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全系統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就業增收為目標,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效益為主線,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檔升級、農村創業創新服務和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范四項工程,通過政策推動、市場拉動、科技驅動、典型帶動、社會聯動,農產品加工業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亮點,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逐漸成為一股潮流,農村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發展,呈現出分量更重、質量更優、動量更大的態勢。
回眸2016年,發展成就來之不易,產業有了大發展,工作上了新臺階,層次更高、成效更好、作用更大。2016年,農產品加工局的工作從部門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新途徑;從一般性工作上升到經常性工作,成為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舉措;從農民的副業變成了農民的主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和產業脫貧的新亮點。可以說,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推進農村創業創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產業增收、完成全面脫貧任務的重要力量,是新常態下推動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動能。
2017年總的思路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為出路,創新思路方法,積極開拓進取,主動攻堅克難,調動全體干部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工程、休閑農業提升工程、農民創業創新服務和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范工程,努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民創業創新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扎實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政策創設落實,創造新環境
大力宣傳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和14部門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意見,加強督導檢查,積極推動政策措施落實。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力爭在用地用電、財稅金融、公共服務等政策方面獲得更大支持。加強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宣傳貫徹、實施和跟蹤。繼續組織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開展考核評價,確保把政策用好用實。繼續推動農民創業創新行動計劃、農村青年創業富民行動、開發農業農村資源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行動計劃等創業創新系列行動計劃實施。繼續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圍繞主食加工、綜合利用加工、休閑農業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發掘、農村創業創新基地建設、產業融合先導區創建等,加強調查研究,加大政策創設和項目爭取力度。
品牌宣傳推介,營造新氛圍
繼續實施質量品牌提升行動,開展質量品牌公益行活動,組織專家深入加工企業開展咨詢服務,大力宣傳推介100個區域公共品牌。繼續辦好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支持地方開展品牌產銷對接活動,建立特色加工品牌展示展銷平臺。做好標準制定修訂和宣傳貫徹,加強國際標準跟蹤,推進加工企業標準化生產。繼續開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精品景點線路主題推介活動,籌備好2017中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強化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后續動態管理,開展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形成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知名品牌。籌辦好農村創業創新大會,遴選100名“全國農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廣泛宣傳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總結推廣典型模式,引領創業創新熱潮。
服務改善提升,培育新能力
推進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加強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完善“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組織實施技術試驗示范、科企對接活動。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建設,組織開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推動加工裝備國產化。加強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經營管理、科技人員培訓,提升企業發展水平。組織協調開展返鄉下鄉創業創新意愿者培訓,創建一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發展線上眾創空間,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業創新載體,實現創業創新全方位服務。加強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監測統計,修訂完善報表制度,做好運行會商和監測分析,為政府決策、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支持。
機制探索完善,創建新模式
以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為重點,探索多元產業融合主體培育機制。發展訂單農業、“保底收益+按股分紅”模式,發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探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行業協會、技術創新或產業聯盟,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探索協同創新、協調發展機制。鼓勵產業前延后伸,推廣“互聯網+”發展模式,加快資產融合、技術融合、利益融合,推動產業融合、產村融合、產城融合,探索產業融合互動發展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工作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探索橫向互動、上下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
產業增收扶貧,發揮新效能
落實產業精準扶貧要求,統籌謀劃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農村產業融合等推進特色產業扶貧。有關扶持政策向貧困戶、貧困地區傾斜,財政資金量化到貧困戶,實施保底收益或按股分紅。中國農加工洽談會免費為貧困地區安排展位。組織貧困地區專業村干部,到發達地區考察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等產業典型,組織專家現場指導和講解,更新發展理念,提高貧困地區“造血”能力。鼓勵發展一批小型加工業、農家樂、小超市、小型采摘園、民俗民族工藝等特色產業到村到戶項目,探索社會資本參與貧困地區發展的利益分享機制,鼓勵農民利用自己的閑置房屋和土地自主創業,使產業成為精準扶貧的主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