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地方資訊 >> 用名師來帶徒:四川江油市創新職業農民培訓模式
详细内容

用名師來帶徒:四川江油市創新職業農民培訓模式

“名師帶徒”加速農民成才致富

——四川省江油市創新職業農民培訓模式見聞

本報記者 李傳君

  四川省江油市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近年來涌現出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3952個,其中僅種養大戶就有3024戶。

  “無疑他們是江油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力量,迫切需要全方位教育培訓,使其成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這是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速轉型、強勁提升、整體跨越的迫切需求。”江油市農牧業局科教信息站站長黃龍說。

  從2014年起,江油市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1+5“名師帶徒”三段培育新模式:1名師傅至少帶5名徒弟,通過“集中培訓——交流參觀——師徒結對”進行三段教學。

  3年多來,全市共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30余次,參訓人員1100余人次,培育認定856人;成立家庭農場11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82個,農業企業36個;培育農村“雙創之星”464名,農業科技示范戶8000余戶,輻射帶動16萬余戶。

  1+5“名師帶徒”形成鏈式效應

  名師帶徒,師從何來?“選拔本土人才、聘請專家教授、培養未來名師。”黃龍說。首先,將理論知識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市、鄉兩級技術員,農業系統已退休仍從事產業化經營的技術員、鄉土人才選拔出來,作為本地師資庫中的壓箱資源。

  其次,從更高級別的農業科研院校聘請專家、教授,如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遺傳繁殖教授茍興能、西南財經大學農業品牌中心主任茍興才、福建農林大學蜜蜂學院副院長梁勤、四川省養蜂站站長王順海等知名專家。

  另外,每年從新農村建設優秀人才庫中遴選50人,對其開展前沿技術、品牌打造、營銷理念等方面的提升培養,每年遴選100名“田秀才”、“土專家”、“農民企業家”等農村實用人才,進行一個產業周期的全程培育,進而成為本地“名師”,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出464人。

  然后,江油市根據主導產業發展現狀種養業全覆蓋,開設水稻、小麥、油菜、蔬菜、水果、生豬養殖、肉蛋雞養殖、肉牛養殖、蜜蜂養殖、淡水魚養殖及特色水產養殖專業培訓班,并在一些重點鄉鎮建立產業實訓基地,農民田間學校,實施案例教學。尤其是讓“名師”帶技術、項目、信息與“徒弟”結成對子。如蜜蜂養殖“名師”魏錫陽幫助“徒弟”唐天喜成功解決了螨蟲危害,挽回經濟損失12.3萬元,師徒在結對幫扶過程中共同發展致富。

  在省級貧困村大堰鎮集賢村、銅星鄉五佛村、重興鄉石橋河村、大康鎮旱豐村,經梁勤教授的指導,每村遴選出20戶有動手能力的貧困戶納入“名師帶徒”三段式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范圍,經過“集中培訓、交流參觀”培育環節后,再為每個村安排一位養蜂“名師”示范養殖,開展“師徒結對”,進行為期一個生產周期的幫扶服務,讓貧困戶充分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掌握育王、分群、病蟲防治、越冬等關鍵技術。

  培育出來的本地“名師”何春梅創辦了國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立起農旅融合休閑旅游觀光園,她又培養出400多名具有種植、養殖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帶動了150多戶農戶致富,形成了“培育一個人才、辦起一個企業、興起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致富”的鏈式效應。

  政策支持新農人創業創新

  2015年來,江油市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產業發展需求,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政策,將土地流轉、技術服務、農村小額貸款、農業保險等農業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向新型職業農民傾斜,并細化到位,注重落實。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個人檔案,對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行動態管理、繼續教育、證書年檢制度,建立與認定制度相配套的新型職業農民準入與退出機制。

  在創業環境方面從制度、政策上進行優化,要求整合資源、協力聯動、各盡其責、共同呵護,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供優質服務、實行重點扶持,形成良好的培育氛圍,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附子班學員黃元秀在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認定資格后,很快創辦起中壩附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地理標識產品道地中藥材“中壩附子”的品牌效應,公司生產的附子系列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等地;葡萄班學員肖長禮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后,創辦起紫珠莊園,通過優良品種引進、品牌打造等手段,莊園生產的葡萄收獲了良好的口碑,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在江油顯現強大虹吸效應,廣大農民踴躍報名。2015年度養殖業培訓班開班時,牛羊養殖班學員何花感慨地說,此次培訓不僅讓她學習到了實用的新型農業技術,更使她認清了農業的發展趨勢及方向,她將不懈努力,力爭成為一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極具創造力”的新型職業農民。

  技術培訓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位于江油市新安農業公園的正禾農業生態園,占地面積1500余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不斷發展壯大,短短不到5年時間,一個集特色水果種植、生豬飼養、旅游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園已然建成,成為綿陽乃至全省一匹黑馬。

  “生產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是我們的發展目標。”生態園負責人葉良剛表示,創業興業的路上免不了磕磕絆絆,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學習與追求,夢想終究會實現的。

  2010年,葉良剛從部隊轉業后,正逢新安農業公園建設如火如荼,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新安人,他決定在新安建設一座獨具特色的農業生態園。2012年底,綿陽正禾農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但對現代農業諸多技術體系十分陌生的葉良剛很快遇到了難題。

  2013年,第一批種植的獼猴桃開花了,但是雄樹與雌樹花期不遇,導致結出的果實比想象中少很多。為了攻克難題,公司安排葉良剛與技術骨干先后多次參加由江油市農牧局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并獲取了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

  經過一個產業周期的培訓學習,獼猴桃雌雄花期不遇技術難題終獲破解;病蟲防治、疏花疏果、整形修枝、儲藏加工等技術的掌握,也同樣解決了獼猴桃高產栽培技術難題;另外,品牌打造、營銷網絡建設等知識的汲取,極大地拓寬了葉良剛的視野。

  進而,公司與四川省農科院、西南財大、西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校積極合作,共同研發特色水果高產栽培集成新技術、培育葡萄新品種,成功掌握了葡萄促成栽培、獼猴桃蜜蜂授粉等多項關鍵生產技術。目前,與省農科院合作研發的6個新品種已進入試種階段。

  此外,公司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先后組織以返鄉創業農民工為主體的技術隊伍前往浙江、成都等地考察學習,提升了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科學種植帶來了豐厚的收入,2016年生態園有機水果收入達500余萬元,2017年有望突破830萬元。

  如今,葉良剛又玩起水果的訂購認養農事體驗模式,并不失時機地布局鄉村旅游。2016年,生態園接待游客6萬人,實現旅游收入120萬元,2017年預計達到230萬元以上。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