正感到幫扶溫暖。中央專門出臺了支持貧困縣統籌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政策,農業部在項目資金支持、一二三產業融合、一村一品示范創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相關文件中明確向貧困地區傾斜。各地圍繞資金整合、主體培育、金融扶持、保險服務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比如,貴州省設立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子基金,擬籌集1200億元,重點投向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專業培訓機構等。內蒙古興安盟積極探索“政銀保”金融扶貧合作方式,2017年整合財政扶貧資金6000萬元,作為產業扶貧風險金存入銀行并放大5至10倍,通過小額貸款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戶發放貸款,同時為全盟近4萬戶貧困戶發展農業生產等提供保證保險等全方位風險保障。

    第三,市場引領采取新舉措,貧困地區農產品銷路更加暢通。現在沒有產不出的產品,只有賣不出去的產品。針對貧困地區農產品賣難問題,我們組織貧困地區合作社、企業等農業生產主體,參加各種展銷活動,支持各地打造特色優勢品牌,發展電子商務,利用各類媒體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讓好產品賣得出、賣個好價錢。在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期間舉辦產業扶貧專題展,組織80多個貧困縣、200多家企業參展,現場貿易額超過5億元。今年3月,會同北京、天津組織120家企業、批發市場、經銷商與環京津28個貧困縣簽訂168項合作協議,幫助銷售了一大批特色農產品。曾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優質農產品,如今已經走出貧困山區進入千家萬戶。

    2017-10-16 10:13:40

  • 劉北樺:

    第四,龍頭培育邁出新步伐,帶動脫貧能力明顯增強。我們支持貧困地區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牽線搭橋幫助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批扶貧“龍頭”成長壯大、落地生根,成為帶動脫貧的“火車頭”。我們鼓勵引導各地探索推廣訂單幫扶、股份合作、生產托管等龍頭帶貧模式,讓廣大貧困群眾分享更多產業發展紅利。截至2016年底,22個扶貧任務重的省份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8.8萬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2萬家;全國758個貧困縣(不含西藏)發展農民合作社44.2萬家,帶動1500多萬戶農戶;我部100個樣本貧困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帶動貧困人口覆蓋度達到49.8%。

    第五,科技幫扶呈現新亮點,支撐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農業部門的最大優勢是技術優勢。我們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和農技推廣隊伍,在貧困地區開展農技服務,在7個重點貧困地區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試點。在環京津28個貧困縣開展“萬名農技人員進山上壩服務行動”“萬名脫貧帶頭人培育行動”。近幾年,每年都有60多人在貧困地區掛職幫扶,今年又從部屬事業單位選派28名處級干部到環京津28個貧困縣,開展技術指導,提高產業扶貧水平。這些舉措幫助貧困地區引進了優良品種,推廣了實用技術,培育了脫貧帶頭人,播下了致富的種子。

    第六,典型引路開創新局面,產業扶貧范例推廣反響熱烈。農民搞產業最講眼見為實,跟他們講十遍,不如讓他們看一次。去年,我們總結了洛川蘋果、贛南臍橙、定西馬鈴薯3個范例,中央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總結推廣。隨后,我們在全國層面又先后遴選了廣西百色芒果、貴州黔西南薏仁、河北平泉食用菌、湖北羅田黑山羊、安徽岳西茭白、河南信陽毛尖、山西平順中藥材、寧夏鹽池灘羊、四川蒼溪獼猴桃等10多個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產業扶貧范例,會同國務院扶貧辦舉辦12期產業扶貧現場觀摩,現場培訓700多個貧困縣負責同志。地方還結合實際,總結推廣了200多個典型范例。這些范例都是基層的實踐創造,干部群眾往往一看就有信心、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點就通。通過現場觀摩等形式,很好地發揮了樹榜樣、受啟發、找差距、增信心的作用,讓基層干部群眾真正想干、敢干、能干、會干。

    2017-10-16 10:14:00

  • 劉北樺:

    當前,產業扶貧正處在完善措施、強化落實、創新機制、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總結經驗、鞏固成果、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下面,我們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提問。

    2017-10-16 10:14:19

  • 雷劉功:

    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大家通報自己所代表的新聞單位。

    2017-10-16 10:14:46

  • 新華社記者:

    目前,我們發現一些地方在產業發展上存在著同質競爭、產品賣難的現象,請問貧困地區應該如何選擇它們的特色產業推進脫貧?

