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寵粉,十二生肖皮畫團扇39.9元(人民幣,下同)放漏啦……”在位于河北省辛集市舊城鎮的當地首家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綜合體內,身為主播的舊城鎮王莊村村民陳園正在直播間向網友們推介最新的皮貼畫文創產品。
陳園介紹說,這款扇子的最大賣點,是造型可愛的生肖皮畫與宣紙扇面相結合,國潮風中透著時代感,很受年輕人喜愛,“銷量最好的時候,一場直播下單300多件”。
辛集皮貼畫制作技藝是河北省級“非遺”,也是陳園2023年掌握的一項新技能。2023年春,官方組織專業的皮貼畫制作技師到舊城鎮開展培訓,教授當地婦女們如何制作皮貼畫,從小喜歡繪畫的陳園“一學就會了”。
“上手后,我便能領一些制作皮貼畫的零活兒回家做。”陳園說,如今,她所在的王莊村,有20多位農村婦女同她一樣在做皮貼畫的手工活。加工的產品從木框皮貼畫、瓷盤皮貼畫到皮畫團扇,品類多樣。
陳園表示,皮貼畫本是高端藝術品,她們逐漸把它大眾化,做一些小成本、小批量但市場空間大的新產品,并利用電商平臺銷售出去,“收益比種一季玉米還要好”。
身為“千年皮都”的辛集市,因商而興、因皮而盛,是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鎮。伴隨著皮革業的發展,制革、制衣企業每年都會產生大量邊角余料。辛集民間匠人們便將碎皮料裁剪、著色、拼貼,變廢為寶,制成精致華美的皮貼畫。
據辛集皮貼畫代表性傳承人張杰介紹,這是一門始自明清時期的老手藝,起初是用各種顏色的碎皮子剪成花瓣、枝葉,裝飾皮衣或者鞋面。之后民間匠人將皮革邊角料巧妙拼接,制成藝術品,即為最初的皮貼畫作品。這項民間技藝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古代仕女、花鳥魚蟲、山水風景……張杰的工作室內,擺滿題材各異的皮貼畫作品。據介紹,改革開放以來,皮貼畫技師借鑒國畫、年畫、農民畫、烙畫、版畫、剪紙,甚至雕刻、刺繡等技藝,將辛集皮貼畫發展成一個重要的藝術門類,并形成一種文化產業。
已從事近30年皮貼畫制作的張杰,每年都進行公益培訓,但仍然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這些年累計有上千人,其中也包含來自印度和中國臺灣的朋友。”張杰說。
土生土長的辛集人、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陳文麗從2014年開始致力于教授當地婦女學習皮貼畫制作技藝。“每年大約培訓400人”,陳文麗說,但這并不能滿足日益拓展的皮貼畫市場的需求,“我們的觸角正進一步向農村延伸,希望讓更多的農村婦女掌握這項技能”。
同陳園一樣,舊城鎮雷河村村民趙艷春也是受益人之一,她從皮貼畫制作中摸到了增收致富的“敲門磚”。由于先天性弱視,趙艷春沒有機會外出打工,但她心靈手巧愛琢磨,一些小巧的皮貼畫桌擺,她反復嘗試幾次就能獨立制作完成。
“在家里靠做手工就能掙到錢,這個項目很適合我。”趙艷春說,農忙種地,農閑作畫,啥也不耽誤,平均每月可以多掙1000多元。
據辛集市舊城鎮鎮長謝龍介紹,2023年以來,舊城鎮依托文麗皮貼畫培訓基地,在王莊、雷河、杏園、田莊等村莊發展學員近百名。2023年7月,隨著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綜合體揭牌成立,完善了“直播學院”、文化特色展覽館等基礎設施,這個鄉鎮逐漸形成皮貼畫創、制、展、銷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幫助村民們開啟新的“致富密碼”。
辛集市文化館館長付英志介紹說,目前,辛集市共建有5家皮貼畫培訓基地,每年培訓學員達上萬人次。全市從事皮貼畫設計、制作、包裝、銷售的人員6000余人,年產各類皮貼畫文創產品3.7萬余件,總產值740萬元。產品除銷往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地,還打開了海外市場,成為遠銷阿聯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熱門手工藝品。
對于未來,陳文麗很看好。“無論是文創加工、伴手禮,還是居家裝飾,皮貼畫都有著廣闊的海內外市場。”為此,她表示,希望帶動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關注、加盟辛集皮貼畫的開發與生產,讓皮貼畫成為更多民眾的致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