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砥礪二十載,讓世界聆聽駐馬店
详细内容

砥礪二十載,讓世界聆聽駐馬店

  砥礪二十載,讓世界聆聽駐馬店

——寫在第二十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洽談會”召開之際

  本報記者王玉琪 曹茸 張培奇 任璐 范亞旭

  李拴緊的電腦里還保存著去年第十九屆農洽會開幕時的照片:懸空漂浮的彩球,鱗次櫛比的展臺,摩肩接踵的人流……場面恢弘而熱烈。尤其是來自東盟、非洲的代表團,裹著白頭巾,亮著黝黑的皮膚,被相機一一定格。

  照片的拍攝地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的天中廣場,“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這個古代南來北往的信使駐驛歇馬的城市,正把“天中”這個詞,從古人的美好寄托轉變成現實。

  變化源自這座城市和一場盛會的牽手。1998年12月14日,由農業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駐馬店承辦的第一屆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會召開。從那時起,盛會年年辦,彈指20年。

  20年間,“東西合作會”在漸長漸成中更名為“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從當年的“馬路市場”成長為5A級“國字號”農展會;從單一的農產品交易演進為技術、科研、資本、政策一體化交流協作;從中原大地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20年后,駐馬店牽手農洽會再次啟程,帶著金秋的濃墨重彩,帶著積淀的累累碩果——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435家,產業集群超千億元規模;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萬元,增速居全省前列;城鎮化率提高20多個百分點,一躍成為“國家衛生城市”。

  20年的歷程,積聚著駐馬店人面向未來砥礪奮進的力量。“農洽會20年,迎來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檔升級,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實現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第二十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前夕,駐馬店市委書記余學友信心滿懷:“農洽會的精彩將永不落幕。”

  展會謀變——

  從“馬路市場”到5A級展會,從上門推介到賓客云集,農洽會這張名片愈發響亮

  李拴緊是駐馬店市農業局農業交流中心主任,可能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和農洽會真的“拴緊”了。參與辦會長達20年,他被人稱為“農洽會活化石”。時隔20年,他依然記得當年那一幕:1998年初,聽說市里要辦全國性的展會,一時間上上下下都很振奮,可是盤盤現有資源,底氣少了一半——沒有像樣的展館,沒有大型活動組織協調經驗,就連能不能請來參展商都是個未知數。但當時箭在弦上,“駐馬店決心要辦這個展”。

  1997年,我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這是改革開放20多年,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中的一幕。時代的快車還在奮力前行,但隱憂也悄然而至。據當年統計,占全國人口2/3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產值卻只占1/3。于是,東西部合作交流,被中央提上政策議程。位居中原地區,地理上天然連接東西,駐馬店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機遇,在全國率先實施鄉鎮企業東西合作工程,并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三大東西合作示范區之一。

  駐馬店工業基礎薄弱、農業大而不強、城市建設滯后,要想系統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巧借外部力量,激發市場活力,并借此持續推動區域合作。1998年,當首屆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籌備的消息傳來,駐馬店人知道,機會來了。

  可招商邀商實在太難了!這是第一屆籌委會工作人員的共同感受。由于當時交通、通信條件有限,首屆展會又沒有知名度,光是邀請省內企業,都要來來回回說服。“‘跑斷腿’去上門推介,回來后還要不停打電話對接。最后,磨破嘴皮子請來了兩三百家企業。”

  1998年12月14日,在駐馬店市火車站廣場前,第一屆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會正式開幕。臨時搭建的展棚里,一下子擠進1.2萬多人,3天的時間,貿易成交額達17.5億元。當年的報道說,“這為駐馬店經濟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火車站前初露頭角,大會正式“入軌”啟程。第二屆、第三屆……組織規模越來越大,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參展商數量成倍增加。會場從馬路廣場搬進了會展中心,知名度也從省內走向全國,并邁向國際市場。

  順著這樣一組時間軸,可以清晰地觸摸到農洽會的發展脈搏——

  2003年,第六屆展會簽約項目579個,投資總額近50億元,比第一屆翻了近一倍,市場化運作加速;

  2010年,第十三屆展會主題全面聚焦“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4000多家參會企業中,不乏思念、徐福記、康師傅等一大批知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化更加突出;

  2012年,第十五屆展會成為國內唯一一個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題的4A級盛會,吸引來自國內外近兩萬客商前來對接洽談,投資金額480億元,向品牌化、國際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時間進入2017年,即將舉辦的第二十屆農洽會由4A級展會提升為5A級展會,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等26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180多家境外企業已報名參展。與此同時,會前還將上線農洽會O2O跨境交易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展銷交易相融合,讓農洽會擁抱信息化。