    2017-10-16 10:16:37

  • 劉北樺: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是脫貧的主要依托。貧困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氣候條件獨特,發展特色產業潛力巨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我們在全國層面遴選了13個產業扶貧范例,這些范例都是貧困地區發揮比較優勢、科學選擇產業、生產適銷對路農產品的成功經驗。貧困地區選準特色產業應該突出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特色選產業。緊扣資源優勢,做足特色文章,因地制宜地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適合什么就發展什么,宜農則農、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向特色要競爭力,向特色要生產力,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強”。

    二是突出市場選產業。始終堅持市場引導,注重研究市場,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變化,調優、調高、調精農產品生產,擴大中高端供給,提高農產品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應避免發展產業盲目跟風、一哄而上,包辦替代、一廂情愿,重生產輕市場、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

    三是突出綠色選產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用好生態綠色牌、善做山水文章,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進綠色產業扶貧,向綠色要生產力、競爭力,走出一條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脫貧致富道路。同時,立足資源環境承載力,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精準選擇特色優勢農業,合理確定產業開發強度,堅決不選破壞資源和環境的產業,堅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四是突出融合選產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著力推進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優勢品牌。發揮貧困地區自然環境優良、文化底蘊深厚、民俗特色突出的優勢,大力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延長產業鏈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貧困群眾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2017-10-16 10:49:57

  • 中國日報記者:

    目前一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但是與貧困戶的聯系不是很緊密,導致產業發展比較好,但是貧困戶沒有脫貧,請問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2017-10-16 10:52:17

  • 劉北樺:

    產業扶貧,目的是為了貧困人口脫貧,發展產業只是手段。貧困地區發展產業,重點不在于增加多少產值、帶來多少稅收,而是要讓產業發展效益真正落到貧困戶身上。針對當前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不緊密、不精準等問題,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規劃指導方面,我們組織22個扶貧任務重的省份、832個貧困縣編制完成產業精準扶貧規劃,明確要求各地要圍繞精準到村到戶到人要求,科學確定產業,精準設計項目,明確帶動主體,精準對接貧困村、貧困戶,確保產業對人、人對產業,實現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全覆蓋,實現幫扶資源有效整合。現在有的貧困地區發展產業,不管貧困戶愿不愿意、會不會,都發幾顆苗、幾只雞,看上去精準,實際上是搞縮小版的大水漫灌,沒有真正做到因村因戶因人施策,不僅浪費了扶貧資源,還耽擱了脫貧致富,這不可取。

    在利益機制方面,我們提出把貧困戶精準受益作為扶持產業發展的規定任務,作為國家對企業投資的前置條件。支持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特色農業發展就近就地創業就業,引導財政資金折股量化給貧困村、貧困戶,總結推廣股份合作、訂單幫扶、生產托管等幫扶模式,創新出資產收益扶貧、保底分紅、二次分配等成功經驗做法,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堅決防止扶富不扶貧、扶企不帶貧、扶大不扶小等帶貧失準現象。

    在范例推廣方面,這兩年,我們會同各地農業部門總結了200多個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產業扶貧范例。這些范例注重探索創新企業、貧困戶、村集體等多方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使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利益更加緊密、讓貧困戶受益更加精準。如陜西洛川蘋果在蘋果產業發展中,形成了經營主體帶動型、農業園區吸納型、互助合作扶持型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的貧困戶在蘋果全產業鏈上獲得穩定受益。目前,洛川蘋果種植面積覆蓋全縣95%以上的農戶,全縣農民收入的95%來源于蘋果產業。通過范例總結、現場觀摩等形式,貧困縣學習借鑒了全國各地在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創新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并結合當地實際進行實踐,真正讓貧困群眾從產業發展中獲得實惠。

    2017-10-16 10:53:18

  • 中央人民廣播記者:

    請問涂廳長,四川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一直以來扶貧任務都比較重,四川省是怎么推動農業產業扶貧的,具體有哪些亮點?謝謝。

    2017-10-16 10:59:41

  • 涂建華:

    四川省始終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以實現穩定脫貧為核心,切實提升貧困群眾自我“造血”能力。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通過發展農業產業使173.73萬貧困人口脫貧,占全省脫貧人口目標的49.65%,目前已有69.1萬貧困人口依靠農業產業脫貧。

