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一粒小麥變身500種產品
详细内容

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一粒小麥變身500種產品

 

  6月3日,10余臺收割機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紙坊鎮后商村整裝待發。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糧食,一頭連著農田,一頭連著餐桌。糧食產業經濟涵蓋原糧到成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是糧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調節器”。 

  “目前,我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糧食產業體系,然而糧食產業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產能利用率低,糧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說。 

  在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求相對寬松的情況下,統籌好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能力建設,探尋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迫在眉睫。 

  “糧頭食尾”:做大做強糧食精深加工 

  在全國糧食系統,有著“全國糧食產業看山東,山東糧食產業看濱州”一說。正因為此,前不久國家糧食局把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交流會選在濱州舉行。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濱州也是糧食加工轉化大市,域內聚集著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163家。2016年全市糧食總產量306萬噸,年糧食加工轉化量1379萬噸。糧食加工轉化量為總產量的4倍多,濱州在糧食精深加工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我們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指引,實施‘工業強糧、科技興糧’戰略,推動糧食產業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循環融合、惠民安全’的濱州經驗。”濱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慶平如是闡述。

  窺一斑而知全豹。濱州的實踐成為我國糧食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目前,我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糧食產業體系。2016年,全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達到1.8萬家,加工轉化糧食4.8億噸,實現工業總產值2.8萬億元,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

  “然而,我國的糧食產業經濟依然面臨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產能利用率低,糧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6%。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改革創新,加快糧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才能實現結構優化、動能轉化和持續發展。”張務鋒說。

  為推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出臺關于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我國國情和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主食品工業化率分別達到88%和25%以上;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糧食企業達到50個以上。

  “吃干榨凈”: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 

  “吃干榨凈”不僅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原則,也是現代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指針。

  在發展中,“循環融合”成為濱州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按照“吃干榨凈、循環發展”的原則,濱州引導糧油加工企業積極參與和主導組建專業合作社,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訂單農戶”模式開展土地流轉、訂單收購,并在原料高效利用、產品梯次開發等方面加強研究。目前濱州全市小麥、玉米、大豆原料利用率均達98%以上,小麥精深加工形成覆蓋一、二、三產業的完整循環產業鏈。在山東濱州中裕食品公司,每一粒小麥從里至皮被榨干吸凈,轉化成面粉、酒精、液體蛋白飼料等十大類500多種產品。

  目前,全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已有2558家,建立原糧基地6546萬畝,涉及1385萬農戶,成為工業反哺農業的有效載體之一。

  專家認為,要促進糧食產業融合發展,就要從各環節分散經營向“產購儲加銷”一體化轉變,發揮糧食加工轉化引擎作用,發展“新六產”、協同聯動、融合發展,形成“大糧食”“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格局。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原院長、國家糧食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姚惠源認為,構建全產業鏈經營模式,有助于創建優質名牌,通過品牌建設,引起整合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等環節的資源,引導原糧標準化生產,建立一批規模化優質特色專用原糧生產基地。

  “美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85%,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例超過4∶1,全球四大糧商有三家來自美國。”在姚惠源看來,只有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糧食企業,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糧食產業鏈條,才能統籌利用好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在國際糧食產業分工中爭得主動。

  “三鏈協同”:增加多元化、個性化產品供給 

  山東省擁有4家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糧食企業,其中3家位于濱州,其中又有兩家位于同一個村——鄒平縣韓店鎮西王村。這兩家企業的玉米油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0%,堪稱中國玉米油行業“雙子星”,它們就是西王集團和山東三星集團。

  “從初級產品玉米淀粉、葡萄糖到現在的注射性葡萄糖、功能性結晶果糖,我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玉米加工產業鏈,每一次產品升級,產品附加值增加20%~50%,現在總的產品附加值已經增長了十幾倍。”西王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王紅雨介紹說。

  并非每一個企業都有著這樣的加工轉化能力。

  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糧食產業鏈條依然較短、關聯度較低。“其中的兩個70%值得關注,一是70%的糧食加工企業從事米面油等初級產品加工,二是70%的成品糧油加工企業尚未實現副產物綜合利用。”張務鋒說,解決的辦法就是促進“三鏈協同”,打通糧食的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最終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

  在我國各地,提高糧食產業經濟科技含量和價值含量的努力已經展開。

  黑龍江是全國重要糧食主產大省,糧食商品率達到80%以上,但是糧食加工業發展一直比較滯后。黑龍江抓住糧食收儲市場化改革的契機,推進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今年上半年,黑龍江加工原糧241億斤,實現產值362億元,利潤增長了7倍。

  “糧食品牌化建設是實現糧食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提高轉變的重要一環。”張務鋒說,例如吉林省瞄準市場需求,充分挖掘優質糧食資源,集中打造大米核心品牌。僅用3年時間,吉林大米就已經建設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大米,這些實踐都為破解“稻強米弱”“麥強面弱”的糧食加工行業發展困局提供了新的啟示。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