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是傳統農業大縣、制種大縣、蔬菜大縣,今年以來,甘州區在持續壯大現代種業、綠色蔬菜、優質奶業、優質肉牛、特色種養五大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全力抓好“一粒種、一盤菜、兩頭牛”三件事,一幅產業興旺的“豐”景圖已在甘州廣袤田野悄然顯現。
一粒種子 托起致富“黃金產業”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甘州區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連山、北依合黎山和巴丹吉林沙漠,狹長獨特的地域地形構成了天然的種子繁育隔離屏障,是玉米制種生產“黃金”區域。
在甘州區沙井鎮東四村,53歲的蔣萬家正在自家地里清理玉米秸稈、撿拾廢舊地膜,為來年春播做準備。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甘州區沙井鎮自1985年開始種植制種玉米,至今已有38年的種植歷史。
在蔣萬家小時候,父輩們僅僅靠著一頭牛在地里耕種,如今實現了播種、鋪膜、施肥、抽雄、掰穗等環節全程機械化,他們家的100畝制種玉米地輕輕松松就耕種完了。
年輕一輩也抓住了玉米制種這個“黃金產業”,接過了父輩的“接力棒”,沙井鎮種植大戶蘇曉春趁著農閑時節開始檢查地里的滴灌帶。
蘇曉春和蘇曉剛兄弟倆最初一起創辦了甘州區小春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給農戶租用農機具賺取收益,在土地流轉初期,村里沒人愿意承包,兄弟倆果斷抓住了這個機遇,在村里承包了1000畝地,僅承包地這一項收入,年均可達15萬元。
甘州區是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制種大縣,制種面積穩定在65萬畝左右,年產玉米種子3億公斤,占全國大田玉米年用種量的30%以上。
甘州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王克勤表示,近年來,甘州區積極探索推行“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多種經營方式,支持雷寨旺盈、福慧雙塔等20個村集體公司以現代企業模式運營,引導鼓勵村集體公司發展產業提升型、資產盤活型、商貿服務型、工程建設型等業務,成立村級集體經濟公司138個,35家村集體公司獲得營業收入1723萬元。
一盤菜 解鎖農民“致富密碼”
初冬時節,在甘州區黨寨鎮雷寨村,茄子、辣椒、西紅柿等蔬菜長勢喜人,人們忙著在大棚內管護蔬菜。
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及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和超億元村名單,甘州區黨寨鎮陳寨村(設施蔬菜)、甘州區上秦鎮徐趙寨村(娃娃菜)入選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
甘州區黨寨鎮陳寨村黨總支書記李永旭說:“陳寨村耕地面積8700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3200畝,年產蔬菜5萬噸以上,全村人均純收入2.8萬元。”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甘州區烏江鎮充分利用獨特資源優勢,建成十萬畝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基地,配套建設分揀、冷鏈、加工、儲運等全產業鏈基礎設施,全力打造集種植、冷藏、物流等為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
“近三年,烏江鎮每年生產蔬菜3至5茬,產出芥藍、菜心、銀絲王等二十多種精品蔬菜,累計向香港、澳門、深圳等地銷售蔬菜8萬余萬噸,累計產值達1.7億元。”甘州區烏江鎮黨委副書記王濤說。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如今,甘州區聚力發展高原夏菜、反季節蔬菜、加工蔬菜和出口蔬菜,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41.79萬畝,其中設施蔬菜9.79萬畝,露地蔬菜32萬畝,產量達到121.91萬噸,甘州區成為全國五大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蔬菜產業成為了當地農民的“致富密碼”。
兩頭牛 讓農民日子越過越“牛”
近日,走進位于甘州區安陽鄉王阜莊村北灘的甘肅云鑫萬頭娟姍奶牛養殖基地二期全自動擠奶車間,400多頭奶牛正在排隊等候,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清洗、消毒、安裝擠奶設備……18時,80頭奶牛經過AI識別系統的身份認證后,踏上全自動轉盤式擠奶機,聽著音樂生產牛奶。
“我們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的娟姍奶牛養殖基地,項目滿負荷投產后年產鮮奶可達3.5萬噸,年出欄肉牛5000頭,解決就業300人,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種植飼草3萬余畝。”甘肅云鑫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作宏說。
據了解,前進牧業擁有日處理鮮奶150噸和500噸乳品加工廠2座,總資產32億元,員工1800余人,帶動周邊相關產業5000多人就業,已成為甘肅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全國奶牛養殖行業排名第12名的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走進祁連牧歌萬頭全圍欄式智慧牧場,現代化養殖設備一應俱全,工人們正在分割車間熟練地將牛肉進行精準分割。
據甘肅祁連牧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梁介紹,該公司在黑龍江、山東、遼寧等14個省市建立營銷中心,產品覆蓋全國26個省市區。同時,借助京東等物流供應鏈體系,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6大一線城市實現40分鐘極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