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 國際識局:巴以沖突走向“泥沼化”?專家:止戰取決于兩大因素
详细内容

國際識局:巴以沖突走向“泥沼化”?專家:止戰取決于兩大因素

中新網11月1日電(記者 張奧林)當地時間11月1日,本輪巴以沖突仍在持續,以色列正對加沙地帶展開大規模地面進攻,最新數據顯示,雙方死亡人數已超過一萬人。為抗議以色列,玻利維亞政府當地時間10月31日宣布與以方斷絕外交關系。同日,哥倫比亞和智利也宣布召回駐以大使。

    當地時間10月29日,加沙汗尤尼斯,巴以沖突持續,當地遭以色列襲擊后,流離失所的當地民眾在困難條件下艱難求生。因家園被摧毀,他們選擇住在汽車內或是搭起的臨時帳篷。圖/ICphoto
    當地時間10月29日,加沙汗尤尼斯,巴以沖突持續,當地遭以色列襲擊后,流離失所的當地民眾在困難條件下艱難求生。因家園被摧毀,他們選擇住在汽車內或是搭起的臨時帳篷。圖/ICphoto

  多國對以色列采取外交措施,會否引發國際社會連鎖反應?加沙沖突是否會陷入“泥沼化”?未來巴以局勢又將走向何方?中新網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前所長吳白乙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余國慶展開深入解讀。

  斷交,召回

  南美多國對以采取外交措施

  當地時間10月31日,玻利維亞外交部副部長弗雷迪·馬馬尼宣布,玻利維亞“決定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系,拒絕并譴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進行的侵略性和不成比例的軍事進攻”。

  同日,智利和哥倫比亞分別宣布召回本國駐以色列大使。

  以色列方面11月1日對此作出回應,抨擊玻利維亞的決定是“向恐怖主義投降”。

  南美多國紛紛對以采取外交措施,引發關注。路透社指出,玻利維亞因加沙問題與以斷交已不是首次。早在2009年,當時的左翼政府就曾與以色列斷交,2020年右翼政府上臺后才重新建交。

  “玻利維亞、智利和哥倫比亞三國目前都是左翼執政,其外交要服從政治傾向,在巴以問題上肯定要秉持反美主義。”在談及南美多國對以外交行動原因時,吳白乙指出,“首先是為了表明反對以色列,并對巴勒斯坦的遭遇表示同情,此外,由于美國對以色列持支持立場,南美部分左翼國家也有借此事對美施壓的意圖。”

  據外媒報道,玻利維亞是巴以本輪沖突爆發以來,首個同以色列斷交的國家。吳白乙認為,“這也和玻利維亞自身利益有關,由于和以色列在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較少,所以(斷交)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小。”

  外界猜測,玻利維亞這一決定可能引發“對以斷交潮”。對此,余國慶給出了否定意見。他指出,“雖然部分國家和地區可能會跟上玻利維亞,包括阿拉伯、東南亞、美洲和非洲等,但不會發生大規模斷交潮。”

  余國慶認為,“以色列方面不會太過在意這一問題,此前中東戰爭時期,也曾有大部分國家和以色列斷交,但這也是以色列完全能夠承受的,同時對以色列繼續軍事行動的決心不會有太大影響。”

    當地時間10月2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針對哈馬斯的第二階段作戰已經開始。當地時間27日晚和28日凌晨,以軍兵、戰斗工程部隊和坦克等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進行了有限的地面軍事行動。圖為當地時間10月28日,以軍部隊向加沙地帶發射炮彈。
    當地時間27日晚和28日凌晨,以軍兵、戰斗工程部隊和坦克等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進行了有限的地面軍事行動。圖為當地時間10月28日,以軍部隊向加沙地帶發射炮彈。

  沖突可能長期化?