    為解決貧困地區農業基礎薄弱問題,我們堅持把建基地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區域、流域、全域謀劃,在貧困地區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特色產業基地,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最大程度地吸納貧困群眾參與收益,發揮產業帶動效應。為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附加值低問題,我們堅持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的重要抓手,建設一批現代農業園區,大力實施農產品初加工惠農工程,將農業與加工業、旅游業深度融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為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高問題,我們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產業扶貧的關鍵引領,實施品牌孵化、提升、創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全方位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大力開展“互聯網+精準扶貧”,依托電子商務和優質農產品展示、市(州)長推介會等展銷活動,把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推向市場。為解決產業發展對接市場需求問題,我們堅持把主體培育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措施,大力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總結推廣“托養寄養”“借羊還羊”等“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實行股份合作、保底分紅、二次返利等成功做法。

    貧困戶發展產業主要短板是缺少相關農業技術,我們創新組織方式和動員方式,實施“萬名農業科技人員進萬村開展技術扶貧行動”,配齊配強農技幫扶“三個一”突擊隊。為解決貧困村產業發展技術支撐薄弱問題,我們從全省農業系統選派1萬多名農技人員,開展“五個一行動”,也就是協助貧困村編制一個農業產業扶貧規劃、推廣一批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培育一批農業科技示范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一個主導產業,手把手教貧困群眾相關農業技術;制定相關政策落實農技人員待遇,壓實農技人員責任,完善農技工作考核機制,確保農技員在產業扶貧一線待得住、干得好。為解決駐村農技員不能滿足貧困村產業需求問題,我們統籌技術力量,組建了990個農業綜合技術專家服務團,為貧困戶提供“群眾點菜,專家服務”一對一巡回技術服務。今年,我們又啟動了深度貧困縣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試點,進一步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打通農技推廣服務“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們將鍥而不舍,真抓實干,以背水一戰、決戰決勝的信心和決心,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2017-10-16 11:00:43

  • 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聚焦三農》記者:

    這些年隨著扶貧工作的開展,各地涌現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一些成為了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但是這一群體總體發展狀況相對滯后。接下來農業部會在加強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和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帶頭人方面,有哪些進一步的措施?

    2017-10-16 11:07:09

  • 劉北樺:

    建一個龍頭,興一項產業,富一方農民。沒有龍頭就沒有市場,沒有價值鏈。針對您剛提出的問題,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一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這幾年,農業部大力支持貧困地區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持創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提升規范化發展水平。積極牽線搭橋,幫助引進適合貧困地區生產實際的企業。組織企業赴西藏、南疆、定點扶貧縣、環京津貧困縣等貧困地區開展合作對接,共同開發當地特色農產品。2016年,組織8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西藏簽訂合作協議9.42億元,多個項目正在陸續投資到位。著力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帶動關系,提高產業增值能力和吸納貧困戶就業能力。

    二是培育農村實用人才。近年來,我們不斷強化對貧困地區農村實用人才培訓。2016年,將農業部、中組部共同開展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調整為主要面向貧困地區實施,舉辦示范培訓班177期,在貧困地區遴選1.77萬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和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到農業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學習交流。今年培訓主題聚焦貧困地區產業精準扶貧和農民創業創新,培訓對象全部面向貧困地區。

    三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14年開始,農業部聯合財政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重點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和農村創業青年,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培訓,促進農民創業興業,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加大對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力度。針對貧困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專項技能培訓,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此外,農業部還積極引導和鼓勵返鄉農民工、中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等人員,帶領貧困戶開發農村特色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脫貧致富。

    2017-10-16 11:10:09

  • 工人日報記者:

    請問曹市長,脫貧攻堅采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機制。平泉市是怎么抓好產業扶貧?有哪些創新的經驗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謝謝。

    2017-10-16 11:14:22

  • 曹佐金:

    平泉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扎實推進產業扶貧。在產業扶貧設計上做到了“三個準”,即選準產業、找準瓶頸、定準機制,選擇了我市最成熟的食用菌、設施蔬菜兩大產業,緊緊抓住貧困群眾缺資金、沒技術、怕風險三大瓶頸進行破解,讓貧困戶與產業、園區、合作社、企業間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制。在產業扶貧模式上創設了“三個零”,依托食用菌、設施蔬菜產業,通過政府頂層設計、園區聯結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實施了“三零”產業扶貧模式。在產業扶貧資金上創建了“政銀企戶保”融資平臺,為每個貧困戶提供5萬元小額貸款,連同政策扶持資金1.2萬元,合計資金6.2萬元,使得有意愿干事創業的貧困戶能夠干成事、干大事。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實現93個貧困村出列、8.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8.1%下降到7.6%。

