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鯽魚養殖五步走鯽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一,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鯽魚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營養價值較高,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春季是鯽魚養殖的關鍵時期,對一年的養殖效益至關重要。本期特介紹一組鯽魚養殖技術,供養殖戶參考。 1 清池培水保證養殖環境 鯽魚有喜集群、潛入淤泥和逆水跳躍逃逸的習性,主養鯽魚的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一般以5~10畝為宜,水深1.5~2.5米,水質良好,水源充沛,進排水方便,無污染;池塘底質平坦、較硬,以淤泥厚度不超過20厘米為宜,池埂堅實不漏水。進出水口要安裝牢固可靠的攔魚柵,攔魚柵應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每畝用60~75公斤生石灰,池中保留8~10厘米積水,并將池底淤泥和石灰漿調勻;或每畝水深5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100~125公斤,將石灰漿全塘均勻潑灑,消毒后一般7~10天可放魚種。5~6天后向池塘中注水,水深1.5~2米。同時施入腐熱的雞、鴨等動物糞便混合肥100~150公斤,培水至嫩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2 合理放養確保成活率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鯽魚品種較多,難免出現良莠不齊。異育銀鯽和高背體形異育銀鯽(簡稱高背鯽)適合主養,生長速度比普通鯽魚分別快2~3倍。放養品種搭配為鯽魚80%,花白鰱等其他魚種20%。苗種放養前必須“試水”24小時左右,如無異常情況,在平均水溫達到6℃~8℃時,即可正式投放魚苗。魚種下塘前用每公斤10毫克高錳酸鉀溶液洗浴3~5分鐘;或3%~5%鹽水洗浴5~10分鐘。 從養殖經濟效益看,每畝放養數量超過2000尾,雖然能獲得較高產量,但養成商品魚個體小,銷售價格低,銷售效益不理想;每畝放養量少于1000尾,盡管商品魚個體較大,但總產量不高,銷售收入少。每畝放養體重30克魚種1400尾或50克魚種1200尾,搭配適量的鰱、鳙和夏花草魚,搭配魚總數不超過600尾,可凈產鯽魚500公斤以上,其他魚200公斤左右比較適宜。 3 人工授精提高繁育能力 親魚催產后,放入產卵池或水泥池中,同時放入幾尾催情的雄鯽魚。將注射的雌、雄親魚按(8~10)∶1的數量分開暫養于網箱中,并進行微流水刺激,水溫18℃~28℃,催產效應時間一般為12~17小時。臨近效應時間親魚在網箱內急游跳動,表現異常興奮,這時應檢查親魚。若一提起卵就流出或稍壓即流出,應馬上進行人工授精。 干法授精操作時將成熟親魚捕起,用干毛巾抹去魚體和操作員手上的水分,將雌魚卵子擠入擦干的器皿(搪瓷盤、小臉盆)中,同時擠入雄魚的精液(每2~5萬粒魚卵滴入2~3滴精液),用干羽毛輕輕攪拌2~3分鐘,然后將受精卵慢慢倒入黃泥水中(取粉質粘黃泥加5升清水捻成稀泥漿狀,過濾即成)。當卵粒全部倒入后,不停地向一個方向攪拌,保證受精卵在泥漿中不堆積成團、結塊即可。攪拌10分鐘左右,魚卵的粘性完全脫掉,倒入密網或篩絹(孔徑0.5毫米左右)濾出受精卵,在水中漂洗1~2次,再放入家魚孵化環道或孵化桶中流水孵化。 濕法授精將生理鹽水(0.6%~0.7%)放入盆中,再擠入少量精液攪勻,隨即擠卵于盆中,邊擠卵邊攪拌,并再補充精液,3分鐘后進行脫粘,流水孵化。 4 科學飼喂保證苗壯魚肥 參照常規池塘養魚飼養管理方法,最好投喂魚用顆粒飼料,每天投喂要準時、固定,選擇餌料粒度大小適宜、水穩定性好、餌料系數低,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當水溫20℃以下時,每天投喂1~2次,水溫20℃以上時,每天投喂3~4次,投喂時間均安排在8:00~18:00時。根據季節、天氣、水色及吃食情況,以魚80%吃完游走為度,此時減少投喂或停止投喂。 鯽魚體內的鈣、磷含量為其他魚類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豐富的鈣、磷以滿足鯽魚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畝每次用量為60公斤;每15天施1次過磷酸鈣,每畝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過磷酸鈣,防止水體堿性過大降低磷肥效果。在整個周期內,池塘應保持適當水量,視情況每10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5~20厘米深,并配合使用增氧機,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質條件,高溫季節應及時開機增氧。 應堅持專人值班,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觀察魚類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程度如何;日間可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還應在半夜前后巡塘,防止泛池。 5 提前預防謹防疫病發生 鯽魚疫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對于細菌性魚病(赤皮、爛鰓、腸炎等),每15天每公斤用1毫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寄生蟲性魚病,每月進行1次,每次每公斤用0.5毫克硫酸銅+0.2亳克硫酸亞鐵合劑溶水潑灑,主要防治車輪蟲、鰓隱鞭蟲等原生動物寄生蟲和中華鳋病。用每公斤0.3~0.5毫克晶體敵百蟲或農用敵殺死(用量為每自水深1米用藥6~10毫升)全池潑灑,用于防治池塘中錨頭鳋、中華鳋等寄生蟲幼蟲。小面積主養池,可在發病季節每半月全池潑灑90%晶體敵百蟲0.3毫升,大面積鯽魚混養池,可在鯽魚生長季節,在食場周圍進行敵百蟲掛簍(袋),每月1~2次,每次連掛2天。 在養殖中,出現患病征兆時,及時觀察檢查,確診后一次性全池潑灑0.5毫升90%晶體敵百蟲、0.1毫升硫酸亞鐵合劑。對于繼發性鯽錨頭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敵百蟲的池塘),可改用農用敵殺死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畝水深1米用6~10毫升。 鯽魚經過產卵繁殖、鱗片脫落后,魚體有所損傷,加上寄生蟲侵襲,極易感染嗜水氣單胞菌,應及時進行防治。具體防治時,如先發生寄生蟲類疾病,應采用外消二氧化氯、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殺蟲,同時結合內服氟苯尼考、諾氟沙星1~2個療程來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