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心十年自主研發 畝產量可達600公斤以上 天津濱海新區高耐鹽堿水稻測產驗收“開鐮嘍!”10月26日,伴隨著響亮的鑼聲,5臺收割機在稻田間轟鳴啟動,收割一排排金燦燦的稻穗。這片占地約160畝的稻田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北塘街道寧車沽,是一片“試驗田”。在這里,由濱城科技型企業天津天隆在田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隆在田”)潛心研發十年的高耐鹽堿水稻實現了“從1到N”的蝶變。 根據理論測產,此次天隆在田收割的高耐鹽堿水稻品種畝產量可達600公斤以上,相較于現階段我國鹽堿地水稻品種平均350—400公斤的畝產量,無疑是一次技術突破。目前,天隆在田培育的高耐鹽堿水稻品種畝產量已達到我國常規水稻品種畝產量的九成。 在高耐鹽堿水稻測產驗收現場,天隆在田董事長包萬軍用手反復摩挲著金色的稻穗,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談及高耐鹽堿水稻的育種過程,他對每一個數據都如數家珍。 “水稻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對材料和品種做環境脅迫性選擇工作。在該項目研發的十年間,我們共形成近2000份高耐鹽堿水稻育種材料,并且從中選育出130份高耐鹽堿材料。2023年,我們進一步從這130份材料中選出20個品系進行種植。這些材料能夠在千分之三含鹽量的水灌溉環境下正常生長,并實現測產驗收的豐收,標志著這項育種技術研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包萬軍說,天隆在田后續將不斷開展各類穩定性驗證工作,預計再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將最終審定高耐鹽堿水稻新品種,進而在全國示范推廣。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圍繞高耐鹽堿水稻項目,已申報專利31項,全面做好了技術鋪墊與技術保護工作。與此同時,天隆在田還形成了一個由16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組成的年輕科研團隊,這些年輕的創新力量為企業在高耐鹽堿水稻育種的材料創制、種子培育和優良品種推廣等方面作出了貢獻。 包萬軍表示:“雜交水稻技術是中國的原創技術,目前在國際上具有‘絕對優勢’。我們希望通過實施持續的科技攻關和對種子資源的創新,真正在中國水稻耐鹽堿優良品種育種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繼續成為該領域的科技創新推動者和引領者。” 包萬軍表示,北塘街道提供的試驗田具有天然優勢,是選育優質、高產、耐鹽堿水稻新品種進行一體化育繁推的“福地”。同時,濱海新區各有關部門也給予了企業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產業化支持,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支撐力。 北塘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北塘街道都在積極與天隆在田這樣的高科技企業進行對接與合作,積極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良好的試驗場地,并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引進服務。此次寧車沽高耐鹽堿水稻測產驗收,標志著街道鄉村振興重點種子生產項目迎來關鍵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