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屆中國休閑漁業發展論壇線上舉辦近日,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休閑漁業發展論壇以線上直播形式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弘揚優秀漁文化 促進休閑漁業發展”為主題,邀請長期從事漁文化和漁文旅融合發展研究、實踐的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作專題報告,旨在宣傳貫徹《農業農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文物局關于加強漁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作的意見》,促進政策落地,弘揚優秀漁文化,推動漁文化保護傳承、活化利用與休閑漁業發展有機融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于秀娟副站長出席并致辭。 論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休閑漁業蓬勃發展,休閑漁業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新業態不斷涌現,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呈現了“發展快速、布局優化、質量提升、領域拓展”的良好態勢,在促進漁業提質增效、鄉村振興和農漁民就業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休閑漁業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人民群眾旅游消費需求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休閑漁業要及時適應大眾旅游出行和消費偏好的變化,增加中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發展水平。我國漁文化源遠流長,將漁文化作為豐富休閑漁業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景觀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將漁文化內容、符號、故事等融入旅游產品和服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漁文旅融合發展,有利于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提升產業發展層次,破解產業同質化問題,既是推動休閑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新時期漁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永葆生機活力的重要載體。 論壇期間,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產業發展處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和解讀了《中國休閑漁業發展監測報告(2023)》。報告系統梳理和分析了2022年我國休閑漁業產業發展狀況,并對未來發展作出展望。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休閑漁業產值839.25億元(不包括港澳臺和西藏地區),同比增長4.20%,其中,旅游導向型休閑漁業、休閑垂釣及采集業、釣具釣餌觀賞魚漁藥及水族設備、觀賞魚產業產值分別為327.92億元、257.26億元、139.33億元、110.92億元;全國休閑漁業經營主體數量13.83萬個,同比增長2.71%;全年接待人數2.36億人次,同比增長1.78%。 報告環節,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陳潔作《加強漁文化保護傳承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報告,系統介紹了我國漁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當前保護傳承漁文化的重要意義、近年來開展的相關工作,并提出發展建議。中國水產學會漁業歷史與文化分會主任委員、浙江海洋大學教授王穎作《漁文化——從厚生到潤生》報告,深入闡述了當前漁文化保護傳承的背景、漁文化的內涵及如何轉化利用漁文化,實現從厚澤民生到潤澤民生轉變。復旦大學旅游學系副系主任、教授孫云龍作《漁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創新案例》報告,從新時代文旅新要求入手,重點闡述了以社區為中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并分享了國內外漁文旅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種業休閑科科長、研究員何川作《觀魚知樂——觀賞魚文化傳承與發展》報告,詳細介紹了我國以金魚文化為代表的觀賞魚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以及金魚文化的時代內涵,帶領觀眾領略了金魚文化之美。浙江省休閑觀賞漁業協會會長、湖州荻港徐緣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荻港漁莊)董事長徐敏利作《漁文化的傳承利用與實踐》報告,分享了其在桑基魚塘保護傳承及依托桑基魚塘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成功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