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巫溪,必吃烤魚。
享受美味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大部分口味的烤魚中都有一種配菜,吃起來QQ糯糯,爽滑勁道,它就是魔芋,其名字就如同口感一樣充滿了“魔力”。
因熱量低、口感獨特,魔芋深受吃貨們的青睞。巫溪縣土城鎮也抓住市場風口,帶領老百姓種上了致富果,讓魔芋成為了全鎮的支柱產業。
當下恰逢魔芋豐收季,華龍網記者走進土城鎮,為你探訪這個“小魔芋”的“大魔力”。
返鄉創業有盼頭 種了三年魔芋今迎豐收年
10月26日的清晨,土城鎮黃龍村4社秋雨綿綿,寒風陣陣,村民廖煥松起了個大早,吃過早飯,背上背簍,哼著小曲往魔芋地走去了。
廖煥松家所處位置海拔達到1000米,再過幾天魔芋就要開始豐收了。這幾天,廖煥松只要一空閑下來就要去魔芋地里轉轉,看著長勢喜人的魔芋苗,廖煥松不僅感嘆:種了三年的魔芋,今年總算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廖煥松說,三年前他和妻子都在武漢務工,2020年初經過一家人商量,最終決定兩口子在家門口發展。“在外面打了幾年工,也有一些積蓄,就一直都想發展點產業。”
發展什么呢?養殖業風險大,種植業又需要技術……這些擺在眼前難題一直擾著廖煥松。
看到村支書羅永超帶頭種植魔芋,廖煥松也想跟著試試。“魔芋祖祖輩輩都在種,我們這個地方也肯長魔芋,這是一個不錯的產業,既然村里的干部都在帶頭種,肯定有發展前途。”廖煥松說。
第一年,廖煥松種了1200斤魔芋種,家里的10余畝田地全部都種上了魔芋。
由于缺乏技術和管護,第一年的收成并不理想。從去年開始,廖煥松就開始四處取經學技術,“魔芋最重要的就是管護,特別是病蟲害防治,如果管護不當這一年就白種了。這兩年是邊種魔芋邊學技術。”廖煥松說,魔芋怕曬,他就在魔芋地理套種玉米來給魔芋遮陰,如今魔芋長勢如何,他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他也從一個技術小白到了魔芋專家。
今年廖煥松又擴大了種植規模,在村里流轉了30畝土地,種植面積達40畝,成了黃龍村的種植大戶之一。廖煥松說,土地按照400元每畝流轉,農忙時老百姓還可在他的魔芋基地里打零工。“120元1天,最多時候都有10多號人,每年工資都要開好多。”
今年40畝魔芋長勢喜人,讓廖煥松看到了希望。“大的魔芋有3至4斤重,如果碰到行情好,收入應該還不錯,也能彌補一下前兩年的損失。”廖煥松說,今年預計每畝能賣3000元左右,總體收入估計10萬余元。
“以后擔心種了沒得人來收,現在是工廠就建在身邊,不怕沒得銷路,這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發展信心。”西坪村魔芋種植大戶羅朋輝說。
把工廠建在基地 百姓種了不怕沒銷路
霜降過后,土城鎮高海拔地區的魔芋逐漸進入豐收季節,在西坪村和黃龍村不時可以看到百姓挖魔芋的豐收場景。
高海拔地區的田間地頭豐收魔芋忙,位于和平村的魔芋加工廠建設同樣是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加緊安裝照明燈和動力設備,再過幾天工廠里的設備將進入試機狀態,在魔芋大豐收到來時工廠也將同步投產。
今年70歲的冉龍云是魔芋加工廠的負責人,跟魔芋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他看到眼前的工廠一天一個變化別提有多興奮。
“我從90年代開始在巫溪推進魔芋產業,如今在土城鎮看到工廠建設投用成就感滿滿。”冉龍云說,還有半個月土城鎮的魔芋將進入大面積豐收,工廠一定要在豐收前完成各項設備的調試,為投產做準備。
冉龍云說,土城鎮是巫溪魔芋的主產區,把工廠建在基地里,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往種植魔芋,沒有加工廠,魔芋往外運輸,物流成本非常高。我們通過將鮮魔芋進行粗加工成精粉,將大大提升魔芋的價值,同時,老百姓也不用愁地里的魔芋沒人收了。”
據土城鎮鎮長廖賢春介紹,土城鎮魔芋加工廠1期投資450萬元,具備年加工鮮魔芋3000噸,產精粉250噸能力,產值1700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10萬元,每年增加稅收2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30個。同步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讓魔芋成為百姓致富的好產業
土城鎮位于巫溪縣的北方,西溪河上游,背靠城口亢谷,緊鄰中梁水庫,仰望紅池美景。早前土城鎮盛產甜橙,當地人稱其為“土城”,意為本地橙子,土城因此得名。
近年來,土城鎮立足兩大定位—縣域北方重要門戶、特色邊貿宜居小鎮;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三大產業;突出鄉村旅游、城鄉建設、生態環保、社會治理四項工作;
據土城鎮黨委書記冉龍濱介紹,兩年來,土城鎮大力發展魔芋種植產業,目前在地魔芋面積3000余畝,還招商引資新建魔芋加工廠,今年將正式投產使用,預計年收入1500余萬元。
下一步,土城鎮將在魔芋產業上積極發力,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外,基礎配套也將同步跟進。“例如完善好魔芋基地的基礎配套,魔芋管護技術的培訓,以及從粗加工探索深加工,真正讓魔芋產業成為土城百姓增收致富的好產業。”冉龍濱說。
冉龍濱說,魔芋種植是土城鎮因地制宜發展種植產業的一個方面。土城鎮黨委政府結合鎮情實際,以黨建為統領,發展種植產業,積極壯大集體經濟,倡導村民就近務工。同時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探索發展鱘魚養殖、高山避暑等項目,讓群眾增收致富選擇面更廣,不斷推動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