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有效供給融資 加速農村三產融合重慶有效供給融資 加速農村三產融合日期:2016-12-05 16:13 作者:重慶市財政局農業處
來源:重慶市財政局農業處 點擊次數:318
39歲的伍金剛種了4年的獼猴桃,年年豐產卻并未豐收,采摘后沒有冷藏存放的地方,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量果子爛在枝頭,以至于他動了轉讓的念頭。直到今年11月,一筆90萬元的擔保貸款到手,才終于讓他有了徹底“重頭再來”的信心。 他高興地說:“這筆貸款真的很好,節省的利息不說,手里有了資金,多年來修冷庫的想法終于可以實現了,以后果子采摘下來有地方存放,再也不擔心壞掉,收入肯定會越來越高。” 這筆貸款是重慶為激勵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所推出的政策之一。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城口、榮昌、武隆等在內的29個區縣的388個項目受益,已獲擔保貸款共計45630萬元。 農業、工業、服務業是傳統的三大產業,而農業自身的循環體系內也存在“三大產業”——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市場消費與服務。農業的“三產融合”,正是將傳統的三大產業理念注入到農業的產業內循環中,改變原有的耕作模式、生產模式及銷售模式,并讓農民更多地享受到農業產業鏈延展帶來的價值增值,縮小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構建新型的城鄉關系。 三產融合,重點在“融”。為形成農村一二三產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協同”的發展格局,重慶開辟了6條促進“融”的路徑:將農業產業化作為目標,將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重點,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作為基礎,將建設農產品流通市場作為關鍵,將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抓手,將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作為核心。其中,將圍繞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鼓勵代耕代種代收、大田托管、統防統治、烘干儲藏等市場化和專業化服務,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三產融合,根本在“合”。為發動農民參與,讓農民在融合中當主人,發揮主體作用,避免出現“企業轟轟烈烈在扎實干、農民悠哉游哉在旁邊看”的問題。重慶的解法是股權改革,明確在融合中全面實施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先建后補到企業的資金,50%以上須由涉及土地流轉的農民和集體組織持股;補助到農民合作社的資金,60%以上須由成員持股。明令不得將補助資金用于農民不參與利潤分配、未形成利益聯結機制的項目。 重慶市財政局農業處介紹,在三產融合過程中“一刀切”對財政補助資金進行股權化改革,變“財政的資金到企”為“扶持的效益到戶”,目的有三,既是為了更加充分體現公共財政的公共屬性,讓老百姓多受益,過上好日子;又是為了建立融合發展各方利益共享和實現機制,讓農民分享“融合”的紅利,提高其收入;更是為了推動脫貧攻堅,確保融合發展多年后不用再去扶貧。 三產融合,關鍵在“錢”。“錢緊”、“錢貴”一直困擾著眾多急需融資的眾多企業,重慶在國家政策基礎上,按照市場原則,疊加推出了“融資風險保證”政策。重慶市財政局與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農村三產融合專項風險保證金,作為撬動社會金融資金支持三產融合項目的全程融資風險保證,首期規模1億元,并授權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作為風險保證金管理平臺進行日常管理,專項用于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開展的財政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擔保業務發生本息風險后,由風險保證金提供風險代償。 精準定位、差異扶持。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基于融合發展中不同的融資項目、不同的融資群體、不同的融資需求,量身設計金融產品,發布了三產融合政策性融資擔保產品目錄。“重點是解決各類融合發展經營者‘貸款難’和金融機構‘難貸款’的兩難問題,增加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目前,該公司推出有4種專門服務三產融合的金融產品:互聯網農業融資、微小(小微)類農業擔保融資、普通農業擔保融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業股權投資基金。而貫穿產品設計全過程的原則有兩項:降低融資的門檻、減輕融資的成本。 比如,針對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微小(小微)類農業擔保融資,無需實物抵押,批量打包擔保,銀行見保即貸,微小類和小微類產品單筆擔保貸款額分別為100萬元以內和100萬—300萬元。原則上承貸銀行執行利率每年7%以內,微小類(100萬元以下)、小微類(100—300萬元)擔保費率分別控制在每年2%、2.5%以內,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擔保財政補貼后實際年化貸款費率更低。 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計劃提供6億元貸款額的擔保,公司已專門為此與區縣合作,設立了區縣農業信貸擔保代辦處,并結合農村一二三產業項目規模較小、零星分散等特點,實行批量擔保,會同合作銀行現場評審、現場盡調,簡化流程、批量錄入,“短、頻、快”,貸款可得性、及時性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