  專家:取決于“地道”和“人質”

  從10月7日爆發以來,本輪沖突已持續近一個月,隨著以軍持續向加沙西北部和南部推進,戰局逐漸向“爭奪每一棟樓”的城市巷戰轉變。法國《世界報》等媒體也稱,“加沙城市地道戰已經打響”,迷宮般的地道將讓以軍的攻擊變得非常復雜。

  對于本輪沖突會否形成長期化、泥沼化,余國慶認為,這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以軍對隱藏在加沙地道內的哈馬斯武裝人員的打擊力度,另一個則是人質問題。

  “眾所周知,加沙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行地道戰的區域,擁有哈馬斯多年經營的地道網絡,以色列已經夸口要徹底消滅哈馬斯,地道是一個最基本的軍事設施,不能對地道進行有效打擊,以色列無論短期長期,都很難實現其目標。”余國慶分析道。

  “尋找人質也是以色列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同樣也是以色列政府面臨的巨大壓力。”余國慶認為,以方如果能把此前哈馬斯綁架的兩百多名人質成功營救,或者雙方通過談判解決了這一問題,可能會對短期內結束沖突起到積極影響。

    當地時間10月13日,遭空襲后加沙城上空濃煙升騰。
    當地時間10月13日,遭空襲后加沙城上空濃煙升騰。

  美國持續“拱火”

  西方對以政策會否生變?

  本輪沖突爆發后,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方都呼吁盡快停火止戰,但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多國來說,“停火”一詞似乎顯得很“燙嘴”。

  不僅如此,美國還不斷“拱火”。美國白宮10月27日稱:“美方不會為以色列的行動劃紅線。”10月30日更是明確表示:“現在不是巴以停火的好時機。”

  除美國外,英、法、德等西方政要也相繼到訪以色列表達支持。

  對于美西方“挺以”的原因,余國慶認為,“從沖突爆發原因來說,美國等國也認識到,哈馬斯在加沙的長期存在,肯定會成為今后影響以色列安全的重要因素,西方國家認為以色列進行這樣規模的軍事行動是必要的,所以沒有實質性要求以色列停火。”

  不過,余國慶指出,西方國家內部也并不是“鐵板一塊”,除了美國最堅定外,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和美國的態度也不完全一樣。他認為,如果加沙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或是人質問題得以解決,西方國家的態度可能會發生改變。

    當地時間10月31日,巴以沖突持續,加沙地帶汗尤尼斯的民眾由于燃料嚴重短缺,將食用油倒進車內,與柴油混合使用。當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發表聲明強調,當前允許進入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遠遠不足”,與加沙地帶人民的需要不成比例,這將使人道主義悲劇進一步加劇。圖/ICphoto
    當地時間10月31日,巴以沖突持續,加沙地帶汗尤尼斯的民眾由于燃料嚴重短缺,將食用油倒進車內,與柴油混合使用。當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發表聲明強調,當前允許進入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遠遠不足”,與加沙地帶人民的需要不成比例,這將使人道主義悲劇進一步加劇。圖/ICphoto

  “兩國方案”亟待落實

  回歸和平任重道遠

  “巴以沖突的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建國目標始終沒有實現。”余國慶認為,“以色列近年來包括擴建猶太人定居點在內的多項政策,目的都是要阻止巴勒斯坦建國,這也是導致本輪沖突的最深層次原因。”

  “如果這一問題不得到根本解決,即便本輪沖突結束,未來仍將隱患重重。”對于停火后的巴以局勢走向,余國慶認為,“這次殘酷的沖突可能會成為一個催化劑,促使國際社會重新審視巴勒斯坦建國目標的共識。”

  余國慶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巴以沖突,還是要依靠‘兩國方案’。”

  “兩國方案”要求以色列撤出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所占領的全部阿拉伯領土,接受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擁有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一方案得到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贊同。

  聯合國大會在10月27日召開的第十次緊急特別會議上,通過了一項涉巴以沖突的決議,其中也指出,“兩國方案”是解決巴以問題的唯一出路。

  俄羅斯外交部10月26日重申了主張落實“兩國方案”的一貫立場,支持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大通過的、國際社會達成共識的決議,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與以色列和平安全共處的巴勒斯坦主權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月1日表示,中方在巴以問題上沒有任何私利。“我們主張保護平民,停火止戰,開辟人道救援走廊,防止更大人道危機,恢復政治對話談判,推動巴勒斯坦問題重回“兩國方案”的正確軌道,實現中東地區持久和平穩定。”

  對于巴以局勢今后的走向,余國慶認為,“持久的沖突后,往往會引發國際社會進一步冷靜地思考巴勒斯坦民眾的國家前途,這是國際社會今后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seo seo