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專家解讀 >>專家解讀 >> 專家解讀 | 樊勝根:從國際視野看中國農業強國
详细内容

專家解讀 | 樊勝根:從國際視野看中國農業強國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業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近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特此梳理了經管學院各位老師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學習體會,逐條推出,與讀者分享。

黨的二十大對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在過去四十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21年,經濟規模達到114.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8.1萬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我國農業也一直保持快速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有效地保障了糧食安全,滿足了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食物需求,農民收入大幅提高,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和營養不良問題。國際經驗表明,農業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世界上的經濟強國和人口大國都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也大都是農業強國。我國是14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強國必先強農,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正當其時,意義非凡,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基礎,也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

建設農業強國要立足國內,但也要學習借鑒國際發展經驗和普遍規律。農業強國是根據國際比較得出的,其基本特征也應該從全球農業強國中尋找答案。應系統分析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和荷蘭等世界農業強國的基本特點和發展經驗,這不僅有利于我們明晰農業強國的基本內涵與特征,而且有利于我們正視與農業強國的差距,明晰實現農業強國的路徑和制定規劃。


一、 世界農業強國的特點

從世界主要農業強國來看,這些國家普遍具有強勁的農產品供給能力,能夠充分保障國家食物安全,具有先進的農業科技水平,生產率水平高,產業鏈長,農民收入高,注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并且擁有在全球有影響力的農業跨國公司。

首先,具有強大的農產品供給能力,能夠保障國家食物安全和居民營養健康需要。例如,美國和加拿大的人口不足全球的5%,但生產了全世界9%的農業和漁業產品,人均占有量世界最高。2019—2021年,谷物和肉類的自給率都高達130.6%和115.9%,出口量占世界農產品出口總量的13%。世界農產品出口國高度集中,最大的五個出口國約占了全球出口總量的70%以上,大豆的出口占比甚至高達95%。

其次,科技發達和農業生產率水平高,農民素質高、收入高。先進的科技促進了農業生產率水平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從農業勞動生產率來看,加拿大和美國的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農業增加值超過10萬美元,2019年分別為10萬和11.3萬(2015年可比價),澳大利亞也高達8.7萬美元。

第三,農業支持力度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好,并注重加強農業風險管理,增強韌性。經濟與合作組織國家(OECD)在2019—2021年期間的每年農業總支持金額達到3450億美元(相當于農業產值的27%),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達到170億美元。美國政府致力于加強農業的風險管理,其中聯邦作物保險自2017年起為生產者每年提供了超過60億美元的保費補貼。第四,農業產業鏈長和附加值高。2020年,美國的農業占GDP的0.6%,但農業和食物及其相關行業占GDP的5%,遠高于農業對整個經濟的貢獻,并解決了大量就業,農業勞動力僅占勞動力總量的1.4%,但農業和食物及相關產業的就業占比高達10.3%。

第四,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歐盟和美國等國家都非常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制定了各種輪作休耕制度,鼓勵農民采用綠色技術,發揮農業的多重功能,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價值,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例如,歐盟國家發布了《歐洲綠色新政》,制定了“從農場到餐桌”的戰略,設計公平、健康、環保的食品體系,大幅減少和降低化學農藥、抗生素的使用及其風險,同時保護與修復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第五,世界農業強國的另外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擁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農業企業,引領全球農業發展,對全球農產品市場具有影響力和話語權。全球170家領先的跨國涉農企業,主要還是分布在歐美發達國家,其中歐洲有64家,北美洲有61家,其中56家總部設在美國。許多跨國農業企業在農業研發、要素投入、農業生產、農產品儲加運、農產品銷售等方面都獨占鰲頭。全球四大糧商“ABCD”(美國的ADM、美國邦吉Bange、美國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控制著全球90%的糧食貿易量。


二、 我國與農業強國的差距

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農業經濟保持60多年的高速增長,1953—2019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高達4.5%。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和科技水平顯著提升,糧食產量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2021年肉類產量達到8990萬噸,蔬菜和水果產量也分別高達77549萬噸和29970萬噸。FAO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農業總產值占全球農業總產值的22.5%,排世界第一。但應該清晰認識到,我國農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水土資源短缺,且時空錯配,同時面臨農業生產基礎薄弱和不可續等突出問題。與全球主要農業強國相比,我國農業生產仍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和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在農業生產率、農業產業鏈發展、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對國際農業的影響力等方面仍存在顯著差距。

