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出門在外,家里的地怎么辦?隨著“智慧互聯網+”在農業上的應用,農民今后再也不用為此擔心了。由北京交通大學郟東耀教授承擔的科研項目“下一代互聯網規模應用示范項目——智慧農業應用”研發的系統,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幫農民更便捷更智能地管控田地。該項目日前已通過驗收,技術成果或將引領未來智慧農業發展方向。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在農業生產上,也由此產生了智慧農業。據了解,目前我國智慧農業應用最多的是互聯網IPv4方式,但是生產規模化后,隨著感知設備和智能控制設備的不斷增加,IPv4顯然遠遠不夠,要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必須在互聯網技術上升級完善。為解決這一問題,“智慧農業應用”項目首次創建了智慧農業平臺,該平臺采用CTMB通信協議,通過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改善,成功將智慧農業的基礎從傳統的IPv4轉移到支持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上,并開發出了對應門戶和手機端的業務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通過電腦和智能手機實時訪問監控與數據采集設備的IPv6地址,使農戶坐在家里就能更加迅速便捷地看到田間地頭和溫室大棚里的景象,體驗到互聯網及最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郟東耀告訴記者,數據采集系統不僅能夠采集實時視頻圖像,還可對田間地頭多個參數進行測量、記錄和評價。同時,該系統可以直接與田間或大棚內灑水、噴藥設備綁定,便于農戶實現隨時遠程操控。“與過去的IPv4相比,基于IPv6互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系統信息處理更加穩定、更加迅速、更加精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據悉,目前這套智慧農業系統已在黑龍江、浙江和湖南等地進行試點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明顯,不僅能在農業生產中省工省時,單單項目初步完成時,ICT子項目(信息與通信技術在農業中的工程應用)便可實現年1500萬元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