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創”是經濟轉型最大的新動能“雙創”是經濟轉型最大的新動能日期:2016-12-16 15:27 作者:鄭 超 莊芹芹 李 睿
來源:中國政府網 點擊次數:61
12月10日,“財經國際論壇——變局下的包容成長”在三亞舉行,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應邀出席會議并演講。他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版供給經濟學理論的偉大實踐。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明確它有“三大任務”:結構優化、創新驅動、改革引領。習總書記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創新。其次,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依靠“三大主體”,發揮人的積極性。實現改革的落地,要激發市場主體——企業家,創新主體——科研人員,改革主體——官員,這三個“關鍵少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重振企業家精神,激活科研人員創新精神和官員的擔當敬業精神。再次,要防范認識上的“三大誤區”,不能把供給和需求對立或割裂開來,供給和需求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不能把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西方的供給學派混為一談;也不能簡單地認為,供給側改革就是增加供給,或者淘汰過剩產能,應該是上述“三大任務”的統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用好“三大引擎”,保持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一是“中國制造2025”,加速推動產業的升級;二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三是“一帶一路”,通過開放倒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辜勝阻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有四次大的創業浪潮:第一次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城市邊緣人群和農民創辦鄉鎮企業為主要特征的“草根創業”;第二次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以后,以體制內人群下海經商為特征的“精英創業”,包括了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所的行政科研人員,當時媒體稱有大量體制內的政治精英、科技精英下海經商;第三次是進入新世紀,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風險投資及資本市場的發展,以互聯網新經濟為特征的創業浪潮;第四次就是當前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這一輪創業浪潮具有六大重要特征:改革、特別是簡政放權的改革成為“雙創”的主要推動力;創業、創新、創富成“金三角”,創業主體為創富而創業,為創業而創新;創業創新主體多元化,不僅有精英創業,也有草根創業;創業創新的形式高度互聯網化;在雙創中,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雙輪驅動”;“雙創”載體呈聚合式創業創新,全國出現多個創業創新中心。 辜勝阻強調,通過“雙創”培育新動能,需要營造良好創業生態,打造創業-創新-創富“金三角”和創業-創新-創投“鐵三角”,實現聚合創新,要依靠大企業“裂變式”創業,建立容錯機制,加強產權保護,讓創業創新者有“安全感”。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創業創新的生態系統,推進“雙創”的主體多元化。創業生態系統是由創業主體、創業要素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所構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動態平衡系統。實現創業主體多元化,要重視三類“回歸”創業,推進草根創業與精英創業共同發展。當前,創業不僅有“洋海歸”(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創新),還有“農海歸”(在沿海地區打工的農民工回鄉創業)。在金融危機后,湖北黃岡有二千多農民工回鄉創業,吸納8萬多人就業。此外,還包括成功人士回歸家鄉創業,如近年來,浙江大力推進浙商回歸創業。 二要構建創新激勵機制和營造良好環境,推進創新人才的知識資本化和知識產權股份期權化,建立知識合法轉化為財富的機制,實現創新、創業、創富聯動,形成創新“金三角”。在創新過程中,制度創新重于技術創新,人才激勵重于技術開發,營造環境重于集聚要素,作為創新“軟件”的創業創新文化重于設備廠房“硬件”。因此,要營造“實業能致富,創新致大富”的環境,做強實體經濟。 三要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雙輪驅動”,打造創業、創新和創投“鐵三角”。美國私募基金規模超過中國10倍,國內創投發展與國外差距較大,要通過大力發展創投鼓勵更多的閑錢進入實體經濟。要繼續完善支持創業創新的多層次“正金字塔”型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改革方向是市場化和法治化,要通過修改《證券法》,進一步治理資本市場欺詐發行、虛假陳述、內幕交易等違法犯罪行為,完善市場生態。要用好“新三板”,服務創新型中小微企業。 四要推進模式創新,實現眾創、眾包和眾籌的有效對接,推進創業創新要素聚合。要通過科技園引領新一輪要素聚合,中關村就是典型的要素聚合創新載體,具有產、學、研、用、金、介、政齊備的協同創新體系,能夠吸引人才、技術、資本、信息等創新要素資源集聚。深圳是全國創新最成功的城市,其成功原因在于深圳具有典型的移民文化,有利于孕育“敢于冒險、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創新精神;形成了多元化創新創業主體的“新四軍”:有海外留學歸來創業的“海歸系”,深圳有6萬海外留學人員,還有從全國各地到深圳創富的“孔雀系”。此外,還有由深圳本地創業者形成的“深商系”和從科技大企業離職創業的“裂變系”。深圳有極具活力的創新生態圈,形成了創業,創新,創投的“鐵三角”,實現了金融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 五要發揮科技大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龍頭”作用,推進“裂變式”創新創業,形成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和鋪天蓋地的小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李克強總理講,“雙創”既是小微企業生存之路,又是大企業繁榮興盛之道。大企業獲取創新資源的能力強,研發能力高,是新創企業的“黃埔軍校”,裂變出了聯想系、百度系、騰訊系、華為系等創業者群體。 六要建立容錯機制,培育寬容失敗、鼓勵冒險的創業文化和價值觀。創業創新面臨著多重風險,需要建立容錯機制為創新者保駕護航,消除創新者的后顧之憂。創業文化是創業創新活動最根本的支撐,也是繼續推進創業浪潮的重要保障。要注重營造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不以成敗論英雄”,從文化層面提升社會對創業者的認可和尊重。 七要完善產權保護機制,讓創新創業創富者有“方向感”和“安全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對促進創業創新非常重要。要不斷完善產權制度,倡導政府誠實守信,維護政策的連貫性和確定性,使創新創業創富者安心、放心和有信心開展創業創新。 最后,要避免雙創過程中的“浮躁化”心態,防止創新“運動化”和盲目跟風傾向,避免創業“泡沫化”和過度炒作行為,糾正對雙創“全民化”的誤解,眾創關鍵在眾,但眾創不是全民創業,防止“互聯網+”創業的過度“網絡虛擬化”以及創業教育“功利化”。通過避免這些誤區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辜勝阻在總結“雙創”成績單時說,“雙創”是經濟轉型最大的新動能,是中國版供給經濟學的成功實踐。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對沖經濟下行產生的就業風險,通過創新實現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一方面,創業對于保障就業是“快變量”,大量新增市場主體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以創業帶動就業是應對當前失業風險的重要舉措。從世界范圍看,為了應對失業危機,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創業美國,英國鼓勵大眾創新,日本也提出要鼓勵創業。統計顯示,日本平均每年新創辦的企業為9萬家。而我國每天新創企業就有1.4萬戶,一周新創企業數量相當于日本一年的總和。伴隨著大眾創業浪潮的不斷推進,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也穩定在5%左右。另一方面,通過萬眾創新,創造新需求,實現新供給,培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從傳統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據統計,2016前三季度,國內發明專利增長44%,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已超過GDP的15%。同時,創業與創新是一對“孿生兄弟”,通過創業與創新的聯動,將使技術創新等成果順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未來,為了更好地發揮雙創作為經濟新動能的重要作用,政府要進一步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讓初創企業不僅要“生得快”,更要“活得好”,“活得長”。 近兩年來,辜勝阻對20多個城市數百家企業和“雙創”平臺進行了“雙創”調研。(鄭 超 莊芹芹 李 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