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持續拓展對外開放深度廣度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10月26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啟動運營。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亮相,4項配套規則發布,15家入駐機構集中簽約,標志著國際再保險功能區機構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交易中心以跨境再保險業務為主,涵蓋登記管理、再保險交易、國際分入保費統計、差異化償付能力因子等方面,助力打造交易風險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為集中的對外開放窗口。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宣布,“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 自2019年8月20日掛牌以來,臨港新片區推動了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實施上飛制造“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為代表的“主分區”制度,全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投產運行,成立全國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匯華理財、首家跨國金融集團獨資的金融科技公司——匯豐金科;在全國率先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并開展涉外仲裁業務……2020年,臨港實到外資5.2億美元,2022年增長到20.4億美元。 為提升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掛牌至今,累計完成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超2萬億元,跨境外幣結算量超400億美元。落地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首單LNG(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建設新型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通。建設“中國洋山港”國際船籍港,國際航線船舶登記數量全國第一。2022年,洋山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92萬標箱,占上海港比重50.6%。完成全國首家智能網聯車領域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體系,開通國際數據傳輸專用通道,建設高能級算力中心。建成國際海光纜5條,海光纜登陸站2個,籌備建設上海至新加坡直連國際海光纜,吸引更多數據要素向中國流通。 臨港新片區不斷增強創新策源和國際創新協同能力。11月6日至8日,第六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舉行,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位科學家參加。為留住更多人才,臨港實施外籍人才最長5年工作類居留許可,對緊缺急需人才一次性給予2年以上的工作許可。放寬現代服務業境外高端人才從業限制,形成備案執業和資格考試正面清單。 為打造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前沿產業集群,臨港新片區集聚鏈主企業,吸引200多家配套企業落戶,2022年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值超2600億元。與此同時,臨港新片區打造滴水湖AI創新港,入駐150家人工智能企業,AI研發人員超5000人。臨港打造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布局建設高能級研究型醫院。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產大飛機產業集群,自主研制的首臺國產商用大飛機發動機驗證機整機首次點火成功,國產大飛機C919已開啟商業載客飛行。10月27日,臨港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正式揭牌。按規劃,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將建設成為高水平國際數據合作橋頭堡、高標準數據跨境制度創新先行區、高質量國際數據產業集聚地和高能級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新樞紐。 當前,臨港新片區初步建立了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打造了一批更高開放度的功能型平臺,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臨港優化政務服務水平,集中行使1215項市區兩級行政事項。建立登記確認制,企業登記注冊辦理時間縮短75%;開展“證照聯辦”,實現企業準入準營一次辦理。 掛牌以來,臨港新片區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量顯著提升,已形成突破性創新案例102個;前沿科技產業累計簽約項目近500個,涉及總投資超6000億元。2023年1—6月,臨港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7.2%,稅收收入同比增長47.5%。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7日 02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