首先,我國農業勞動力比重仍然較高,勞動生產率水平仍遠低于世界農業強國。2021年我國農業勞動力就業人數為1.7億,占就業總人數的23%,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的農業增加值為5萬元。從國際比較來看,按照2015年可比價格美元計算,我國每個勞動力平均創造的農業增加值為5609美元,僅相當于美國的5.6%,加拿大的5%和歐盟的22%。

其次,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取得顯著進步,但在原始創新和私人企業研發方面仍存在明顯差距。2021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61%。但是,在前沿性科學技術發展方面仍然相對滯后,缺乏重大的原創性成果,一些重要種源和重要農機裝備方面仍依賴于進口。從農業科研投入來看,雖然我國的公共農業科研投資超過了美國和歐洲國家,2016年占世界農業公共投資總額的16%,但是,我國的私人農業科研投資非常有限,嚴重不足。而在發達國家,私人部門的農業科研投資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2015年,高收入國家的私人農業科研投資比重高達55.2%,美國高達69.1%,和整個行業的私人科研投資占比接近(69.8%)。

第三,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發展面臨可持續的挑戰。我國近年來開始高度重視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加強了農業污染治理,實施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措施,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但目前,我國的化肥和農藥施用強度仍超過國際公認的安全上限,也高于世界農業強國的施用量。2019年農用化肥施用量仍達到198千克/公頃,遠高于美國72千克/公頃、加拿大66千克/公頃、澳大利亞43千克/公頃。

第四,農業產業鏈融合程度不高。根據國家統計,2020年,我國農業及相關產業的GDP占比為16.47%,僅為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2.05倍,遠低于世界農業強國的水平,例如美國農業和食物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是農業增加值的8倍多。

最后,中國跨國農業企業正在發展壯大,但數量和規模都相對較小。以中化集團、中糧集團為代表的涉農企業逐漸參與到全球農產品的加工、貿易和運輸的產業鏈。其中,中糧集團發展迅速,已經與“ABCD”、豐益國際和維特拉共同組成了“七大糧商”新陣營。但總體上,我國跨國農業企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跨國農業企業相比,規模較小,在農產品貿易布局、農業產業鏈掌控和核心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美國嘉吉Cargill的收入為1650億美元,中糧國際為480億美元。


三、我國實現農業強國的路徑

實現農業強國,既要借鑒國際經驗,又要因地制宜、突出中國特色。為此,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應當關注農業科技國際發展新趨勢,切實加強對現代農業轉變過程中新的方向、方式的研究,瞄準國際農業科技前沿,逐步加大對環境、農業可持續、食品安全與營養、氣候變化、未來食物等新興趨勢農業科技項目的投入力度。在保證政府對農業研發投入力度的同時,要加快構建多元化的農業研發投入體系,多舉措鼓勵私人投資農業研發。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

二是改革農業支持政策,實現產量增加、營養提升、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多重目標。增強對具有營養、健康、可持續性的糧食和食物產業的財政支持,增加對氣候變化適應性、綠色農業研發和推廣等的公共投資,提高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推動農業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以大食物觀為指導,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推動形成營養導向型食物產業發展和健康導向型食物消費模式。

三是加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從業者收入。依托農業特色資源,加強農業品牌建設,開發農業多功能性,發展碳匯市場,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產品供應鏈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電子商務和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構建營農產品信息智能化的監測預警機制,提高農產品供應鏈的應急管理能力,增強農業產業鏈的韌性。推動農業產業鏈升級,增加產業鏈價值,擴大農業從業者收入來源,提高農業從業者收入。

四是加快培育壯大跨國企業,提升農業國際影響力。優化農產品貿易布局,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降低農產品貿易風險。培育發展大型國際糧食和農業跨國企業,通過南南合作、技術轉移等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發展中國家等地區的雙邊農業合作,圍繞糧食安全、氣候變化、農業綠色發展等領域,積極參與全球農業治理,促進全球農業轉型,提升我國在全球農業治理中的話語權,增強我國農業國際影響力。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