  農洽會這張名片愈加響亮,當初辦展的決心,如今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每年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市和境外4000多家企業參會參展、洽談合作,累計攬下超5000億元訂單,帶動泰國正大、臺灣徐福記、河北君樂寶等一大批知名農業企業落戶駐馬店。特別是近年來,積極融入五大發展理念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家境外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展,參會境外客商近400人,四海賓朋云集,共謀發展大計。

  產業聚變——

  轉型升級有動力,產業融合有路徑,農洽會作為行業交流的重要平臺,帶動農產品加工業迸發新活力

  一顆花生,連果帶秧能值多少錢?種了一輩子花生的正陽縣傅寨鄉農民李大兵發現,這個問題越來越難回答了。以往,花生去殼留果送到榨油廠,剩下的都成了垃圾。如今,花生殼、花生秧都被養殖企業爭相買走用來做飼料,每畝竟然能賣200多塊錢。

  駐馬店所轄正陽縣是“中國花生第一大縣”,花生種植面積從40萬畝擴展到150萬畝,花生食品從炒貨到調味牛奶,秸稈果殼從垃圾到綜合利用,在這樣的變化過程中,曾經不起眼的小花生成了當地的“當家產業”。

  這些年來,雖然“全國油料生產百強冠軍縣”“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等各種牌子拿到手軟,可真正讓正陽花生產業揚名海內外,讓知名花生加工企業爭相前來設廠,讓正陽花生價格成為全國市場“晴雨表”的重要機緣都來自農洽會。

  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盛會,農洽會重點展示產業發展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提速產加銷、產學研、貿工農一體化進程,為轉型升級增添新活力,為產業融合探索新路徑。

  20年20屆,農洽會的關注度不斷高漲,不僅因為它是產業發展新成果的巡禮,也承載著人們對深加工農產品的新需求、新企盼。來自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前來展示觀摩、對接洽談,留下成果、帶走經驗,它們在各地生根發芽,成長起來又推動了產業向前。

  小展臺連著大產業。在這一時間節點上,回看正陽花生產業的成長歷程,恰恰折射出農洽會作為催化劑,持續拉動著農產品加工業實現兩大關鍵變化——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每年農洽會,花生總是正陽展廳響當當的“主角”。起初,顆粒飽滿的花生米被擺上展臺,“正陽花生”很快在市場上收獲好評。得天獨厚的花生資源吸引著業內專家來到正陽,開展良種繁育、機械研發、試驗示范,又進一步促進了正陽花生的產業發展。在這之后,農洽會正陽展廳里,又多了花生全程化種植機械、優良花生種苗等,展示著正陽花生產業轉型升級的實力與潛力。

  “現在不像以前,種花生不費啥勁兒!過去一人一天收不了1畝,現在機收1個小時搞定四五畝。”眼下花生收獲正酣,田間地頭機聲隆隆。正陽縣豫豐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新建介紹,在農洽會的搭橋下,公司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建立博士專家工作站和實驗基地,研發生產的“金土地”花生系列機械不但耕耘本土市場,還遠銷山東、內蒙古、海南等地,年產值突破1億元。

  從農洽會上嗅到機遇的,還有花生食品加工企業。看中了豐富的花生秸稈資源,君樂寶乳業在第十八屆農洽會上簽約落戶。按照計劃,投資10億元打造的華中地區大型奶牛養殖、乳制品生產和牧場觀光基地年內全部落成。已建成投產的乳制品生產線,每天產量達200多噸。前端利用發展秸稈養殖,中端生產乳制品,后端拓展觀光游,讓一產“接二連三”,也促成了環保與經濟效益“一舉兩得”。

  轉型升級,讓正陽花生產業勇立潮頭;融合發展,則進一步實現了地方品牌的價值攀升。

  無獨有偶,在農洽會的穿針引線下,泌陽縣從集群培育方面把夏南牛產業向前推進一大步——會上簽約的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以商招商,與麥當勞、肯德基、周黑鴨等知名企業聯手,實現牛肉產品精深加工集群;“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帶動5萬農戶種植青貯玉米專用品種,形成秸稈收儲飼料化加工集群,為夏南牛全鏈條加工業提供堅實支撐。

  在駐馬店,更多的“正陽花生”“泌陽夏南牛”正借助農洽會的力量成長壯大。截至2016年底,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累計實現總產值1500億元,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0多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5家,形成了駐馬店市第一個超千億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為把駐馬店打造成全國農業品加工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認為,這正是農洽會的意義所在。“經過不斷探索和創新,農洽會已成為政策宣傳、市場服務和行業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加工企業尋求合作伙伴、掌握先進技術、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業動態、明確投資方向、促進產品銷售的重要合作交流平臺,對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城鄉迎變——

