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飼用玉米為抓手 助力高寒地域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玉米是全球飼料之王,青貯適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營養損失低、收獲加工受天氣影響小,是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川西北等高寒地域大力發展飼用玉米生產基地,業已成為解決該地區飼草料嚴重缺乏、守護長江黃河流域生態屏障、推動現代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癥良策。為推動飼用玉米在川西北高原乃至青藏高原的應用,四川省草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會同省內外單位,以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四川優質飼草節糧增效生產技術示范推廣》、四川省育種攻關、四川省飼草創新團隊等項目為抓手,從2017年以來在川西北爐霍、道孚、新龍、甘孜、松潘、小金、馬爾康、紅原、阿壩、若爾蓋以及西藏林周、墨竹工卡等縣累計引種評價了100余份玉米品種,累計推廣面積50萬余畝,建立了對應的種植利用技術模式,制定了相關技術標準,并作為四川省主推技術發布,受到農牧民和企業的普遍好評。 近日,省草業中心會同阿壩州草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小金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水務局在阿壩州小金宅壟鎮四農村海拔3000米的阿壩州青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高原飼用玉米種植基地對推廣種植的鐵研53、雅玉2號、武玉1號、諾安豐60、甜糯玉米組合P114等進行測產,在公司和宅壟鎮各村書記及養殖戶的見證下,基地實現試驗測產最高畝產鮮重7.24噸,平均畝產鮮重6.74噸,實際生產畝產鮮重4.5噸的優異成績,為小金縣實施糧改飼項目,推動阿壩州飼草種植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0月8日,省草業中心會同四川農業大學、甘孜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對林豐農業有限公司在新龍縣海拔2860米區域種植的鐵研53和中玉335品種試驗測產,鐵研53平均畝產鮮重7噸;中玉335畝產鮮重7.3噸。甘孜州林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新龍縣種植飼用玉米3000畝,全部應用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并在玉米生產與青貯加工方面全程實現機械化,為甘孜州發展牦牛產業集群和高原糧倉,推動草牧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有力基礎。
為進一步擴大高寒領域飼用玉米種植利用技術實施范圍,為更多高寒地區草牧業發展注入新品種和新技術,2023年省草業中心與綿陽師范學院、成都師范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相關技術專家,通過實施四川省科技廳援藏項目《西藏農牧區耐高寒優質飼用作物引種評價及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為西藏精良農牧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拉薩周邊、林周、墨竹工卡縣等地區種植的5800余畝飼用玉米進行了技術指導,經測定項目組指導種植的飼用玉米試驗數據畝產鮮重達7噸以上,實際畝產數據達3.5噸以上,同時項目組探索生產了全價青貯飼料,試驗了飼用玉米與箭筈豌豆套作技術,引種了飼用燕麥等優質新品種5個,該工作推動了四川實用草牧業技術在外省的示范推廣以及西藏地區草牧業的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高寒地域飼用玉米等飼用作物種植利用相關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推廣以及在四川省內、省外取得的成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重要指示精神,提高飼草料供應能力,緩解草原載畜壓力大,助力川西北高原牧區乃至整個青藏高原高寒地域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成為以草牧業為主體的高水平“高原糧倉”,2035年基本同步現代化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