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專家解讀 >>專家解讀 >> 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種地?陜西發調研報告剖析
详细内容

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種地?陜西發調研報告剖析

       一篇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的調研報告,試圖解答“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種地”。

1月18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發布文章《關于“誰來種地”重大問題的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調研報告顯示,自撂荒地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省撂荒耕地面積從2020年底的337.9萬畝降至2023年6月底的11.6萬畝,下降96.6%。

現存撂荒地中撂荒1—2年的有6.5萬畝、2年以上的有5萬畝,安康市占64.2%、榆林市占25.2%、延安市占6.1%、商洛市占4.4%、漢中市占0.1%。導致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有生產效益低下、生產條件差、缺少勞動力、流轉后經營不善等。目前,各市正在積極組織有序復耕,預計年底前完成復耕面積9.8萬畝,安康市部分丘陵山區因易地搬遷等原因未能復耕的計劃明年實現“達標清零”。

2022年,陜西全省家庭承包經營農戶670.93萬戶。農村固定觀察點村級調查數據顯示,農業從業人員中男性占54.3%;年齡在51歲以上占54.7%,31—50歲占36.6%;小學、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分別占27.1%、46.3%、14.4%,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僅為3.6%。總體來看,農業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現象較為嚴重。

“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種地?

調研報告指出,一是生產成本逐年走高,種糧比較效益下滑。

近年來,陜西省糧食生產成本年均增長速度遠大于糧食產值年均增長速度,隨著生產成本的大幅上漲和收入的小幅增長,糧食種植凈利潤和成本利潤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有時甚至處于虧損邊緣。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陜西省小麥每畝人工成本凈增50元以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明顯,如2022年6月30日化肥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了1倍以上。

人工成本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導致糧食作物畝生產成本至少增加100元,有的地方甚至增加180元—200元。適度規模經營雖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但土地流轉價格逐年上漲抵消了部分規模種糧收益。加之農業生產大多周期較長,面臨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等不確定因素較多,導致農業生產收益難以有效保障。農業生產收入遠低于二三產業,“種糧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

 

在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道皇甫村,收割機在收割水稻(2022年10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攝

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足。陜西耕地條件較差,同時自然災害風險較大,機械化水平也滯后。

三是經營主體實力不強,社會化服務相對滯后。相當一部分主體規模偏小、實力較弱,缺乏專業人才培訓和引進機制,經營管理水平跟不上,嚴重影響其專業化、市場化發展,削弱了市場競爭力。

四是年輕勞動力流失嚴重,農技人才較為緊缺。據調查,農業從業人員中,年齡50歲以下的僅占45.3%。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收入,選擇外出務工從事建筑業、服務業、制造業等非農產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種糧副業化、老齡化、兼職化。

農村基層薪金待遇、環境條件與城市差距較大,發展空間也相對狹窄,就業、發展、生活等方面限制導致人才在鄉村難以安心扎根,涉農專業畢業生更多流向農業科研機構、農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等單位,不愿到“三農”一線去工作。

當前農業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才占比較少、老齡化嚴重,難以滿足農業生產指導服務需求,特別是缺乏農業科技人才、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崗位人才、農業專業服務型人才。

第五則是農業信貸融資困難,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受新型經營主體自身條件限制,市場對其總體認可度低、信心不足。

第六個因素是補貼水平相對較低,農業發展激勵有限。2022年陜西省3批次實際種糧農民補貼合計平均為20元/畝左右,加上耕地地力保護補貼50、60、70元/畝三個等次,合計不足100元/畝,而我省糧食種植物化成本約為500—600元/畝,兩項補貼資金不到物化成本的20%,難以覆蓋農資價格的上漲幅度。

種糧激勵作用也有限。現行補貼資金量大、面廣、標準低,對農戶和種糧主體扶持有限,激勵效果不明顯,調查的382位普通農戶及91位種糧大戶中,51.6%的人認為補貼政策不能提高種糧意愿。

調研報告指出,要精準施策,全力解決“怎么樣”吸引各類主體種地:一是以完善雙層經營體制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二是以優化財政支農政策推動糧食生產再壯大;三是以增加金融服務供給推動糧食生產再突破;四是以培養農業生產經營骨干推動糧食生產再提升。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