  創業創新產業興,脫貧攻堅群眾富,農洽會催生城鄉建設“加速度”,實現從內到外一起美

  “與想象的不一樣!”來到駐馬店,無論是城區的市容市貌,還是鄉村的村容村貌,都讓人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中國的城市版圖上,駐馬店并沒有太過耀眼的城市元素,甚至因為外出務工人數多、城鄉發展相對滯后,背上一些歷史包袱。不過,連續20年召開的農洽會,為駐馬店開啟了一個更為寬廣的舞臺。農洽會促進了地方各項產業快速發展,更為這座豫南小城帶來一場里程碑式的改變。

  農洽會催生了駐馬店城鄉建設“加速度”,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實現從內到外一起美:

  ——道路提質改造。全面打通斷頭路、整治背街巷的同時,今年啟動實施12條組團連通工程、42條主次干道維修等項目;

  ——生態持續優化。對中心城區6條河流進行了集中整治,實施4個水系公園建設,啟動了水系連通工程,全面實施了雨污分流;

  ——展覽展廳升級。總投資16億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的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正在抓緊施工,預計明后年建成投用。屆時,農洽會從硬件條件到配套服務都將極大提升。

  如今的駐馬店,主城區建成面積已由20年前的15平方公里發展到8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先后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目前正向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邁進。

  外在的變化放眼可見,內在的變化則融于平凡的點滴之中。在駐馬店開源湖好人主題公園,駐馬店好人群像映入眼簾,他們中有被稱為“農民工司令”的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張全收,有榮登“中國好人榜”、被譽為“孤兒院里的好爸爸”的駐馬店上蔡縣陽光家園(孤兒院)主任、黨支部書記李國華,還有被弟弟妹妹尊稱為“嫂娘”的第五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趙小參……據介紹,截至今年4月,駐馬店已有5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農洽會推動產業興,更為駐馬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按下“快進鍵”。

  地處黃淮平原,駐馬店的農業資源可圈可點: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常年糧食產量140多億斤,其中小麥總產是全國的1/28,芝麻產量全國第一,生豬出欄量、肉類總產量居河南第一位。然而,農產品多而不優、農業大而不強、農民增收乏力,一直是駐馬店棘手的“家底”。如何實現傳統農區從外在形象到發展內涵的整體提升?正是與農洽會的牽手,拓開了出路。

  “農洽會創造更多產業融合機遇,延伸了農產品加工業價值鏈,促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農民因加而種、因加而養,成為農村創新創業和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產業壯大了,農民富裕了,城市發展也同步受益。”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星說。

  周巍峰就借此實現了轉身——從種植大戶變為創業明星。這個上蔡縣黃埠鎮農民,靠著農洽會獲得了第一桶金。“第一回上會沒錢沒經驗,還是搭著別人的攤位一起賣。”周巍峰記得,2003年的農洽會上,他花費心思培育出能生長達3米的巨型絲瓜亮相展會。每個高達60元的售價,讓他堅定了靠絲瓜創業的想法。

  更高的價值被慢慢發掘。絲瓜水有抗皺美白的功效,又趕上電商“井噴期”,周巍峰琢磨著萃取絲瓜水銷售。連上一根網線,貌不驚人的護膚品打開了銷路,創造了“一天賣出10萬瓶”的銷售奇跡。2015年,“巨型一號”絲瓜水獲得農洽會金獎。如今,他帶動周邊農戶種植絲瓜7000多畝,畝均收益達到兩萬多元。

  農洽會激活了不少像周巍峰一樣普通農民的創業熱情。駐馬店各級政府部門順勢而為,下大力氣支持和保護。全市共建立了7個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區,提供注冊登記、創業培訓、資金扶持、人力招募等“一站式”服務。各級園區吸納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31957人,創辦各類實體1282家。

  創新創業快馬加鞭,脫貧致富也同步提速。

  “每年農洽會簽約好幾億元訂單呢,我們這兒的貧困戶,只要有勞動能力,掙錢不用愁。”上蔡縣久久農產品公司總經理李衛國介紹,久久牽頭聯手100多家涉農企業成立的糧食產業聯合體,與周邊農戶抱團,實現種、養、加工分工合作,采購、深加工、銷售、運輸、儲藏一體化。貧困戶進入產業鏈,不愁沒活兒干、沒錢賺。

  “產業扶貧要‘接地氣’,不光看規模,更要算效益。”上蔡縣委書記胡建輝說,從這個角度出發,農洽會已經成為貧困地區宣傳推介特色農產品、加強市場開發、引導發展新業態的有效平臺。

  “家門口就有產業集聚區,種地打工兩不誤!”作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遂平縣則在農洽會的牽引下,先后引進徐福記、今麥郎、英聯飼料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形成食品加工業產業集群。1萬多個就業崗位,讓貧困戶不再東奔西走,在家門口就能致富。

  ……

  砥礪奮進二十載,不忘初心再啟程。金秋9月,嶄新的駐馬店將再次聚焦人們的目光,向四海賓朋敞開懷抱,共赴一場農產品加工業的盛會之約!駐馬店,不見不散!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