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下,萬物正在積蓄萌發生長的力量。2016年12月26日的上午,天氣雖然寒冷,位于北京市房山區的農業部農村實用人才韓村河村培訓基地卻人流潮涌,格外熱鬧。這里正在舉行北京向往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大會。
來自環京津冀10余個省份共107家合作社的理事長們齊聚韓村河村培訓基地,以發起人的身份參加聯合社的成立。據悉,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是中組部、農業部組織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的重要場所。韓村河村基地成立于2013年,是農業部首批確立的三個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之一。
這些合作社的負責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都是韓村河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的學員。來自興安盟草原盛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張忠鑫是2016年第三期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內蒙古阿盟阿拉善左旗騰格里額里斯鎮瑪拉沁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石逢亮,是第一期培訓班的學員,來自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民聯信誠大棚蔬菜種植業合作社的錢會生,是2015年第八期培訓班的學員……
自愿自發,京郊地區有了自己的聯合社
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圍繞糧食生產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大學生村官等主體開展培訓,以“村莊是教室、村官是教師、現場是教材”的培訓模式,為學員們輸送實用、好用的創業興業知識技能。
“我們合作社規模小,管理經驗少,缺乏抗風險能力,不能適應大市場,如果抱團取暖,大家攜手來做,效果就會不一樣。”張忠鑫在培訓課上受到啟發。
“合作社有好的產品卻賣不出去,賣給中間商自己又賺不到錢。而京津冀地區恰恰又是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大市場。”經過長達一年的調研摸底、參觀學習,學員們認準了北京市場,決定聯合起來,共創品牌,抱團取暖。
“如果成立聯合社,就可以集聚成員合作社各自優質特產,引導合作社向專業化和標準化發展,不再浪費精力和財力盲目發展;同時,聯合社直銷北京市場,節約流通費用,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受益。”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站原巡視員劉登高同志解釋道。
此舉也得到了北京市房山區商委和農委的關注和支持。房山區政府主動搭橋鋪路,為聯合社開辟了轄區內所有超市輸送優質安全可追溯農產品的“綠色通道”。
“韓村河村培訓基地主動順應學員需求,辦實事,搭平臺,把促進學員合作發展作為基地鞏固培訓效果、延伸服務的一項工程來抓,如此北京向往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才得以成立。”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詹慧龍副主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