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開啟改革新征程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自2015年啟動實施以來,各試點地區堅持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研究和把握試點規律、方法,明確推進試點思路,穩步推進各項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批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公司、農民合作社發展起來,土地經營權入股的運行機制日益完善,引導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政策體系逐步建立。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允許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2015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和龍頭企業。2016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強調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貫徹落實中央要求,2015年農業部在黑龍江省樺南縣、江蘇省武進區、浙江省桐廬縣、山東省青州市、重慶市涪陵區、四川省崇州市、貴州省盤州市等7個縣(市、區)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 經過兩年探索實踐,7個試點縣(區、市)在入股模式、風險防范、政策配套、產業扶貧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和舉措。 探索多種入股模式。農民直接入股公司,農民與原公司成立新公司,農民直接入股合作社,農民與原公司入股合作社,農民先入股合作社再入股公司,農民與公司開展非法人形式的股份合作等模式,能夠廣泛適應各地的不同需求。摸索風險防范辦法。從公司、合作社章程到財務公開、日常監督等方面充分保障農民權益,并重點推廣“保底收益+股份分紅”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大保險力度,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對農業生產保障作用;通過財政設立風險保障金,或讓公司、合作社繳納一定資金,降低經營不善時農民面臨的風險。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快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研究制定土地經營權入股的相關管理辦法和示范合同,推動土地經營權價值評估和流轉指導價格發布;安排資金對入股的公司、合作社給予支持,組織專家為參與試點的地區做好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等。帶動農業產業扶貧。一些貧困地區引導農民把土地經營權入股到公司、合作社,結合扶貧資金發展農業產業,在公司、合作社產生良好效益前先給予農民“保底收益”,在產生效益后實行“按股分紅”,這些公司、合作社還吸納部分農民就地就業,有效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總體上來看,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探索創新了土地經營權流轉方式,豐富了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具體實現形式;促進了土地連片經營,方便統一耕作,有利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開拓了農民增收新渠道,讓農民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利潤,幫助農民更好地轉移就業。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十八屆三中全會后,農業部迅速組織對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開展專題調研,了解各地開展的相關探索,并召開專題座談會交流研討。2015年,組織相關試點省級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縣級人民政府和農業部門召開試點工作策劃會,研究試點的主要內容、基本原則、范圍與步驟、組織與實施等,在此基礎上,指導各地研究和申報試點方案,經審核批復后組織實施。2016年,組織人員赴各個試點縣(市、區)開展了調研督導,并在重慶舉辦了試點經驗交流活動,交流研討試點階段性成效,研究解決試點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2017年,下發試點督察通知,組織人員赴相關試點地區開展調研督察,整理匯編試點配套政策文件,推薦入股典型案例,并在貴州省盤州市舉辦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總結交流活動,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為配合試點工作,農業部安排項目資金予以支持,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農業部將深入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研究解決土地經營權入股中的關鍵問題,進一步總結入股的做法和成效,加大對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力度,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指導和管理服務,引導和促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有序發展。 黑龍江樺南 土地按股分紅,共享經營收益 股權明晰成合力。樺南縣制定了《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價值評估辦法》《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管理辦法(試行)》,并以樺南圣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試點對象,開展了土地經營權直接入股公司模式探索。樺南圣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有機水稻種植,股東成員是15戶農民和樺南圣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5戶農民以1200畝土地經營權入股,作價960萬,占圣田公司49%股份。樺南圣杰農業發展科技有限公司現金出資1000萬元,占圣田公司51%股份。 利潤分配惠多方。利潤分配的總原則是“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沒有設置“保底收益”。圣田公司的利潤分配安排如下:一是確定公司稅后利潤,按照公司全年總產值減去所有費用,再減去上繳稅金計算。二是提取“兩金”(公積金和風險基金),其中,預留稅后利潤的10%作為公積金,用于擴大再生產;預留稅后利潤的10%作為風險基金,作為入股風險防范的專用資金。三是公司稅后利潤的80%作為股東分紅,15個農民股東和樺南圣杰農業發展科技有限公司按股權占有數量進行分紅。 防范機制降風險。購買種植業保險,保證水稻種植遇災時,獲得風險補償。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公司生產經營做出風險評估報告,降低農民失地風險。公司向入股農民承諾,不用入股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不做“非糧化”經營。公司嚴格財務管理制度,經營過程中財務透明,公司向全體股東公布財務收支報告,對財務狀況有異議的股東可隨時查詢公司賬目。 江蘇武進 創新政策配套,助力入股探索 創新設立流轉管理機制。明確自然人、工商企業進入農業鼓勵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的政策界限,土地經營權流轉給自然人、工商企業,在流轉合同簽訂前,由發包方對其農業經營能力、經濟實力和流轉用途等情況進行審查。 創新設立價格發布機制。科學劃分土地類別,廣泛建立價格觀測點,合理確定指導價格,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常州市武進區農村產權交易所”門戶網站上定期發布價格。 創新設立價格評估機制。在全區基本完成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研究制訂承包土地經營權價值評估辦法,以此作為土地出租、土地經營權入股、抵押等經營活動的重要依據。 創新設立入股分配機制。