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書寫“合”力興農的扛鼎之“作”
详细内容

書寫“合”力興農的扛鼎之“作”

風生水起,波瀾壯闊。

  這是農民合作社發展的“黃金時代”。2013年,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農業部牽頭,發改委等九部委共同參與。5年來,合作社迎來了全面的政策紅利,財政支持、智力支持、指導服務,培育新業態、聚合新動能、拓展新機制,合作社達到歷史上最好的發展階段。

  這是一份見證著我國現代農業前進步伐的成績單:到今年7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193.3萬家,大體每個村有3家合作社,入社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6.8%,合作社涵蓋糧棉油、肉蛋奶等主要產品生產,并擴展到農機、植保、休閑農業等多領域。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說,合作社的興起繁盛,根植于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適應了市場經濟和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的重要組織形式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

  推進農業變革的引領者

  “過去農民起早貪黑一天也就種個十畝八畝的。現在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務,1000多畝花生四五天就能種完。”遼寧阜蒙縣泡子鎮惠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朱洪武說。阜蒙縣每個千畝核心示范區都有合作社提供代耕代種等生產服務,生產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集約化水平大大提升。

  規模小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最大制約,合作社著重發展土地規模經營和專業化規模化服務,雙管齊下有效提高了規模經營水平。一方面,合作社通過提供土地托管等統一服務,提高了服務規模經營水平。2016年,超過一半的合作社提供產加銷一體服務,服務總值11044億元。另一方面,通過流轉土地經營權或吸引農民帶地入社入股,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2016年,家庭承包耕地流轉入合作社的面積為1.03億畝,占流轉總面積的21.6%。

  “今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充分發揮合作社推動改革的引擎作用。”今年3月8日舉行的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五次全體會議指出。合作社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推行綠色生產、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這兩年,阜蒙縣老河土鎮玉米調減1.5萬畝種植花生,全部由16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完成。在整個“鐮刀彎”地區,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成為調減玉米結構的主力軍。

  在推行綠色生產方面,一些合作社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截至2016年底,17萬家合作社實施標準化生產、注冊產品商標,4.3萬家合作社通過“三品一標”農產品質量認證。同時,合作社在市場需求導向下由傳統單一的生產端逐漸向市場端延伸,實現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內生融合。兩萬多家合作社創辦加工實體,兩萬多家合作社開設社區直銷店搞“農社對接”。

  農民增收脫貧的帶動者

  在全國各地,合作社已經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穩定渠道。據統計,合作社成員普遍比生產同類產品的非成員增收20%以上,運行規范的示范社高達30%-50%。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帶動農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把合作社進一步辦好。

  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載體,合作社在貧困人口的組織帶動、促進貧困戶就業增收方面作用明顯。調查數據顯示,有10.6%(744家)的國家示范社位于297個國家級貧困縣中,帶動成員22.8萬戶,戶均收入比非成員農戶高出20%。

  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是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的三大渠道。國家級貧困縣的國家示范社社均經營收入1304萬元,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成員戶均分紅5049元。合作社通過吸收貧困農民以土地入股,盤活貧困戶土地資源,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增加了貧困農戶的財產性收入。國家級貧困縣的744個國家示范社土地入股面積達到77.2萬畝,占當地流轉土地總面積的56.3%。

  在江西省井岡山市新城鎮,156戶貧困農戶將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每年獲得10%-20%的股金收益回報,實現了穩步脫貧。貧困地區將投給農村的財政資金、扶貧資金折股量化到農民個人,入股合作社,形成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管護,使國家一次性投入、農民一次性受益轉變為財政投資長期保值、農民持續受益,成為合作社助農脫貧的重要形式。

  多元發展絢麗多姿

  從2015年起,農業部在黑龍江、江蘇等7省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10.3萬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除了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社的形式多種多樣,四川、浙江等地的農民以土地流轉后富余勞動力組建勞務合作社,以房屋、廠房入股組建物業合作社。江蘇、浙江等地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組建社區股份合作社,目前兩地社區股份合作社已達數萬家。

  隨著合作社的發展,在組織類型、產業領域和要素內容上也呈現多元化,迸發出新活力。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支持的合作社聯合社發展迅猛,安徽、甘肅等省份還成立了省級合作社聯合社。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穩妥開展起來,14個省的合作社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合作社可以開展信用合作業務。

  在四川省藏區阿壩州,理縣丘地村成立了旅游合作社,5年內村民的收入翻了兩番。這是四川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合作社解決單戶經營規模小、實力弱、水平低問題的一個縮影。在市場需求的導向下,合作社向休閑農業等新業態延伸,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格局下獲得了新空間。

  一些地方通過政策引導合作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資源節約、綠色生態的農產品生產。北京通州區連續兩年累計投入1140萬元扶持合作社新業態,引導合作社退出低產能、高消耗的產品生產,發展節水農業。“互聯網+”也是合作社聚焦新業態的一大方向。上海推進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構建農業物聯網云平臺,帶動合作社在標準化種植、信息化管理和安全追溯等方面加快轉型升級。

  全面扶持規范引導

  一路走來,我國合作社已經從爆發式增長進入長期穩定增長階段,從數量增長進入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的階段,這些都離不開中央和地方政府人、財、物的大力支持和必要的指導服務。

  開展政銀合作,建立合作社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是各級政府為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的一大創新舉措。上海對近400家運行規范的合作社給予貸款貼息和擔保費扶持。廣東創新“政銀保”模式,為貸款合作社全額補貼保費、補貼50%的貸款利息及設立超賠資金,扶持示范社開展關鍵項目……

  國家通過創新財政支農機制和支持方式,從給項目給資金的“輸血式”投入轉化為搭平臺建機制的“造血式”扶持,有力撬動了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合作社發展。農業部2014-2016年在8省市開展了合作社貸款擔保保費補助試點,試點一年內為合作社提供貸款擔保340筆,總擔保金額6.83億元,試點地區合作社繳納擔保費率普遍下降約兩個百分點。

  5年來,規范化建設貫穿合作社發展的全過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九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成為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在此基礎上,農業部開展了重點督查。堅持國家示范社兩年一評定、兩年一監測,確保了國家示范社的整體素質和品牌形象。各地加強對不規范和涉嫌違法合作社的清理整頓,促進了合作社規范有序發展。

  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要求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合作社發展迎來新的契機——到2020年,農民合作社組織規模穩步擴大,發展質量大幅提升,成員收入顯著增長,品牌建設明顯突破。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常態,我國的農民合作社事業正闊步向前,描繪出一幅更加絢麗的現代農業新畫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