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科研育種跳出傳統作坊模式:以權益比例清晰為激勵以權益比例清晰為激勵—— 廣東科研育種跳出傳統作坊模式 ▼案例一 【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搭建商業化育種體系,成果轉化促進再創新 圖為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的優質高抗水稻新品種“華航31號” 近期成果: 2016年4月6日1時38分,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升空,在軌道上利用太空微重力等特殊環境完成了19項科學實驗。“實踐十號”上,同時搭載了來自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38份材料、共計987克干種子及組培苗。作為廣東省最早開展植(作)物航天育種研究的單位,中心也是國內唯一從事植物航天誘變育種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陳芃辰方瑋 ▼案例二 【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技術入股加市場化運作,共同助推成果轉化應用 圖為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培育的香蕉新品種 近期成果: 香蕉枯萎病自1993年在廣東廣州市蕉園被首次發現以來迅速傳播。而今年2月份,來自惠州市龍門縣的蕉農杜錦龍著實火了一把,他在香蕉枯萎病重災區種植的100多畝香蕉竟無一株感染。杜錦龍的“神奇”源自新品種——“中蕉9號”,該品種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選育。去年12月,“中蕉9號”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意見為“該品種田間表現高抗香蕉枯萎病,適宜在廣東省香蕉產區種植,在枯萎病嚴重地區可作為巴西蕉等主栽品種的替代品種”。李金璽 ●二八原則:讓科研人員不跨紅線權益明晰 ●育種模式:從“一棒子”干到底到全鏈條上各司其職 ●技術入股:品種轉讓不再做“一錘子買賣” 本報記者王澎 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一家依托華南農業大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質、抗逆”為特色,通過航天誘變、分子生物技術和傳統技術相結合,定向培育優質、抗逆、高產植物新品種和特異新種質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平臺。近年來,該中心相繼將雜交墨蘭、雜交蘭等技術轉讓給企業,推動了廣東商業化育種發展。 “在華南農大和中心里,團隊觀念深入人心,育種家取得的科研成果轉化后,從事基礎性研究的科研人員和輔助人員以及工人助理等也能享受到收益。”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航天育種中心主任陳志強說,“華南農業大學對整個學校全方位的科技成果轉化一視同仁,‘二八分原則’全面覆蓋各個科研環節以及基礎工作人員服務人員。” 科技成果轉化后的收益,20%給院校兩級(學校占5%,學院占15%),用作科研管理費用,80%中的30%(即24%)作為中心的科研再投入,剩下的56%打入中心員工福利的大盤子中去;每年年終根據每位科研人員的貢獻評出不同等級進行分配科研成果的轉化收益。這就是陳志強口中的“二八原則”。 如此一來,將權益放入制度的籠子中,科研團隊在不跨過紅線的基礎上有較高的自主權。無論是從事基礎性公益性研究,還是從事商業化育種,科研人員都可以享受到權益分配,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在陳志強看來,“二八原則”的順利實施得益于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搭建的現代化科研育種體系,中心科研涵蓋了育種技術研究→種質資源(親本)創建→新品種(選)培育→品種示范推廣的全程研究。為兼顧基礎性和公益性研究,中心在科研設置上參考了國外“商業化育種”模式,將育種的各個環節分段建立攻關組(車間),形成鏈條,前端研究為后端服務,打破了原有的課題組模式,不準許科研人員從材料到品種“一棒子”干到底,品種的選育由中心副主任統籌決定最終的成果。中心科研團隊各個環節在有效溝通協調的基礎上各司其職,極大地提升了科研速度和育種效率。同時,傳統作坊式的育種模式中,各自為戰、重復研究過多、帶頭人流失導致團隊潰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也正是由于該中心在育種研究上的獨特運作方式,其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上就不可能只針對最后的組配者,而是兼顧到全鏈條各環節上科研人員的貢獻。 像華南農業大學這樣兼顧各類科研人員權益的做法并不是僅此一例,在廣東的香蕉種植園中,技術入股的方式也調動起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自2011年起,我國香蕉生產量躍居世界第三。2015年,我國香蕉總種植面積達536萬畝,產量達1211萬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易干軍站在廣東省東莞市的香蕉種植園內說,“雖然目前香蕉已發展為我國華南諸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高效益經濟作物,但近10多年來,我國香蕉產業受到枯萎病的沉重打擊,蕉園出現大幅減產甚至失收,蕉農損失慘重,產業發展面臨極大困難。” 放眼望去,香蕉種植園內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一邊是果實飽滿、葉片茂盛,一派欣欣向榮的蕉林,另一邊卻是果實細小、葉片枯黃腐爛,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的蕉林。“這塊地是香蕉枯萎病的重災區,高抗枯萎病的香蕉新品種‘中蕉9號’和其他品種的差異從這塊地看就顯而易見了。”易干軍解釋說,“香蕉枯萎病傳染性極強,難以根治,病原菌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在土壤中可存活30年之久,常造成大面積毀園,已成為嚴重影響全球香蕉產業健康發展的國際難題。‘中蕉9號’經過近4年在廣東惠州、湛江、茂名、東莞,廣西南寧、海南三亞等地重病區的多點栽培試驗,未發現一株感染枯萎病,而且豐產性、商品性、口感、抗逆性良好,受到蕉農的一致好評。” 如今,領易干軍更為高興的不只是“中蕉9號”飽受各地蕉農好評,而是“中蕉9號”的科研成果權益通過品種權入股得到了體現和分配。 “木本植物以及很多果樹的育種周期很長、投入很大、成本很高,很難像水稻那樣通過品種權轉讓的‘一錘子買賣’來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廣東省農科院果樹所副所長鐘廣炎說,“‘中蕉9號’以品種權技術入股可以取得長久的效益,有利于保證持續科研投入。” 記者了解到,品種權持有人易干軍及果樹所在廣泛與有關香蕉組培廠商進行協商的基礎上,與廣東湛江科星種業有限公司組建了廣東中昇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30%股權由果樹所以中蕉9號、中蕉4號等知識產權入股,70%股權由公司自然人投資700萬元現金入股。品種權持有人授權廣東中昇種業有限公司獨家開發中蕉9號等抗病新品種。 “入股之后,作為科研人員我們切實感覺到國家對于科研的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的熱情高漲。”作為“中蕉9號”第一育成人,易干軍告訴記者,“未來分紅時,會考慮到團隊內每個人的貢獻。團隊每個人的內分工不同,搞技術研究的、搞選育的、搞推廣的等等,各個環節都要有平衡,一方面要考慮到每個成員的個人利益,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團隊的長久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