    我們創新了“三零”產業扶貧模式。第一個“零”,就是“零成本”投入。就是由園區將大棚以及菌棒等設施設備,先低價賒給貧困戶生產和使用,等到貧困戶出了蘑菇、賣了錢以后,再把成本返還給園區。這一做法破解了貧困戶沒本錢發展產業的難題,讓龍頭企業充當“火車頭”,讓貧困戶真正是“先上車、后買票”,共同參與產業發展。第二個“零”,就是“零風險”經營。相當一部分老百姓之所以貧困,就是缺乏經營管理和駕馭市場的能力。我們為園區和貧困戶間架起了一道橋梁和紐帶,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由園區承擔產前投資、產中技術和產后銷售等環節的風險,而貧困戶只需負責生產管理工作。這一做法有效破解了貧困戶發展產業怕風險的難題。第三個“零”,就是“零距離”就業。我們實施了“兩區同建”,就是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和產業園區同步建設。全市“一盤棋”布局,通過規劃設計,把扶貧產業園區直接建在老百姓的“家門口”,讓故土難離的貧困戶能夠“守家在地”掙錢,實現了貧困戶搬遷和就業兩同步。

    此外,著眼于形成貧困戶、園區和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循環,我們建立了風險防控機制,如果因不可抗力造成貧困戶收入嚴重受損,將由園區承擔一切損失;如果扶貧企業經營發生風險,將通過“政銀企戶保”平臺,由擔保中心、銀行機構、保險公司按1∶1∶8的比例共同償還貸款利息。我們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實行“龍頭企業+貧困戶”“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合作方式,完善園區企業與貧困戶“租金收入、效益分成、保底分紅、固定收益”的聯結機制,實現園區企業、合作社與貧困戶結對共同發展。

    2017-10-16 11:17:29

  • 農民日報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在農業部啟動的環京津農業扶貧共同行動當中,針對環京津28個貧困縣都開展了哪些具體幫扶措施?

    2017-10-16 11:21:20

  • 劉北樺: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受自然資源、交通條件、生態環境等因素制約,環京津還有不少貧困程度深、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主要是張家口、承德、保定的28個貧困縣。這一區域與京津發展差距大,成為區域發展的洼地和脫貧攻堅的硬骨頭。農業部對環京津貧困地區實施特殊幫扶。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啟動共同行動。會同京津冀三省市啟動環京津農業扶貧共同行動,落實加快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草食畜牧業提質增效、農產品加工業提檔升級、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休閑農業健康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開發等“六大任務”,實施千村“一村一品”推進、草牧業增收脫貧、萬名農技人員進山上壩、萬名脫貧帶頭人培育、萬戶農民加工增值收益分享、千家農家樂升級、萬家農戶與經銷商產銷信息服務、京津對口幫扶等“八大行動”。

    二是開展對口幫扶。選擇28個部直屬單位對口幫扶環京津28個貧困縣,派出28名處級干部蹲點2年專抓農業扶貧,落實技術援助、營銷幫扶、企業合作、典型引路等工作。我們明確,掛職干部要圍著產業轉,蹲在基層抓,每人抓4-5個產業脫貧示范村,使每個示范村都能有1個聯系的掛職干部、1個援助的技術專家、1個合作的農業企業、1個幫扶的營銷商,形成產業鏈條幫扶,確保幫扶措施到村到戶。

    三是推動合作對接。今年3月,在河北阜平縣召開環京津農業扶貧對接會,會同北京、天津組織120家企業、批發市場、經銷商與環京津貧困縣簽訂168項合作協議。比如,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將通過合作、參股等方式,在河北保定、承德、張家口等地增加新發地分市場和合作市場數量,通過生鮮連鎖超市、便民菜店和菜籃子直通車等零售終端,將貧困縣特色農產品銷往京津大市場。

    四是打造“百村示范”。在28個貧困縣選擇100個貧困村重點幫扶,每村至少發展1個特色農產品,聚集資源、整合力量,加大項目支持、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幫扶力度,努力將其打造成產業扶貧示范樣板,輻射帶動周邊1000個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區域整體脫貧。

    這些措施剛剛實施半年,效果已經顯現,28個貧困縣特色產業已經選定,專家組已經全部組建,幫扶模式不斷涌現,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加快發展,產品銷售渠道不斷拓寬,當地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正在通過產業發展實現脫貧致富。

    2017-10-16 11:23:48

  • 雷劉功:

    今天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7-10-16 11:30:52

  •  

    來源:農業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