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貴州:玉米之變書寫改革大文章
详细内容

貴州:玉米之變書寫改革大文章

  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示范、青貯玉米促進畜牧發展、鮮食糯玉米現場品鑒……近日,在貴州省2017年玉米綠色高產增效技術示范推廣項目現場觀摩暨培訓會上,多種形式的玉米發展模式,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生產找到了發展路徑。

  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戰略任務,玉米價值鏈轉型升級是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貴州成為國家玉米調減的區域之一,經過兩年的調減,2016年的玉米種植面積比2014年減少了70.7萬畝,減幅為6%。

  貴州省農委總農藝師黃俊明介紹,玉米調減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玉米的階段性供過于求,價格持續低迷,造成農民種植玉米效益低下,地方各級政府結合調結構轉方式和助推脫貧攻堅,雙管齊下調減玉米種植面積。

  “玉米是用途最為廣泛、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是食品、飼料、工業原料兼用作物,貴州農民有著種植玉米的經驗和傳統。一直以來,農民種植作物并不能準確瞄準市場,導致出現豐產不豐收的狀況!秉S俊明說,為了落實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貴州從玉米開始落實,進行品種之變。

  去年以來,貴州根據玉米生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調減實際,優化結構、轉變方式,實施玉米綠色增產增效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提高玉米生產科技含量和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藏糧于技增產

  藏糧于技,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為了促進玉米產業健康發展,貴州省以綠色發展為主要內容,大力轉變玉米生產、經營和資源利用方式,通過典型示范和模式攻關,帶動大面積增產增效,促進均衡發展。

  在黔西縣金碧鎮中寨村的玉米綠色增產增效技術示范點,全村2000多畝耕地實行馬鈴薯—玉米“雙套雙”種植,實現了馬鈴薯畝產1100公斤,玉米400公斤的產量,畝純收益1100元以上。金碧鎮黨委書記王軍介紹,鎮里對20多個品種進行評比試驗,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進行種植。同時開展“馬鈴薯—玉米—紅薯”連作模式示范,玉米與大豆、紅薯、生姜、花生4種糧經作物套作模式示范等新技術,探索出綠色高產高效種植模式。

  “牢固樹立‘綠色、增產、增效’理念,堅持綠色生產不動搖,開啟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增產增效新模式,把‘綠色’內涵和要求貫穿于增產增效全過程,總結出更多更好的綠色生產模式,豐富玉米套作模式內容,完善玉米品種類型,實現玉米生產調結構、轉方式、促增效、助增收、可持續!辟F州省農技推廣站站長馮澤蔚說。

  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綠色高產增效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實施,實現項目區平均畝產比非項目區增產10%以上或項目區平均畝純收入比非項目區增加15%以上,示范帶動全省玉米增產增收。  

  農牧融合增收 

  根據農業部的部署,貴州的玉米種植面積將保持在700萬畝左右,而貴州卻從中敏銳地嗅到了改革勢在必行的訊息,并付諸行動,引導農民適度調減普通籽粒玉米的播種面積,發展高效青貯飼料玉米。

  貴州發展高效青儲飼料玉米,不是被動行為,而是出于為農民解憂。近年來,受貴州省建設生態畜牧業大省等政策的推動,作為飼料的玉米消耗量巨大,甚至需從外省調運。大力發展青貯玉米等飼用作物,適度替換普通籽粒型玉米,可為貴州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優質飼草料。

  據統計,貴州省2016年青貯玉米面積42萬畝,比2015年增加了75%,但占全省玉米面積的比重不到4%,其市場需求與發展空間巨大。

  今年,貴州省農技推廣站就以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關嶺牛”為突破口,與四川農大開展合作,引進青貯玉米品種,搭配本土青貯玉米品種,在關嶺縣中、高海拔區域進行品種試驗,效果顯著。

  2016年,黔西縣觀音洞鎮的金源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與縣農牧局合作,流轉土地種植2000畝青貯玉米,實現了畝生物產量4160公斤,有效解決該公司發展肉牛的飼草問題。

  “以前種玉米拿來吃,現在主要做青貯飼料,靠種青貯玉米不僅解決了養殖業飼草問題,還帶動了老百姓增收。”公司負責人熊祥芬說。為了帶動貧困戶養殖致富,按照每頭牛3000元的價格賒能繁母牛給貧困戶飼養,對貧困戶進行養殖技術培訓和指導,最終公司回收商品牛,形成滾動發展。2015年公司共發放25頭能繁母牛給貧困戶飼養。

  農牧融合不僅解決了飼草短缺的問題,還帶動了就業。目前,貴州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往往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是老年人,相比繁重的農活,種養結合的牛羊產業有著更適宜的勞動強度,更能避免留守老人因缺乏勞動能力而滑入貧困。  

  產業升級增效 

  貴州在玉米產業結構調整中,把鮮食玉米定為主攻方向。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重食品的營養保健和豐富多樣,因糯玉米肉質香糯細膩,甜玉米皮薄甜脆,很受人們喜愛,每當鮮食玉米上市季節,菜場、超市、住宅小區都會出現鮮食玉米備受青睞的場景。

  在上述的現場培訓會上,品鑒鮮食玉米的環節讓基層農技人員大開眼界、大飽口福;顒蝇F場,六七個鮮食玉米品種依次排開,大家通過品嘗來進行打分評比,最終確定出最受大家歡迎的品種。

  “經過這次培訓,不僅讓我們認識了鮮食玉米,更增加了我們發展這個產業的信心。”參加會議的基層農技人員紛紛說。

  近兩年來,貴州鮮食玉米面積一直穩定在90萬畝左右,僅占全省玉米種植面積的8%。同時,全國鮮食玉米的面積達到1800萬畝,并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

  鮮食玉米發展空間巨大,貴州具有喀斯特地貌立體農業優勢,從低熱河谷區域到中高海拔區域,做好區域規劃,布局貴州鮮食玉米種植帶,建設綠色鮮食玉米種植基地,充分利用低海拔地區熱量條件,實現一年兩熟種植,保障周年供應。

  “糯玉米的種植給我們群眾帶來了很大的收益,從去年的生產來看,早熟玉米鮮棒每公斤達到3.2元,晚熟玉米鮮棒每公斤3.6元,每畝的產值都超過了4000元!闭诘乩锊榭唇衲暧衩咨L的黔西縣鼎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碧林告訴記者,種植糯玉米的土地,冬季還能種一季蔬菜,蔬菜的產值基本上都超過了2000元。

  “這樣算下來,種植一畝糯玉米,扣除種子、肥料、勞動力等投入,畝年均收入在5836元以上。”劉碧林說。

  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增強農民種植的信心,消費群體的消費興趣,更重要的要完善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以鮮食玉米種植帶為中心,有序地引入企業或者扶持合作社進行訂單種植,農超對接,完善鮮食玉米的加工配送環節;同時,開展鮮食玉米品鑒推介,以大眾的口味喜好確定符合市場需求的主推鮮食玉米品種,有的放矢,逐漸完善優化鮮食玉米全產業鏈布局!痹诖髸希瑏碜员本┦修r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趙久然研究員在做《我國玉米生產形勢及玉米結構調整方向》主題報告時說到。

  從普通籽粒玉米到高效青貯飼料玉米,再到甜糯玉米,書寫的是貴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文章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