探索“保底收益+股份分紅”等多種形式分配方式,確保農民既享有穩定收入,又能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創新設立風險防范機制。建立風險提示機制、風險控制機制等,農民以行政村為單位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行政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參與風險防控,充分保障入股農民的基本權益。 創新設立信用評價機制。完善對農業經營主體的信息征集體系,建立信用評價機制和信息共享平臺,強化信用信息應用,從而充分發揮信用引導的正向激勵作用。 浙江桐廬 三類模式并行,分紅收益可觀 “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直營模式。即農民以土地經營權作價入股,成立土地股份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全縣已有22家土地股份合作社(籌)提交工商登記申請資料,累計入股土地面積6180畝。 “土地股份合作社+企業”社企合作模式。即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先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企業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如桐廬農發糧油專業合作社和桐廬中村畈糧油專業合作社分別以土地經營權入股集中社員耕地1650畝和600畝,再以每畝600元作價入股杭州市博潤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工商登記。 “農戶+農業企業”土地股份公司模式。即農民以土地經營權直接入股企業,采取租金保底、股金分紅、薪金創收“三金合一”。杭州雨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按土地經營權作價入股形式流轉舊縣街道舊縣村166戶農戶316畝土地,生產蔬菜、草莓等優質果蔬產品,給予農民租金保底,盈利按股金實行分紅,并吸納部分有勞動能力、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的入股農戶在公司打工賺取薪金。 山東青州 分類入股聯營,保障各方利益 分類探索經營權入股模式。根據試點單位的不同特點和組織架構,分類探索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不同模式。 南小王晟豐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土地經營權入股青州市天祿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探索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再以土地經營權入股龍頭企業的“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模式。所有流轉的土地每年固定享受保底收益,合作社在年底按比例提取10%公積金用于合作社運營、5%的公益金后,再將所有剩余利潤根據股份進行分紅。 青州家家富果蔬專業合作社探索農民以土地經營權、資金、大棚產權等多種要素入股合作社的入股模式,采用以年租金乘以入股年限折算為資金的方式,合理確定土地股份。 探索以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與土地經營權入股試點相配套,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進一步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拓寬農村融資渠道,有效緩解貸款“抵押難、擔保難”問題。目前青州家家富果蔬專業合作社正在積極進行以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 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試點公司、合作社均與農戶簽訂《土地入股合作協議》,通過書面文件明確雙方責任。同時,規劃低風險的種植方式,設立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風險補償金,出臺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管理辦法等進行風險防范。 建立財務公開機制。試點公司、合作社財務公開部分必須包括:財務計劃、各項收入、各項支出、各項財產、債權債務等。 重慶涪陵 保障農民收益,促進產業融合 探索注冊管理機制。制定了《涪陵區農村土地經營權價格評估辦法》《涪陵區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注冊登記及退股管理辦法》,對土地經營權的價格評估和土地股份組織的登記、退出進行規范管理。 探索利益分配機制。將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的份額作為優先股,實施“保底收益+股份分紅”。對入股的公司、合作社來說,當每股的分紅低于保底收益時,執行保底收益,當高于保底收益時,則按股分紅。 探索風險防范機制。在加強對農民風險提示的前提下,明確要求入股的合作社、企業通過購買農業保險、對農民實施財務公開等途徑,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同時,政府建立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相關風險保障資金。若合作社、企業經營不善,政府用風險保障資金替農民償還債務、回購農民原有的土地經營權。 探索政策扶持機制。財政每年從整合的涉農項目資金中劃出20%的比例專門支持土地經營權入股產業化經營,并優先解決農業發展用地等專門的政策措施,執行稅收優惠政策等政策措施等。積極推動試點企業開展農業保險,保險費用按照企業自籌一半、政府補助一半的原則進行補助。 貴州盤州 做優特色產業,完善聯結機制 強化組織領導及政策引領。全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層層抓好落實。 做優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要求,全市共完成刺梨、核桃、茶葉、軟籽石榴、紅梨、元寶楓、油用牡丹等一批萬畝核心示范基地。 創建平臺公司牽頭發展機制。明確由5家市屬國有平臺公司牽頭發展刺梨、核桃、油用牡丹等8大主導產業,采取“平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產業基地133.9萬畝。 搭建集團化幫扶發展措施。按照“連片開發整體推進、扶持一村變化一村、扶持一戶見效一戶”的理念,推出“211”集團化幫扶模式(即1家國有平臺公司和1家金融機構整合不低于1億元資金幫扶1個鄉鎮)。 健全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平臺公司+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為入股的農戶優先安排勞務,同時鼓勵“農戶直接入股到公司”“農戶入股到村級合作社,再由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出租給公司”“農戶入股到村級合作社,由村級合作社抵押貸款再投資”等模式也在發展。 四川崇州 探索經營形式,培育新型主體 農民+合作社+公司,建立新公司。農戶以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再以農村土地經營權作價入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技術和資金等要素作價入股,組建新的農業公司。公司采取“優先股+分紅”分配方式,在確保農戶土地經營權入股基本收益后,剩余利潤再參與公司分紅。 農民+公司,建立新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技術、資金等要素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員,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土地經營權作為優先股,按照公司需求開展生產經營,合作社財務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公開聘用農業職業經理人從事生產經營管理,獲得的純收益優先保證土地經營權基本收益。 農民直接成立合作社。積極推廣“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模式,即村委會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成立合作社,合作社理事會聘請農業職業經理人負責生產,合作社盈余用于支付職業經理人傭金和土地經營權分紅。這種模式下,土地經營權占有股份多少按照土地面積計算,股份多少與土地的質量、位置等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